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王秀丽,1997-2001年,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法学学士及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学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级大众传播学硕士。2005-2008年,美国锡拉丘兹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大众传播学博士。现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任教。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网络传播,公共关系与公共舆论,国际新闻与国家形象等。
她是新传的优秀毕业生,如今薪火相传,站在北大的讲台上,教书育人。
她是学习与工作两不误,希望别人称自己为“学术女”,实际上是公认的“社会工作家”。
她经历了新传的创建,又要迎接新传十周岁的生日。在这期间,她和新传一同成长。
作为学生和老师,她一直与新传相伴。
湖光塔影,青春年华
“童年的时候,小女孩有三大职业梦想:外交官、记者和教师。”现在已经取得了法学、经济学学士、文学硕士、大众传播学博士的王秀丽,笑着告诉记者幼时的懵懂。
还是初中的时候,王秀丽做外交官的想法就已萌芽,所以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选择了国际政治专业。大一接近尾声,有点“跟风”地选择了经济学双学位,最初的想法很简单,觉得处在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大环境下,学生应当了解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毕竟政治、经济不分家,有助于拓宽知识面。可是,读书期间,王秀丽和外交部的一些朋友有所接触,她发现外交官的工作和自己想象的不太一样,可能不太适合自己,因此就想换一个专业。“当时我也挺想做记者的”,于是保研时就选择了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政治的角度看外交、从经济的角度看外交、从传播的角度看外交,”王秀丽这样总结自己既复杂又简单的求学生涯,“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判断和处理方式,从任何一个视角看同一个问题,结果都是不同的。想要真正理解一个问题,就要从多方面、多个视角去了解。”也许本就是一个内心充满好奇的人,她如此总结自己的求学生涯,那些知识,是新奇,也终究是汇集在青春年华的永恒财富。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燕园度过学生时代,王秀丽有些骄傲地说,当时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社会工作家”。
在本科期间,王秀丽担任过班级的团支书、学院的学生会主席、党支部的组织委员等多个职位。在新传读研期间,她一直做班长,还担任过一年的研究生会主席。回忆起自己的学生工作,王秀丽很自豪。都说大学是没有班级可言的,同学们上课都是分开的,不过她无论是组织班级活动还是党团日活动,出席率都在90%以上。“记得大一的时候我们搞活动,当时我们班86人,去了78人,我当时还觉得出勤率太差了,没有全部出勤。”
王秀丽和同学相处的十分好,她为人很热心,同学遇到了问题也会去找她帮忙。她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解决同学之间矛盾的好帮手。王秀丽的学生工作赢得了同学和老师的肯定,曾获得过“北京大学三好学生标兵”、“北京市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标兵”等多个荣誉称号。
未名湖畔有大师
“在新传学习的三年,学院是我的精神支柱。感觉这里是家,老师们都很亲切,对我特别关照。”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三年研究生生涯对于王秀丽来说,可能更多的承载着转折的作用——让之前的知识在新领域转型,也为进一步的深造积聚着力量。而这积聚之中,她最感谢的,便是研究生阶段的老师们。
王秀丽的班主任是肖东发老师,导师是谢新洲老师,而偶像是徐泓老师。“谢老师是刀子嘴,豆腐心”;“徐泓老师是我的偶像”……而今回忆起老师,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
在王秀丽的眼里,谢老师是一个特别勤奋的人也是一个关心爱护学生的好老师,能够真心实意地为学生着想。“你做得不好他会很严厉地批评你;但是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也会真心实意的帮助你。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刀子嘴,豆腐心。”王秀丽对谢老师充满了感激,她认为别人会批评自己、指出自己的毛病,是为了自己好,是在关心自己。“在我和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也是挺直的一个人,我会直接指出朋友存在的问题。”如今,王秀丽在学院上“网络传播”课,算是真正继承了谢新洲老师的“衣钵”。
王秀丽本科时候的同学听说她去美国读完博士之后又回学校教书,都会产生同样的惊讶:“我们还以为你会成为职场女性!”如此改变,也许还有归结到王秀丽的“偶像”徐泓老师身上。刚读研究生的时候,她上徐泓老师的新闻采访课,老师留着短发,很干练的样子,但是又很有气质,干脆又亲切。老师给学生们讲的,是新闻采访的知识,也是实践经验,更是真实的人生。老师身上没有那么重的书卷气,但是那种足以让人折服的气质,总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练就的,这让她一下子有些着迷,“当时在内心深处我就想,等我到了四五十岁的时候,能够回学校,把自己在业界里的一些经验,还有人生的阅历,跟学生们交流,那将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心动的瞬间,感动的片段,曾经的点点滴滴,就在那一晃而过的时间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先生的谆谆教诲,让王秀丽从一个“脑子快,手懒”的小女生逐渐变成了一个可以安静坐下来思考问题,做学术研究的人。最终,收拾行囊,飞向大洋彼岸攻读博士学位。
言传身教,初为人师
2004年,王秀丽获得文学硕士学位,离开了新传,离开了北大。时隔四年后的2008年,她重回北大,站在北大的讲台上,薪火相传。
当老师本就是王秀丽童年时代的职业梦想之一,人生也许就是如此奇妙,如今,她已经在讲台上教书育人两个年头,“我有时去上课的时候本来没什么精神,但是一站在讲台上,看到台下的学生,就特别有精神。”两年间,王老师的这种精神的劲头不曾改变,她依旧热情地做着这份本就是充满激情的工作。王秀丽将从美国学得的传播学理论,学术研究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讨论带回北大,在她曾经用过的教室里,把知识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学生们都很喜欢听她的课。2008级新闻系的毛焱同学选了王秀丽的“网络传播”这门课,她认为“王老师在讲课时,与给我们开班会时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她讲课很专业、很学术。我很喜欢她课堂上举的一些小例子,有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感觉。她的课很让我受益。”
除了讲授网络传播学的课程,王秀丽还担任2008级本科班班主任。2008级本科班有70多人,加上留学生,将近100人。但是王秀丽并没有把学生分成两个班,而是希望所有2008级的本科生能够成为一个整体。谈到班主任的工作,王秀丽感觉有些惭愧,“班级中除了班干部或是比较活跃的同学以外,有些不是很活跃的同学,可能就是脸熟,连名字都叫不准确。”对此,王秀丽希望在剩下的这两年的时间里,做一些补偿。“等到下学期天气好了,组织大家一块出去玩,多跟同学交流交流。”
“我比学生大十几岁,经历也比他们多,所以可以说一些比较真诚的话”。在私下里,学生很喜欢和王秀丽联系、沟通,或是邮件,或是电话,这时候的她,不再是课堂上的老师,更像是一位师姐,听同学讲生活上的琐事,讲关于未来的迷茫……当年恩师的教诲犹在耳畔,今日她想用同样的真诚去帮助自己的学生成长。
从学生到老师,王秀丽经历了一个角色的转变,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起初见到老师,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但是现在会觉得他们是自己的同事了。但毕竟是曾经的老师,所以对他们格外尊重。我会经常去请教他们问题,也会一起讨论或是做学术研究。”
作为学生和老师,对学院的看法也会有所不同。“做学生的时候,可能考虑学院比较少一些,考虑自己多一些;但是现在做了老师,会觉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是代表学院的。我现在会希望学院的学生出去以后很优秀,也希望自己很优秀,因为我是代表学院的。”“我希望学院发展越来越好,也会为学院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我觉得王老师是一个很温柔、和蔼的人。她人很好,很关心学生。”——潘婧瑶
“我记得王老师在班会上说,‘一个人有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有两个人的烦恼’,不要让我们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谈恋爱上,对我很有启发。”——李星怡
“王老师思想蛮新的,讲课很学术,对学生很温柔,很有气质。”——罗李俊
“王老师很有亲和力,给人很随和的感觉。而且很理性,说话有逻辑。”——徐艺婷
“我特别喜欢听她说话的感觉。她语速并不很慢,却让人听的很清楚,而且能听进去。她很喜欢用自己的经历或者身边的故事作为例子,来给我们讲述一些看法。”——谢思楠
“我觉得王老师看起来很忙,但是还是会抽出时间给学生。我希望她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我们在一起。”——路璐
……
以上就是部分08级的学生眼中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秀丽不仅是新传在校生的师姐,也是08级本科班的班主任。作为前辈和老师,她对晚辈和学生们有着很殷切的希望:
“我做过记者,但是不喜欢,就不做了,也在公司做过,知道是怎么回事,也觉得不太适合,就不做了。现在做老师,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我有自由。没有一种生活是完美的,也没有一个人的生活是完美的,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不要苛求自己。”
“我希望学生能够珍惜在北大的每时每刻,呼吸这里的空气,学术的空气、自由的空气。”
“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有很多选择。你可以选择保研、选择出国、选择工作,每一条路对应的都可能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人生。每个人的选择都是不同的,也没有一个可以参考的。现在很难说那条路是最好的,很难说那条路会让你的人生更精彩。在这个很迷茫的阶段,不要迷失自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想要干什么全身心地投入。毕竟你们还很年轻,输得起,一旦不喜欢,还可以换一个。千万不要人云亦云。问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不要太计较得失。现在看起来人生中特别重要的事情,过了三五年回过头来,就不那么重要了。心态很重要,很多时候,不要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要豁达一些。”
采访手记:
作为王老师的学生,我很荣幸能够进行这次采访。平时王老师很忙,很少有时间能够和她面对面的谈话,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在我眼里,比起一位老师,她更像是一个大姐姐。聊天一样的采访,让我很放松;意味深长的谈话,也让我获益匪浅。对于我们这些后辈们来说,她是一个“过来人”,自然有“过来人”的那种成熟与豁达。她告诉我们“不要太计较得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珍惜在北大的生活”,朴素而真诚。
我喜欢和王老师交流,因为她总能会对我说一些最实在的话。这一次采访,不仅仅是被采访者和记者的对话,更是老师对学生、前辈对后辈的叮咛与教诲。
记者/郑琬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