个人简介:
王晶,本科就读于山西大学外语系(1995-1999),主修英语。1999级北京大学国际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2001年转入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与传播系讲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期间,讲授英语辩论、报刊阅读以及新闻原理、新闻摄影等课程。2006-2007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项目资助在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访学,曾多次为新华社《摄影世界》撰稿。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借调北京奥组委,服务于奥运和残奥大家庭,主要负责观察员项目。
与王晶的交谈很舒服,笑声不断。作为北大国际传播学第一届的硕士生之一,王晶轻快、爽朗的话语中有着一股淡淡的自豪。从中可以感受到他们这一拨人的活泼和干劲,顶着新学科、新专业的名头,不卑不亢,力求学有所专、学有所长。
国际传播学的“老大”
“说起来,我还真算得上是你们的‘大师姐’。”王晶这番话不无道理。1999级硕士生确实是北大国际传播学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如果说每一届学生都是新闻与传播学院大家庭的孩子,王晶他们就是国际传播学专业这个小家庭中的老大。
早在1986年,北大国际政治系(国际关系学院前身)就已经开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硕士生,但那时候还只是按照政策“定向招生、定向分配”。“1998年,国家进行专业目录调整,传播学被列入研究生学科目录,北京大学硕士点随即设立,成为全国第一批设立这一硕士点的高校之一。1999年,国际关系学院开始正式招收国际文化传播与国际新闻传播两个方向的硕士生。”而王晶就是这一年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的研究生。
对当年班里同学的情况,王晶都记得很清楚。班里有15个人,3个是国际关系学院直接上来的,其他12个都是考进来的。当年考研的专业课有三门,传播学、新闻学(新闻史、新闻实务、新闻理论)和中英翻译。传播学硕士在当年是一个全新的硕士点,所有考研的同学都是跨专业,再加上中英翻译,就难倒了很多非英语专业的人。最后考进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英语专业的。所以,“我们至少笔头英语都是很不错的”。王晶本科就是在山西大学读的英语专业,这对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999级的第一届学生少,老师也少,直接的好处就是,师生关系很亲密,“都门儿清”。学院“美女教授”陈昌凤老师还请他们到家里吃过饭。而他们的研究生一年级、二年级是在国际关系学院。2001年5月28日,在北大原有的国际传播学系、编辑出版专业和广告学专业基础上,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这时王晶这一届正是研究生三年级,他们就和老师一起来到了新闻与传播学院。
那之后的头几年,学院师生都喜欢称自己是“新院人”,让人耳目一新。“新”即创新,王晶的导师龚文庠教授,参与了创办新闻与传播学院并任第一任常务副院长。他在2003年4月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说,“继承传统,不断创新,创办具有北大特色的世界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是我们办院的主导思想。我们将学院简称为‘新院’,用意也在于此;‘新院’又恰与‘心愿’谐音,希望我们的‘心愿’能够实现。”
北大“新院”的师生,都或多或少有着自己的个性。“新”正是一种优势,少了一些旧观念的束缚,多了一份意气风发,在前进中更有活力、更有魄力。经过十年的发展,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对外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大约从2005年开始,“新院人”这个说法逐渐被“新传人”取而代之,清新之中又散发着日渐厚实的底蕴和舍我其谁的豪情。
读研生活“有意思”
跟王晶师姐聊天,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有意思”,读研三年,伴随身边的是有意思的同学,有意思的老师,构成了有意思的学习生活。
遥想当年,作为“开山立派”的第一届学生,面对一片全新的领域,他们轻装前行,敏而好学。同时,作为“老大”,他们又有点“恃宠而骄”,胆子比较大。如果对课程设置有什么意见,就直接跟老师们提议,比如,是不是要开一些摄影、采写等业务类的课程。龚文庠老师的答复则是,研究生阶段的重点应该放在理论研究上,所以就只有史学和理论类的课程,而没有业务类的课程。后来,重视理论研究的传统在建院以后的研究生教育中也是一以贯之。
在课程设置上,选修课不算多,但核心课程都已经有了,比如“新闻学理论研究”、“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研究方法”、“学术写作”等。另外,还有老师们各据特色的课程,比如龚文庠老师的“说服学”,关世杰老师的“跨文化交流学”,这些课都是老师们讲授多年的经典课程。
王晶记得很有意思的一门课是国际关系学院的冯棠老师开设的“中西文化对比”。冯棠老师很有个人魅力。“说话慢条斯理的,声音不大,但他一肚子里全部都是知识,什么都知道,讲了很多关于中西文化溯源的东西”。而他上课的要求也比较有意思。那时候还不太流行多媒体教学,老师们也不怎么用ppt,只是要求期末论文一定要交打印版。而冯老师尤其特别:板书特别多;笔记特别多;外加一条,期末论文一定要手写,而且要求的字数比较多。“他给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理由:我要看一下你们的handwriting,你们的handwriting要是很好的话,那我的印象就会很好的,就会很舒服,然后你们的分数就会比较高。”这段略微带点调皮的、“诱惑”的要求,师生关系之融洽可见一斑。
提起导师龚文庠,王晶总是一脸温馨,不时发出会心一笑。“龚老师是比较儒雅的一个人,上他的课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毕业之后,王晶每年都要去看望导师,因为“龚老师挺有意思的,愿意跟他聊”。
王晶觉得,导师同样是英语专业出身,对西方文化很熟悉是很必然的,难得的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很清楚,并且能把二者揉在一起讲出来,这就显得很有味道。比如“说服学”这门课,龚老师既讲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也能把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的著作、《史记》等古典书籍中的典故信手拈来。而且,导师还比较“潮”,对新鲜的东西始终保持着关注。比如当年读书的时候,龚老师就先于很多同学看了2001年的热播偶像剧《流星花园》,在闲谈时冷不丁冒出关于“F4”的话来,四座皆惊。在今年的“说服学”课堂上,他还表示愿意跟班里同学用QQ和飞信聊天,同样给学生一阵惊喜。
而在课余时间,王晶除了“有点时间就去听讲座”,就是琢磨一下摄影,同样是因为觉得“有意思”。这个爱好后来发展成了她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系长期开设的一门课程——“新闻摄影”。
在北外教新闻,“到哪都是开头的”
2002年毕业之后,正值北京外国语大学新闻系刚刚成立一年,亟需有新闻背景且英语好的年轻老师加入。王晶很顺利地通过了考核。于是,当时的新闻系主任孙有中老师对招进来的三位年轻人打趣说,你们都是“founding fathers and mothers”。“我一听觉得还真不错, 到哪都是开头的”。也许正是这种不期然而然的开创者的身份,让王晶始终保持着新鲜感,不断前进。
在北外工作之后,王晶与导师龚文庠等几位老师仍然保持着联系。她在北外最初开的课程是“新闻学原理”,她还把自己准备的教学大纲拿给陈昌凤老师看,得到了一些建议。一开始这门课是用中文上,两三次之后则改用英文上,叫Principles of Journalism,教材以美国新闻学院常用的 Elements of Journalism为主,并结合了其他国外教材。为了让课程跟中国的实际联系更紧密,更具有指导意义,王晶在讲课时还要再加进去一些中国的案例。这个课作为核心课程一直开到了现在。
不久,新闻系主任孙有中老师让王晶开一门新闻摄影课。用她的话来说,那就是“赶鸭子上架”。为了上好课,王晶参加了一些相关的摄影技术培训,还跑回北大旁听了一阵新闻摄影课,这是新传建院后为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在北外上新闻摄影课,一开始因为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上课内容中摄影技术的比重就比较多。后面就慢慢改,每年增加一些新东西。最大的改革出现在2006年1月到2007年2月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之后。
每年2月份,密苏里大学都要举办一次全球性的年度新闻摄影大赛,Picture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吸引来自全球的摄影师投稿。而请的评委都是大师级的,有美国各大杂志的新闻图片编辑,分量都是相当重的。十几天的时间里,王晶全程听了这些大师级评委对各类照片的点评,加上另外听的几门摄影课,收获颇丰。回到北外之后对新闻摄影课程改革的力度就比较大,加上数码相机的普及,如今“新闻摄影”课的授课重点除了涵盖摄影技术外,更加侧重于学生图片意识与图片编辑能力的培养, 更符合新闻摄影的实际要求。
除了Principles of Journalism和“新闻摄影”两门课之外,王晶还给英语系的学生开英语辩论课。这门课也经历了普通口语课向英语辩论课的演变过程。
就这样,从最初略带仓促地开课,到如今的气定神闲,王晶已然成为北外英语学院新闻系的名副其实的“元老”。她在读书时是所在专业的第一届,工作时又是所在院系的第一批老师,两度都是先锋或者说是奠基人,这样的情境,反倒是使得她有了当仁不让的实干精神和不畏艰难的从容不迫,让她一路顺顺当当地走到现在。同时,她也于2009年荣升妈妈,幸福安然。
采访手记:
对王晶的采访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的大楼进行。她很准点地到了,用老师特有的清晰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热情地跟我打招呼。后面的采访更像是交流,2002年毕业的她不时地问我学院现在的情况,老师们怎样了,新老师是什么样子,充满了好奇和关心。在之前电话联系的时候,王晶就跟我聊了一些读书时候的事,包括读研时候的老师和同学,她都记得一些与之相关的有意思的、温馨的片段。可以想见,对于学院来说,他们那一级虽然是比较早的毕业生,对学院和老师也一样有着很深的感情。王晶嘱咐我,一定要替她向几位相熟的老师问好,我笑着说尽量完成任务——因为太多咯。
记者/肖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