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师曾志:从“宅女”到行动者
发布日期:2011-04-27点击数:
师曾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获得北京大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六十篇左右,出版《现代出版学》(北京大学出版社)一书,主持翻译《创刊指南》(How to Start a Magazine)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一书等,研究方向:大众传媒与社会变迁、公共关系以及编辑出版概论。 2008年6月,汶川大地震后一个月,师曾志奔赴四川。从书房到震区,看到汉旺停止的钟表和废墟上的洋娃娃,闻着无法形容的气味,她面对的不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更广阔且复杂的现实社会,她真切地感觉到自己的研究“离这个社会有多遥远”。 这种行动从此改变了师曾志的“宅女”生活。 “宅女”是师曾志的自称,她也乐于向好友和熟悉的学生“宣扬”这个“美名”。不过师曾志说自己喜欢“宅”是喜欢在家的那种自由,可以素面朝天,可以在非常真实的状态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看书、写字、做学问。 师曾志从少年时代就生活在研究所大院里,她看到周围的人各做各的研究,彼此交往较少,环境安静,生活方式简单。她在大学任教后,生活似乎又回到了那种简单私密的模式:志同道合的朋友小圈子,沉下心做研究,写了博客只给自己看——她笑着说:“你们不知道吧,我写得可好了。” 虽然喜欢“宅”在家里,师曾志的研究已经开始面向公共空间。2006年,她把注意力投向“网络媒体与公民社会”。对“中国是否真正存在公民社会”这一问题,学术界仍存在争议,但师曾志认为网络上是存在公民社会的——网络作为海量信息交流的场所,成为推动公共事件的重要力量。 在此之前,师曾志研究的是图书管理学和图书情报学。完成这次转型之后,她打破了一个相对封闭、孤立的研究状态,以更开阔的视野关注现实社会和生活。师曾志最高兴的是她的这个研究获得了学界的肯定,自己已经从一个“孤立的、孤独的研究者”走到了让更多人认可的层次。 她的几个研究生也都积极参与了“新媒体与公民社会关系”的研究,她说,看着学生和自己一同成长,更深刻了解了社会变迁和媒体责任,觉得很幸福很快乐。 在“北大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的工作经历让她更多地介入了社会事务。在好友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心创建人之一袁瑞军的推动下,师曾志“临危受命”,于2008年“挺身而出”,接任了中心执行主任的职位,她笑称“上了贼船”。 在师曾志的主导下,研究中心确立了评估、教学、科研和培训四个方向的工作,她列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严谨的工作计划,以保证各部分都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中心加强了和NGO(非政府组织)、NPO(非盈利组织)的合作,为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进行的“绿色领导人”培训获得了相当大的认可,目前正准备进行第二季培训。她也为中心做的南都基金会公益组织项目评估付出了很多精力。 中心不仅为NGO服务,同时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2009年秋季学期中心开设了一门关于NGO的全校通选课,因为感兴趣的人很多,她最初设想的小班教学模式不得不换成大班授课。 这样深入参与中心的工作,师曾志说自己“痛,并快乐着”。 痛苦的是“宅女”的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现在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接触社会、跟人打交道。“我过去是特别自我的,但是现在有了社会责任。”说着,师曾志就笑起来。 而快乐则体现在人生感悟的层面,“作为一个人来讲,活一辈子,你已经体察、经历了自我的小世界,但是还有一个更大的世界,需要你去理解、需要你去认知”。 挺快乐的,挺好的——这些话师曾志在采访中笑着重复了很多遍,“宅”在家“挺好的”、生活方式改变也“挺好的”、宽容别人“挺好的”……师曾志说,人总会面对很多自己无法掌控的事,但是有些东西,必须要自己掌握。“所谓的顺,只不过是这个过程当中你如何把自己调理得顺。” 师曾志的女儿已经升上高三,虽然面临高考的压力,但他们一家并不认为高考是人生的最终目标。她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女儿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师曾志说这才是真正能够掌握一生的能力,因为“她只能靠她自己”。说起女儿,师曾志最自豪的是女儿的快乐、阳光、自信。 师曾志说这是她第一次、恐怕也将是唯一一次接受采访。研究了这么久媒体,她深知“媒体呈现的,无论如何与真实还是存在差距”。 这么多年在北大,最能概括自己的,师曾志认为有两点:一是认真教书,二是认真做学问。这是她留校那年硕士生导师教导她的。 师曾志形容自己的状态就像“小猫伸着那个脚把门打开,小心地打开门,打开一个小角落看着世界。”——对这个世界永远充满好奇,永远谨慎地认识这个社会。

许雅 金多率

上一条:好人孙华
下一条:吕艺:教子有方的“老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