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李修平:我与新闻的邂逅
发布日期:2011-04-15点击数:
个人简介: 李修平,中国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1级新闻学专业研修班学员。1987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随后在甘肃电视台工作,1989年来到中央电视台,至今主持《新闻联播》节目。曾获央视2005、2007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2009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优雅得体的举止,清新淡雅的气质,每晚7点,她“走”进千家万户;浅色丝巾,素面朝天,因路上塞车而匆匆赶来的她认真地说着抱歉,声音是一贯的动听温婉,她是《新闻联播》的主播李修平,坐在记者面前,素雅恬静,她说自己很少接受采访,除了获得央视2005年度优秀播音员主持人那次。
“我对学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
李修平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我喜欢那种夹着书本走在校园里的感觉,每个人的眼神中都流露着对知识的欣喜。”2001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研修班经历,让没有当成老师的李修平重新当了一回“学生”。 研修班报名的时候,李修平差点和它“擦肩而过”,还是康辉提醒了她。李修平与研修班的缘分,也算一波三折。当时有几个和李修平差不多情况的同学,学院就再组织一次面试。“我依然记得那次面试,感觉不亚于高考。”李修平回忆起当天龚文庠教授、陈昌凤教授当面给她出的题:如何看待新闻记者采访中受到不公正对待。“我觉得自己虽然答了很多,但有点语无伦次,出来后非常后悔没有提新闻立法。”10年之后,面试的情景记忆犹新。 好在,那一纸录取通知书将之前的忐忑一笔划过。 “我们的课程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新闻策划与写作’、‘网络传播’等12门,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是我以前非常敬仰的。”谈起研修班的学习经历,李修平如数家珍:“谢新洲老师上课非常有趣,记得有一次组织关于‘9•11’事件报道的讨论,批评央视反应迟钝,我觉得有些说法欠妥当,课后就找谢老师交流了一些我所了解的情况;徐泓老师本身就是记者出身,很体谅记者的工作状态,告诉我们在新闻实践中要注意放大细节;李琨老师的学术要求很高,经常为我们论文写作的规范性而着急;陈刚老师很幽默,课上举的例子生动鲜活;龚文庠老师是典型的学者,他给我们上‘说服学’,教材是一本黄颜色纸张的书,非常考究,而且他上课很喜欢提问,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上龚老师的课很有压力。” “北大不光是知识的殿堂,还是精神的家园。”李修平作为研修班的第一期学员,在工作多年之后,依旧那时候获得的理论的提升很重要。 和校园的缘分并非仅止于此,研修班的充电经历让她获益的不仅来自老师,也来自班上的同学。“我们当时班上大概50多人,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层次不一,当然以从事传媒行业的居多,班上没有一个人是想去混的。” “谭帅扮演‘秘书长’角色;亚宁很少听课,但考试很好,现在是央视电影频道的栏目总监;《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潘红梅是歪才、鬼才……班上有一位老大姐,我们都称呼她为‘王大姐’,是《中国远洋报》的主编,当时已经50多岁了,现在退休了,她那认真学习的劲儿让我们也很有学习的动力。”聊起班上的同学,李修平好像又回到了在北大读书的日子,大家一起“准备课堂报告,复习笔记”,尽管大家的相处只是在每周的课堂,但彼此间还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很多同学在研修班结业后还常有联系。
“《新闻联播》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十多年了,每次一听到《新闻联播》的片头曲我就有一种条件反射般的兴奋,这种兴奋是指能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提到《新闻联播》,李修平的话语间在无形中平添了几分新闻人的热情,“这份工作已经是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融入到了生命中了。” 李修平1989年从甘肃电视台调到中央电视台做《新闻联播》的播音员。然而,最初的日子并非一帆风顺,她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自己那时候“笨笨的”:一篇新闻稿几遍都通不过。然而,不间断地努力工作使李修平很快成熟起来。 “我有幸担任《新闻联播》的主播,从一开始就是高起点,内心从不敢懈怠。”李修平坦言,坐在《新闻联播》主播的位子上,压力不仅来自个人,也来自栏目和社会。“工作中总有犯错的时候,这时候要宽容自己,也宽容别人,但是宽容的目的不是放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要学会总结,要善于思考,勇于担当。”李修平回忆,有一次她差点迟到,播出的时候,连妆也没顾得上化。之后,马上就有观众打进电话说:“你今天怎么了?”当得到诚恳的解释后,观众的不满马上变成了宽厚的理解:“你们也真挺不容易的”,像这样的关心,李修平深深地记在了心里。“这是一种职业要求,而且是一种职业道德。面对十三亿人,必须把自己不好的状态摒弃”。李修平说,“观众很细心,要求也很高。有的令人温暖,问是不是没睡好觉,怎么有眼袋啦,有的也很专业,电话里与我交流播音的技巧,每当这时,心里就有种感动。我没有理由把不好的情绪和形象带给大家。我的工作一秒钟都不能马虎,一定要尽善尽美。” “新闻跟着社会的进步而进步。”现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节目经过多次改版,已经分时段滚动播出了,但《新闻联播》作为一个特殊符号和集体记忆,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李修平说,别看她的工作只是晚上7点的播报,事实上白天她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吸收信息、选择信息,每天都要关注新闻进展。“眼界要开,不能只盯着自己一个人的栏目,看新闻节目的时候也不能简单地做观众或听众,要有大编辑的思想。我对自己的要求是‘状态前置’,如果我对最近的新闻没有背景性的了解,播报新闻的时候就会心里没底。”李修平举例说前不久她在播“字典的故事”之前就先下了一番功夫,先跟记者编辑进行了沟通,了解了整个故事的情况,这样播音的时候才能有感而发,这与照本宣科是很不一样的。 单纯从形式上看,播音员的工作“可能真的挺枯燥的”,事实上,新闻联播的播音工作,并非如大家所想的那样照本宣科。许多稿件一般在开播前十分钟才能看到,很多都是急稿。最困难的是,来的稿件是繁体字、竖排,甚至是传真件,非常难把握。因此,对主播来说各方面的素质要求都非常高。李修平用亲身经历为大家解密新闻联播主播的工作状态,“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当中,充分发挥我的个性才是最重要的。空间小并不是没有空间,做新闻的人不像演员,接一部戏会去塑造这个角色。新闻是一种惯常的状态,我们播新闻的人也是一种惯常的状态。”
“新闻专业的学生要时刻把自己当作新闻人”
阴差阳错,喜欢安静的李修平学习了播音主持专业,并最终走上新闻主播的工作岗位,但李修平一直都为自己是一个新闻工作者而感到骄傲。 “内心的标准和大家的认可,使我能够在这个岗位上坚持这么多年。在这个平台上,别人可以看到你的工作成果。”李修平认为,执着、认真、不容易分心是自己最大的优点,“对工作从来不应付,踏踏实实把眼前的工作做好是我一向的态度。” 科班出身的李修平很感谢她在北京广播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习:“新闻工作者不光要有热情,还要有强大的后盾,也就是知识的积累,才能更好地传播,这也是我选择到北大进修的原因。”结合自己的新闻从业经验,李修平认为“新闻人是观察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而新闻专业的学生更要时刻把自己当作新闻人,永远要有职业的概念。新闻专业的学生从学校到工作是没有过渡的,要马上能融入社会。”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李修平是幸运的,也是成功的,但是她并不将之视为终点。“生命不息,规划就要不止。成功不是永久的,而是一个个体与个体的累加。以往的成绩都是‘曾经’,只是为你增添了自信,新的一天又是从零开始。” 采访手记: 电视上的她素面朝天,生活中的她依旧不加粉饰。坐在我面前的修平老师,人如其名:颀长修雅,淡泊平静,周身散发着令人心静怡和的气息,让我不自觉地想用一朵莲花来形容她。回答我的提问时,她娓娓道来,毫无隐瞒;回忆在北大的学习生活时,她难掩兴奋,甚至配上手势模仿当时上课的情景;谈起同窗好友与师长,她就好似打开了话匣子,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每个人的特点来。我想这样的能力,不仅来自于她内心的细腻,更应该来自于长期新闻工作的敏锐。 说实话,采访修平老师对我来说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让我既期待又惶恐。记得老师课上说过,采访媒体人,切忌“被对方带着走”,因为他们一般都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善于绕开你的问题,而回想我之前的众多采访对象中好像真没有新闻工作者。幸运的是,我和修平老师的沟通没有障碍,她也没有在采访中给我出考题,反而是亲切地鼓励我这个后生晚辈:“作为记者,首先不要让人轻看你。新闻要是做好了,也会对你今后的工作产生放大效应。” 修平老师很少接受采访,或许我这次的采访会成为屈指可数之一。我不知道我给修平老师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但她那低调中的高雅——无论工作,还是做人——无疑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记者/沈叶

上一条:康辉:保留一点单纯的学生气
下一条:王秀丽:新传师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