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胡泳:大学老师的互联网精神
发布日期:2011-04-27点击数: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 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著作包括《网络为王》、《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等,译作包括《数字化生存》、《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等。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这位新老师,让同学们止不住地惊奇和议论: 关心学生的老师不少,能与学生兄弟相称的却不多; 会上网的老师不少,能在网上和同学们一样活跃的却不多; 能接受不同意见的老师不少,鼓励学生批判自己的却更是不多。 胡泳,恰恰就是这样一位少见的大学老师,在北大讲坛践行着他所倡导的“互联网精神”。 2009年6月,胡泳从美国开会回国。那时美国甲流正盛,于是他在校内网改了个状态: “各位明后天答辩的研究生童鞋,鉴于老师刚从美国回来,为了和谐校园,不能亲临辩场,truly sorry,隔离期后,我们再相见。” 胡泳爱用校内网在同学们中是出了名的。哪个同学改了个状态,哪个同学发了篇日志,他都会关注,而且经常给同学留言。同学们给他的留言,不论是正事还是闲聊,他也有留必回。 4月春暖花开的时候,一个女学生把自己的校内状态改成:“我要穿的很春!”胡泳当晚就发了篇日志,说“这个‘春’字很传神”,还引用了《庄子》中的大量句子进行解析,叫大家“像春天那样有生意、有生气、有生机”,引来同学们的围观留言。 胡泳喜欢上小班,不爱上大课,因为小班人少,能够更好地和学生交流,大家讨论起来也方便。他来北大开的第一门研究生课只有10个学生。那门课上,他跟每个同学都结下了很深的感情,结课后大家还一起吃了顿饭。 有的时候,胡泳对待学生的平等态度甚至让学生感到有些“受宠若惊”。有一次,他赠书给学生王洪喆,扉页上写着“洪喆兄雅正”。曾经一个学生说想回到那个拱手作揖、相互称兄道弟的年代,胡泳从那以后就对他以“泳哥哥”自称。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一个老师能树立的壁垒、产生的神秘感,都是很难保持的。环境在变化,姿态也要变化。这种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开放”。胡泳这样解释自己对待学生的平等和坦诚。 来到北大以前,胡泳是中国互联网界的明星。 他被称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启蒙者”,十三年前,他翻译的《数字化生存》,把数字社会的概念引进中国。 他的研究开国内网络经济和网络文化研究之先河,《网络为王》、《时代英雄》、《黑客:电脑时代的牛仔》等专著全面介绍了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这些成果在中国的互联网研究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胡泳在媒体业务一线开办的专栏、节目、网站也获得了成功。央视的《经济新闻联播》、《赢在中国》等栏目都是由他一手策划,《三联生活周刊》、《互联网周刊》等受欢迎的杂志上也有他的专栏。 当被问到何以从业界的风口浪尖回到校园,胡泳微笑地说:“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年纪大了,媒体终究还属于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中国新闻业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转型的时期,回到学校,去影响下一代的新闻人,在我看来更有价值和意义。” 对胡泳来说,运用北大讲台去影响下一代新闻人的最好方式,是把讲台当成一个集聚人才和观点的平台。 与传统的任课老师唱“独角戏”式的讲课方法不同,对于一门课的不同问题,胡泳总是请在业界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来做专题讲座。一个学期下来,自己真正讲的课只有三四节。他请的嘉宾,讲的内容和观点都不相同,有时候甚至相互冲突。同学们可以自由提问、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对嘉宾的讲课和同学们的讨论,胡泳从不做出任何评判,只是坐在教室第一排听,不时用笔在小本上写几行字。 有一次,胡泳请了一个曾在CNN驻北京站工作过的美国记者讲课。适逢国内的CNN事件刚刚平息,一个同学很直接地问嘉宾:“关于今年CNN对中国西藏的不实报道,你怎么看?怎么解释?”同学们都以为,作为老师,胡泳会出来“缓和”一下局面,没想到他自己也点点头,饶有兴致地等待着嘉宾的回答。 这种方式,用胡泳的话说是“接地气”,“新闻的意义,在于感知当下的现实,并对当下的现实有自己的评判”。为了让同学们适应当今复杂多元的新闻环境,他把自己的课堂做成一个互联网式的资源共享平台,既多元又开放。他讲纪录片,从没有对纪录片下过定义,而是让同学们在不同的观点中自己思考和总结;他布置的作业,从来没有一个具体的题目限定,“写与本门课相关的、你有兴趣的话题即可”……互联网上众声喧哗,胡泳的课堂也同样气氛活跃。 在胡泳看来,互联网不是冷冰冰的高新技术的产物,相反,是爱的大本营。在最新译作《世界是湿的》的序言中,他写到:“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乎乎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性软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教育,胡泳也提倡一种更加以“人”为本、有人情味的方式。 “大学教育不应该急功近利,重要的是人身心的全面发展。”胡泳刚来北大的第一个学期,同学们都很急切地问他考核的方式。他觉得很奇怪,这课才刚开始上,要知道考核方式干嘛?下课他悄悄问一个同学,才明白,北大选课的制度是每学期开始两周试听,第三周学生确定选课,同学们急于知道考核方式,是要看这门课的任务重不重,好不好过。听了同学的回答,他很不理解地说:“为什么要以考核方式来选择课程呢?难道一门课的价值只在于能不能拿高分吗?我就不告诉他们怎么考核。”果然,那门课的考核方式到期中前最后一节课才公布。 胡泳在教育上的“爱”心,更多的还是表现在对同学们的关切上。他总是对他这群“80后”、“90后”学生内心的想法很感兴趣。在“世界广播电视事业”一课的课堂上,他曾经让班上每个同学站起来说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及原因,并且对每一个同学的答案都认真记录;哪个同学在网上发个感慨,总能看到他或是教诲或是安慰的留言。曾经有一个学生,面对毕业,对未来很迷茫。胡泳好几次跟他长谈,并且亲自写信给豆瓣、搜狐等网站,推荐他去实习。 在采访中,胡泳引用了他很欣赏的政治哲学家阿伦特的一句话:“你爱这个世界,因为你只有爱这个世界,你才能够做事情来改变这个世界。” 现在的胡泳,一边给学生上课,一边继续着自己的新媒体研究。他的身份很多,但他最常用的是“新媒体的批评者”。他不爱自诩为“学者”,却喜欢听别人称自己“老师”。 他喜欢更新博客,在博客里,有他的4E生活:Explore. Engage. Expect. Enjoy。 “写博是对现实辗压的一种抵抗。” “重建一个价值观,它的唯一路径就是你必须讨论我们社会面临的一些根本问题,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讨论途径。” “我离开互联网就没法生存……” 互联网精神,在他的研究中,在他的课堂上,在他的心灵深处。

胡月清 李星遥

上一条:李琨:湖海已归客
下一条:何姝: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