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赵耀:关于学院的一些记忆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赵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2000级本科生,媒体经营管理方向2006级硕士生,在校学习期间曾任校团委社团文体部副部长。2004年本科毕业后作为学工选留干部任职于教育学院,2008年硕士毕业后就职于科尔尼(A.T.Kearney)企业咨询有限公司。 2000年3月,教室,怀揣着传媒梦想的我,郑重地在后墙张贴的高考目标上写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传播系”。 2000年9月,北大三院,我和另外18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兄弟姐妹成为信息管理系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新生。 2001年3月,五四路,我们围住正筹办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龚文庠教授,询问专业合并情况。 2001年5月28日,英杰会议中心阳光大厅,我们第一次穿上了印有“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T恤衫。同日,《京华时报》创刊,北京广电集团成立。 2001年9月,45甲、31楼,从大兴军训基地回到校园,晒得黝黑我们见到了学院成立后招的第一届本科生。 2002年7月,上海,学院第一次有了暑期社会实践的队伍,我们其中一支去了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另一支去了《读者》杂志社。 2003年春夏,学院论坛,“非典”的肆虐让校园变得冷清,但却无法阻挡我们求知的热情,网络课堂成了思想碰撞的另一个舞台。 2004年6月,北京西客站,我们毕业了,留下的,离开的,还有站台上撒下的热泪。 2006年9月,遥感楼,我再次成为学院的学生。又一群五湖四海的年轻人,汇聚成2006级的研究生集体。 2007年9月,48楼、45楼,研究生班的奥运实习生们开始了在奥组委忙碌的奥运筹备工作,剩下的同学则开始为就业或深造奔波。 2008年7月,未名湖,毕业成为再一次的话题。出国、留京、赴外地,还有永别,学院成为心中的记忆。
求学
大学前两年,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编辑出版学专业与文科实验班(元培计划的前身)共同上课,系统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近现代史、世界古近现代史、西方哲学等文史哲基础课程。得益于通识思想在学校教学改革中的体现,心理学、法学、艺术、管理学、自然科学等多个学科纷纷开设通选课,为我们提供了拓展知识面、开阔学术视野的机会。经济学等专业双学位的兴起,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学习另一专业领域的机会。这对于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后两年,专业课程全面展开。通过出版、编辑、新闻、互联网、管理等专业课的学习,我们对传媒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除了自己老师开设的课程,学院开始注重邀请业内人士为学生开实务课,其中包括当时就职于《北京青年报》的王林(现任《法制晚报》总编辑);除此之外,学界、传媒界的各路英汉也被纷纷请来给学生们做讲座。 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通过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2002年7月,作为学院成立后首批暑期社会实践团,我们到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世纪秋雨物流中心进行参观、访问、座谈,第一现场接触传媒工作流程和发展现状,受益颇深,团队同时被评为2002年北京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实践团队。
师谊与友谊
肖东发老师,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大师级人物,我们最敬重的老师。他平易近人,关爱学生,在本科阶段就给我们提供了不少参与项目的机会,使我们通过学术与实务的锻炼培养专业能力。 刘德寰老师,人称豌豆公主,我的研究生导师。他教会了我们如何做市场研究和统计分析,也带着我们奔赴各地完成科研项目。他那诙谐幽默的话语中总是闪着智慧的光芒,特有的沈普(沈阳普通话)也成为刘门子弟的共同印记。 我的两任班主任,都和“Yi”脱不开关系——本科时的吕艺老师,和研究生阶段的阿忆(周忆军)老师。他们的共同特点除了微胖,还有对学生无尽的关怀。他们总能抓住每一次见面的机会,用只言片语和酒杯将人生经验传递给我们。 孙华老师作为学生们的管家,不辞辛苦为着每个学生的切身利益而奔波。五年的湖南高考招生咨询工作,正是有了孙老师的统领,我们才得以获得圆满的结果。 除此之外,谢新洲、师曾志、张积、李常庆、徐泓、程曼丽、陈刚、李琨、陈昌凤、吴靖、史学军等老师,也都为我们的本科与研究生求学生涯带来了无穷的思索、力量与欢笑。 43楼419是我们本科寝室6个兄弟共同的财产。如今老楼没了,43楼楼号也没了,我们的友谊仍在延续,一如从开学第一天起寝室从未断过的暖瓶中的热水一般。入学十年,转眼间我们成家、立业、生子,但挥之不去的是那些我们熄灯卧谈,夜游未名,站台骊歌和毕业后定期聚会腐败的时光节点。
就业
2000级编辑出版学专业19名同学,毕业后直接读研或工作后读研的有13人,从事过新闻媒体工作的有9人。目前的就职单位包括中央部委和大型央企、地方政府或事业单位、出版社、高校、外企等,仍从事新闻媒体出版工作的不到6人。我研究生所在班级毕业后从事媒体工作的比例高于本科班,但仍有不少人从事着媒体之外的工作。新传走出来的学生就业去向并不局限于新闻传播这个领域,充分证明学院和学校为学生们搭建了足够的平台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寻找未来的方向。 2004年本科毕业后,作为选留学生工作干部,我在北大教育学院从事了两年的教育项目、教育培训的管理与组织工作。这段工作经历教会了我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去发掘潜力,以项目制形式去协调、组织、管理。也正是这段经历,让我开始思索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了咨询行业作为新的职业发展方向,加入了一家美国管理咨询公司。看似两个毫不相关的行业实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咨询公司所需要的逻辑思维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处理能力,乃至于“讲故事”的能力,都能在我过去的新闻传播学学习经历中有所体现,正是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知识,成为我求职与工作中的重要武器。学院开设的市场营销学、广告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高级统计等课程,也为我们进入商业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知识储备。学院几乎每年都有到管理咨询行业就业的毕业生,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咨询行业与传媒行业没有天然的壁垒。当然,前提是你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并提前为之而准备。 我至今仍保持着传媒人的一些习惯,譬如每天无论再忙都会关注新闻,定期阅读时政商业期刊。在工作方法上,我也会注重利用新闻传播学中学到的诸多原则,多方“取证”,而非“偏听偏信”,在足够证据支撑的情况下做出合理的论断。尽管不能体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畅快淋漓,但每当为客户找准问题、拿出方案,达成共识、付诸实施、并取得成效时,我也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客观报道与主动改造,这或许是传媒与咨询最大的区别,也是咨询行业吸引我的地方。 学院教给我们更重要的,是面对社会、大众、人生、理想的一种价值取向与态度。不论从事何种工作,不论最终是否投身传媒行业,我们都需要怀揣着“兼济天下”的情怀和不断追求“正义、爱心、良知”的执着。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头”。

上一条:周丽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下一条:王洪涛:在新传修的“四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