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姝,法学博士。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英语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副教授。曾赴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5)、阿肯色州沃西塔大学(Ouachita University,2001)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2006)做访问研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英语新闻采访与写作、英语演讲与主持艺术、美国游说业及高等教育游说研究等。现开设“英语新闻阅读(English News Reading)”及“英语公共演讲(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两门课程,兼任北京大学招生办海外招生组组长。
2009年2月,一支由八人组成的“北大海外招生组”代表团被派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进行中学宣讲及本科生招生面试。直接赴海外面试招生,这在北大历史上是首创。
何姝正是这个海外招生组的组长。
在此之前,何姝负责国内招生工作已有十多个年头——她还是港澳台招生组的面试官员,身经百战的她,擅长“慧眼识英才”。
在何姝看来,这次海外招生很有意义。她说:“2008年的奥运会让世界认识了中国,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对中国、对汉语感兴趣,我当然愿意向这些人介绍北大。北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领先。不是所有的大学都能有这种战略眼光,愿意投入资金和人力开展海外招生。这既宣传北大,也是宣传中国。”
2009年3月25日,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发布消息称:目前来华留学人数突破20万,到2010年将有2万名来华留学生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同年5月,教育部公布了一份“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院校名录”。在148所上榜的院校中,北京大学获奖人数最多。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对华提供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鼓励了很多优秀学子负笈美国,接受深造,感受美国社会文化。现在北大海外招生组带着中国政府奖学金走出国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宣传,同样会吸引当地的学生,为国外学生提供更多了解中国的机会。“这让我感到自豪。”言罢,何姝笑了。
“一些东南亚的学生对中医很感兴趣,想报考我们的医学部,提出了这方面的问题。还有的学生想利用自身三门语言(本国母语、英语和汉语)的优势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或艺术学院学习,而以前的留学生大多选择学习汉语。我发现,真正接触他们,才知道他们的兴趣在哪里、他们的需求是什么。”何姝谈起这次招生的经历,“当地的中学很配合,每场宣讲会都有几百名学生参加。他们想了解北京的气候、北京的消费水平、北大的课程设置、北大的毕业生就业,他们的问题跟国内学生有很大的不同。”
一名美国交换生在北大学习一学期之后,为这里的文化环境所吸引,预备退掉原来的大学学籍转而攻读北京大学学位,在中国发展。“这在以前可能并不多见,但现在中国的影响力、吸引力确实今非昔比,我们应该让更多的外国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国,尤其是那些跟我们文化差异较大的学生们。”何姝说。
说到跨文化交流,这也是何姝的“本行”。1986年,北大国际政治系(今“国际关系学院”前身)开始招收“国际文化传播方向”学生,旨在培养“一支年轻而又有实力的从事国际传播、文化交流、新闻传播等专业的师资队伍”。1992年,何姝成为国政系“国际文化交流”研究领域的一员。
2001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何姝带着两门钟爱的课程来学院授课,成为最早加入学院的老师之一。
何姝的“英语新闻阅读与写作(English News Reading and Writing)”,从学院专业课发展成了全校通选课。面向全校开课时,她将课程名改为“英语新闻阅读”,去掉了“写作”,是为了让不同院系的学生参与。她说:“北大的学生就应该有批判的视角。什么叫批判性?首先你得听到不同的声音,所以我就教给你如何去读原汁原味的英文报道,而不是那些经过编辑的、片段式的东西。而且,我选择主流大报,像《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都是有思想有品质的报纸,北大的学生也有能力去阅读去思考。”
何姝认为“新闻学”本身就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质,很适合开设成通选课,理科院系同学独特的研究视角让她耳目一新。她说:“教学相长嘛。”
另一门课是“英语公共演讲(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同样很受学生欢迎。因为小班授课有选课人数限制,所以常常会有旁听的同学要求增加名额。
在这门课上,何姝采用“角色分配制”,让每个同学每节课扮演不同的角色,包括接待员、主持人、主讲人、计时员、评审员等。课上还设有“公投”环节。每次,她都会选出最佳讲演者,颁发奖杯或奖状。上课的同学发出感慨:“上这门课还是要‘有备而来’的,尤其是圆桌讨论环节,谁被点名,就要立即发言,这对语言、对思维、对逻辑都是不小的挑战。”
这一尝试的灵感来自于有着85年历史的美国国际司仪俱乐部(Toastmasters International Club)。何姝的博士研究方向是说服学,对言语传播中的公共演讲、主持、游说有着极大兴趣的她一直希望用英语开设一门演讲课。2006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做访问学者时,何姝发现结合美国国际司仪俱乐部的训练方式能够给她的课程带来更好的效果。“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教师们,也是该俱乐部的会员们,出于兴趣自发组织了演讲俱乐部,采用划分角色的方法,很有仪式感,我觉得效果很不错,所以回来后就把它植入了我的教学。”何姝解释道。
“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我总喜欢向前看。教课也是这样。我教新闻阅读,它是变化的;我教公共讲演,话题也是变化的。要是今天课程没有让学生学到新东西,我可能会觉得不太精彩。”在何姝看来,保持“与时俱进”的敏感性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现在资讯发达,中国和世界的交往越来越多,如果不能了解别人在想什么,又怎么能很好地沟通交流呢?如果你对别人的文章或报道有疑义,就自己去从原始材料里找出答案来,听听不同的声音,而不要让那些被编辑过了、筛选过了的东西牵着鼻子走。所以,要让同学们每天读最新的资讯,掌握良好的表达技巧,去传达自己的声音。”
乔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