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
新传故事
首页 >> 薪火相传 >> 新传故事 >> 正文
周丽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周丽锦 2000级二学位班 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于2000年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跨文化交流第二学位班;2002年,作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毕业生留校工作。是的,我有幸见证了新闻与传播学院从诞生到成长的历程,时时分享她的荣耀和梦想,时时督促自己为她的发展壮大贡献一份力量。 不知不觉间,新闻与传播学院即将迎来她的十岁生日,让人感叹光阴的匆促。接到学院的约稿函后,我一方面感到非常荣幸,另一方面也借此机会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我在北大的学习时光究竟赋予了自己什么。于是,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件件鲜活的往事开始跃入脑海。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些人和事已经如此深刻地保存在了我的记忆深处,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的言行。 我想,在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的这两年,我收获的第一份品质是分享。我们这个班共有19名学生,来自天南地北。但是大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北京大学的深深景仰。从入学的第一天起,班主任陈昌凤老师就提醒我们,两年的时间转瞬即逝,一定要好好珍惜。大家非常赞同,每个人都认真经营身处燕园的每一个日子,并在互动中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关于分享,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这个集体的灵魂人物——班长李杰。当初,李杰因为深受北大精神的感召,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生活中。因为他比我们大几岁,我们亲切地称他“老班”。作为班长,他热心班级事务,组织各种集体活动,并利用每一个聚会的机会,把他在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大家,让我们这些还没有走出过校门的稚嫩学生得以进行跨入职场前的“热身”。他鼓励我们把自己的特长展示出来,共同分享。于是,有了音乐大师程越的古典音乐讲座,有了语言大师包宏伟的英文授课……“老师们”极其认真地备课,把自己所知倾囊相授。在这样的课堂上,没有紧张和拘束,只有心悦诚服和惺惺相惜,同时还有不时爆发的一阵又一阵的笑声。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得以涉足自己知之甚少的领域,得以互相学习彼此的优点,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完善自己的技能和品格。记得在第二年的时候,李杰主动提出班长的职位要实行“禅让制”。虽然我们都认为无人能出其右,但是他却认为这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于是,我和另一名同学得到了这个机会。在我担任班长期间,也承担了学院学生会的工作,并把二者结合起来,也算为班级和学院的发展出了点力。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在音乐课堂上感受到的那种艺术的氛围依然清晰。而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分享,如何在分享中变得更强大。 在北大的两年中,我收获的第二种品质是热情。我想,这主要源于在课堂上的经历。在求学的生涯中,我似乎已经习惯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谆谆善诱,学生洗耳恭听。在新院,课堂上的反客为主和积极参与,也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来自美国肯特大学的海西(R. Heisey)教授在每节课后都要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大家参与到他设计的有奖问答环节中。每一次,他会准备关于美国文化的10道题,写在黑板上,并预备四个选项,让我们走上前去逐一选择。他是一位十分风趣而且善良的老人。很多时候,他会诱导我们指向正确的答案,如果答题者心领神会,就会侥幸闯过一关。因为每个人都有一次上去答题的机会,也就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大家都跃跃欲试。我很清楚地记得,为了不至于交白卷,自己还好好地钻研了一下美国文学史。轮到我上场的那天,由于有点紧张,竟然没有领会到海西善意的暗示,结果大概在第六七道题的时候败下阵来。时至今日,我仍然记得那个略显破旧的教室、那个和蔼可亲的老教授和他为答题者准备的一个个可爱的小礼物;当然,还有参与的快乐。 在美籍华裔教师Dabby Lee的生物学课堂上,也始终充满了热情和欢笑。这是一门全校公选课,而她布置的小组作业要求几个人共同完成。于是,我们便有了和其他院系的同学相识与合作的机会。要想得到满意的成绩,就要积极参与,通力合作,从搜集和整理资料,到准备演讲提纲,再到模拟演讲,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锻炼,也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我还记得大家如何找到共同的时间一起讨论、设计,互相指出优缺点。等到一切胸有成竹,最后的考核就变成了愉快的展示。我们这个小组被分配的是减肥的话题,大家在其中加入了很多卡通元素,有肥胖的加菲猫,还有精瘦的孙悟空……当台下响起掌声的时候,我深深地知道,自己不仅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一种态度——不管是单兵作战,还是团队行动,乐观和热情的态度都是达成目标的要素。 是的,新院给了我们很多参与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龚文庠老师的“说服学”课堂上,我们要站上讲台,为大家解释一则成功的广告背后有哪些说服的要素在起作用;在李琨老师的“英语新闻写作”课堂上,大家眉飞色舞地讲解自己对一则新闻独特的理解……点点滴滴、耳濡目染,在新院的课堂上,或者说在北大的课堂上,平等、包容、理解、敢言等等品质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我们的性格。我想,这些品质是这片土地所独有的,我们也正是为这些品质所吸引,才从四面八方赶来“朝圣”。 在新院,我收获的第三份礼物是自信。同学和师长的信任,让我有机会担任班长和院学生会干部的职务,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是弥足珍贵的。我的努力也得到了认可,在毕业时被评为北京大学和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我清楚地记得2002年毕业的那一年,就业的压力压在每个同学的心头,大家充实而快乐的生活中增添了一份沉重。这个时候,院里的老师们组织了好几次座谈会,帮助我们分析形势,给我们鼓劲。就是在一次这样的座谈会上,肖东发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地图出版社的情况,我于是开始关注出版社的招聘信息。会后,我又向肖老师请教关于出版行业的情况,他还热情地向我推荐了一些出版社的编辑,便于我直接和他们沟通。那个时候,心里很是没底,但是肖老师热情地鼓励我,让我有勇气寄出简历。在求职的漫长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成了“面霸”,大家毫无保留地分享成功和失败的体会,越挫越勇,而职业的规划也日渐清晰。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天晚上大家临时得知校园里有一场外企招聘会。一个男生的简历用完了,他在考虑要不要去。这时,他突然发现宿舍的地面上有一张废弃的简历,还被踩了一个脚印。他不慌不忙地把这张纸捡起来,擦拭干净,就去参加招聘会了。结果,一份份精美的简历没有吸引住招聘者的注意力,倒是这个男生被通知面试。他最终通过了考核,虽然他最后没有选择那家公司。事后他向我们讲述这个小插曲的时候,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我感受到的是作为北大毕业生的一种淡定和自信。我想,求职的过程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难忘的。我们也不例外。在那段岁月里,我们经历了各种情绪,体味了各种情感,最终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同时培养了信心和对学院、对学校的深深热爱。至于我,经过各种机缘巧合,最终成为了一名出版社的编辑,并一直在这个岗位上辛勤地工作。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仍然能够与新院近距离接触,时时见到我尊敬的师长,并以新的方式和他们相处。这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我在上文提到的往事,老师们可能早已忘记,但却是我珍藏的温暖的回忆。在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以及与作者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能听到大家对新院的评价,有肯定,也有批评。但是,几乎无一例外,每个人的总结语都是:北大的新闻与传播学院能够做到最好,也应该做到最好。于是,我知道,原来新院也背负着沉沉的期望。这期望,来自每一个关注和热爱她的人。是啊,在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的摇篮,在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她没有理由不做到最好啊!要达成这个目标,只能依靠你、我、他,依靠每一个承接这薪火的人。 十年过去了,我们欣喜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成长,执著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发展,奋斗于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辉煌……我们知道路在何方,于是,我们充满自信地前行……

上一条:李英伟:你就是一个企业
下一条:赵耀:关于学院的一些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