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卞卓舟:一个“编出”人的成长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卞卓舟,2004年弃理从文,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6年,因对书香墨迹的执念,选择编辑出版专业,喜爱并专注之。2008年保送本院研究生,流连于未名湖畔。2010年告别北大,入外研社,终成为“出版人”一只。对出版,执着依旧;对北大,心念念之;对新院,愿常回家看看。
阴差阳错学“编出”
说到自己大学前对新闻传播这个专业的认识,卞卓舟笑了:“其实我高中是学理科的,本来打算去清华!”高考出分时,她和清华的招生老师“都谈好了”,给她一个不错的工科专业。谁知最后决定那晚,北大的招生老师也给她打了电话,说北大有一些不错的文科专业也可以招收理科生,如果她愿意,可以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念书。这个对“新闻传播”最初的认识只有“记者”,而对“记者”最初的认识只有“旅游+写字”的姑娘挂了电话,转头对爸爸妈妈说:“我要去北大上新闻传播学院。”“爸妈没有反对,只是对我说,你自己的决定,就要对自己负责。” 进了新传,了解了学院各个专业的情况,她才意识到自己之前对于新闻传播的认识是多么肤浅。“在所有与新传相关的领域里,我最喜欢书,喜欢出版。”于是,从不折不扣的“理科生”到“新传人”,这个文文弱弱的小姑娘阴差阳错地,最终成为了一个根正苗红的“编出”人。 说是“根正苗红”一点都不为过,师从肖东发老师一路走来,她所参加过的所有学术项目都与编辑出版有关;而从大三一直到研究生毕业,卞卓舟的“肖龄”颇长。 第一次跟随肖老师做的项目,是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委托的一个北京报业发展五年规划。她和另一个同学主动报名参加。当时很多老师都会觉得本科生不足以承担这项重任,但肖老师却支持自己年轻的学生积极参与,“他觉得北大本科生的潜力很大,也总是为我们提供很多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使我们能更快成长起来。” 大四时,卞卓舟修了肖老师的一门课“出版经营管理”。课程作业很有趣,让大家分别调研一个民营书店,撰写调研报告。报告还特别“推出”散文体,用更为自由和有趣的笔调讲述这些民营书店的故事,并最终集结成册出版发行。“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作业,还能把自己的东西变成铅字,大家都非常兴奋。”她选择了北大南门有名的书店“风入松”作为目标。“我自己本身非常喜欢逛各种类型的书店,现在有机会去深入了解这些民营书店,非常长见识。”写完之后,卞卓舟又作为总编,负责收集同学们的稿件进行加工。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家的心血汇集成了《书香漫处显风云——北大周边的书店》这本书。卞卓舟和同学们带着书去这些接受调研的民营书店进行“推销”,跟老板软磨硬泡把书放在书店最显眼的地方,算是从头到尾体会了一把“出版人”的滋味。 正是这些与出版行业密切相关的历练,让卞卓舟从一个梦想做“能旅游能写字”的记者的高中小女生,变成了今天这个在外研社工作、经常需要撰写行业报告的出版人。虽然找工作时,她还得到了百度的高薪offer,但是她觉得外研社的工作是她“喜欢并且相对擅长”的。“累了一天的时候靠在床上,捧一本书,整个人就安静下来,惬意而且感觉富足。我相信书这种东西是不会消亡的,出版这个行业终究是有潜力有前景的。”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是个有点特殊的专业——每年选择的人都比较少,甚至有两年因为人数过少而没有开班。对此,卞卓舟说:“虽然编辑出版专业断了一两年,选的人也不多,但是我想大家都应该有信心。我们这届的同学大家都没有后悔过自己的选择,大家的出路也都不错。那几年我们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们感兴趣而且愿意去努力。我现在所做的工作,比如撰写一些行业报告,用到的很多知识都是当年学的。”而比起她接触到的其他各院校编出专业,北大新传无论从师资还是课程,“优势比较明显”。
未名湖是个海洋
让卞卓舟用几个词来形容自己,她挑了“强迫症”。“在北大,优秀的人太多了。在这里学习做事,都处于一种不太如鱼得水的状态,于是有时候会强迫自己,希望自己做得更好。” 北大的兼容并包给了卞卓舟很多机会接触形形色色的人,就像一尾鱼儿徜徉在宽广的海洋。这些人给她带来的影响,也就是“北大带给我最重要的影响”。师从肖门,肖东发老师给了她很大影响。“肖老师在学术上成就很高,但我觉得让学生最感动的不是他的学术成就,而是他与人交往时的态度,是他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大三那年的中秋节,那还是卞卓舟第一次跟肖老师做项目不久。肖老师把所有“肖门”下的弟子都召集起来“过节”,无论毕业与否,师门同学都齐聚一堂。“大家聚集起来很不容易,也给老师添了很多麻烦,但是老师就是想让大家在中秋团圆的日子找到家的感觉。” 肖老师也是个一丝不苟的细心人。“项目做完了,老师从来不会忘记记上你的功劳。如果你只是做些辅助性的工作,他就在前言或后记中提到你;如果你做了很多,他就直接给学生署名。稿费更是一分不差。有些项目周期长,成果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出版,有的同学项目完了以后毕业去了外地工作,还能陆续收到肖老师寄过去的上学时编书的稿费。其实都是小细节,也没有太多的钱,但总是让学生们很感动。” 与老师给予她的言传身教相比,身边的同学也常常让她佩服不已。她讲了自己同学江晶静的一件小事。“她一直以聪明和勤奋闻名,同时学习编辑出版专业和哲学双学位,最后还保送去哲学系读研。”她说,江晶静跟她提起她要 学习德语的时候,自己也没怎么当回事,以为也就是简单学门二外试试。可是仅仅半年后,卞卓舟在康博思偶然遇见她,发现她竟然在和一个德国学生用德语高谈阔论,完全没有语言障碍。“我当时都震惊了。这么短的时间,这么难学的德语,她还有自己繁重的课业,能取得这样的进步我真的很佩服。”正是这些同学,给了卞卓舟很多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启发。 启发不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有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事的方式。卞卓舟讲起本科快毕业时,大家一起去北京郊区的灵山郊游时的经历。“我们去不久之前就听闻有人被冻死在那里,还是个挺危险的地方。我们上山之后发现走错路了——上去之后找不到下山的路,现在想想还挺后怕的。”那时候已临近黄昏,大家的水和食物都基本上吃完了。平时和大家接触很少的日本留学生松本浩志表现得特别镇定,“他主动帮着走在后面的女生拿包,他一个人背了大概有四五个包,还主动把自己的矿泉水分给大家喝,自己就喝山里池塘的水。他一直来回跑,去前面探路,又反跑回来照顾后面的同学。”当时的场景让卞卓舟记忆犹新,“看在眼里特别感动。”
不知不觉中的成长
大四毕业,卞卓舟轻松保研。但从大一到大三的三年时间,她却并不是一帆风顺。“一定要把这段写出来,给师弟师妹们做经验教训。” 从杭州下属的一个小城市考进北大,卞卓舟听多了长辈们的夸赞:“你能考上北大,以后肯定不用愁了!”大一一年,她都处在一种“松松垮垮”的状态里,“没什么斗志”。大一结束,出了成绩。“我觉得不是太好,但是也没有觉得那么差。那时候想,我毕业之后找个工作就行,也不需要太好的成绩。”而大二的某天,她无意中去参加了一个座谈,师兄师姐们与大家交流找工作。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离那种拼搏的状态、找工作的热情“相差甚远”。“当时我就心慌了,觉得自己欠缺太多,要补的功课太多了。”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应该好好学习了”。 “我不是说上进的表现就只是好好念书,提高成绩,更不是让每个人都去念研究生而不是找工作。而是说,每个人都应该尽早找到自己最适合的状态走自己的路。这个过程可能不是自然的,需要一个契机、一席谈话、一种刺激。所以刚上大学还懵懵懂懂的同学,应该多接触一些人和事,尽早让自己找到目标,找到自己的位置,脱离那种‘松垮’的状态。” 社团活动是大多数北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卞卓舟也不例外。本科时她曾是北大新闻网一员,还曾任记者团的副团长。“我觉得参加社团应该有所选择,一定要参加了就有所得。不能报了五六个社团但是每个都只是开会去坐坐而已。”参加新闻网的这段经历,使她有许多方面的收获:参加新闻网,不仅能促进专业素养,也能通过参加这些活动比别人更接近北大所发生的事。“北京论坛,110校庆,我都亲历过。”做了一段时间的“小记者”,卞卓舟还参加了新闻网记者团的副团长竞选。“上台前挺忐忑的,但就是觉得机会难得,很有尝试的热情。没想到最后选上了,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社团就是一个让人更多尝试、更多发挥自己价值的地方。 说起北大让自己难忘的地方,卞卓舟没有提到众所周知的未名湖,却提到了图书馆里一个“不那么知名”的阅览室——馆藏阅览室。那是她的“自习宝地”,“高高的桌椅,翠绿色的古朴台灯,柜子里泛黄的珍贵古籍,散着些淡淡的香气。”这种“迷人”的氛围让她“格外喜欢那里”,经常在那一待就是一天。“很留恋学校的这种的氛围,简单,安静。北大是个能让我沉下心来思考的地方,让人变得纯粹和干净。” 而对于北大这个光环,她说:“其实北大这个名头,在找工作的当下能给你带来一点点便利,但是并没有想象那么巨大。工作后,这种光环很快就会消失,除非你自己真的会发光。” 采访最后,卞卓舟为新传十年院庆留下了这样几句话:“因为我个人独特的经历,进入北大新传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冲动的选择,但也是我做过的最对的选择,因为它带给我许多美好的回忆,也带给了我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北大新传只有十岁,因为年轻,所以有着无限的希望。祝她生日快乐!” 采访手记: 印象中这是一个文笔极佳且文质彬彬的小姑娘,采访“风入松”书店后,写出了一篇诗意雅致的文章,让肖东发老师赞不绝口。文中抬头写道:“一道窄窄的回廊,滤去了门外的喧嚣飞尘。风入松的静守,且听风吟……”文人大抵都有一些精神上的洁癖,所以,我们把地点约在了同样雅致的一间咖啡屋里,“滤去了门外的喧嚣飞尘”。 在约访的过程中,卞卓舟的态度特别NICE,给人的印象是性格温和。但是如果个性中没有“强硬”这个特点,恐怕考不上北大这座众人眼中的“中国高等学府”。卞卓舟用“强迫症”来形容自己,在强者如林的北大,“正是那种不太如鱼得水的状态,才会强迫自己去做得更好”。她提到自己的一个同学,学习能力十分出众,学了不到半年的德语便能与留学生流利交流。这种学习气氛,让人轻浮不得、放松不得——这也是北大之所以为北大的原因之一吧。

记者/易洁 刘素楠

上一条:王洪涛:在新传修的“四门课”
下一条:李芸:成就贵在坚持,幸福缘于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