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好人孙华
发布日期:2011-04-27点击数:
孙华, 毕业于北大哲学系,后留校工作,在北大电视台先后任编辑、副主编、主编。2001年9月始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工作,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大学教务部副部长,兼任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理事、中国埃德加•斯诺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先后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党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大学学生资助工作先进个人工作者等,2008年获北京大学优秀德育奖。 早在读本科的时候,孙华就因为善解人意而被同学们称为“知心大姐”,甚至曾经有同学在他的宿舍里哭了一个下午来发泄情绪。“别人苦恼的时候要学会倾听,自己生气的时候要学会倾诉”,这就是好人孙华。 1995年,北京大学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名为《阳光路》的电影,参加全国“理想杯”大学生电视剧创作大赛。在今天看来,这部影片既没有华丽的背景、也没有离奇的情节和高超的技巧,但是演员阵容却毫不逊色,主角是撒贝宁和张泉灵,还有一个“小胖”的角色,他就是现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华。 那是孙华唯一一次作为演员出现在荧屏上,当时纯粹是为了帮忙,用今天的话说叫“客串”。从幕后到台前,孙华多少有些不适应,但他做得很好,看过那部影片的人,大都记住了他灿烂明朗的笑容。 14年过去了,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无论是面对家人,还是同事、同学,好人孙华的招牌笑容依然未变。如今,身兼数职的他每天奔波于各个会场之间,手机24小时开机,以保证学生可以随时找到他。即使是夜里一两点,他也随叫随到。这样的生活好像太辛苦,但孙华却乐此不疲。“我觉得自己本身也不是什么领导,这个工作实际上就是为同学们服务”,他说。 从事学生工作并不是孙华最初的梦想。本科学哲学的他,在大二时就以一篇主题为“从经济学角度看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的论文,击败了众多博士生,一举夺得学校“爱智杯”竞赛的一等奖,这更坚定了他要在学术上有所作为的决心。 但没过多久,便出了“偏差”。 长期在校刊做学生记者的他对新闻很熟悉,也很有亲切感。每年上百篇新闻稿的“高产量”冲淡了他对学术研究原有的热情。1995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去《光明日报》做一名记者的机会,选择了留校,成为学校电视台的主编,并继续攻读哲学硕士学位。 工作中的孙华一腔热情,学校百周年校庆网站的筹建,就是他工作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拍电视片、做网站、写新闻稿、接待中外记者……工作蜂拥而至,其协调难度可想而知。好在成果是喜人的,网站访问量达到当时的最高水平。一个《光明日报》的记者对孙华说,他原来觉得宣传部的干部都要五六十岁,但事实上,当时的孙华只有二十多岁。 学生工作是一个很繁杂的系统,需要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学生利益无小事”,这是孙华坚持的原则,也是他的“大事小事观”的写照:“一件事情重不重要在于对学生是否重要,对他的人生经历是否重要。” 虽然工作细致繁重,这学期孙华还是开了一门名为“名记者专题”的课,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大学里开专业课。 开课的初衷,他坦言有两个,一个是他作为学校教务部的副部长,必须有教学经历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二是要开展好学院工作,就必须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联系。“名记者专题”的课堂是一个平台,学生们不仅在这里探索斯诺等名记者的人生轨迹,聆听邵华泽院长、乔冠华之女乔松都、张泉灵等人的演讲,还可以畅所欲言,对院庆、学院建设等问题建言献策。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学生们的积极反馈也鼓励着孙华将这门课坚持开下去。 充满书生气的孙华是个体育爱好者,他的强项是羽毛球。他说:“在球场上挥舞球拍,可以实现身体最自然的拉伸,是长期坐在办公室面对电脑的人预防颈椎病的最佳方法。”为带动全院同学打羽毛球,孙华在学校乒乓球馆租用了一块专门的场地。可惜效果不甚明显,他现在正苦恼于如何带动更多的人去打羽毛球。 球场上往往也会有意外收获。一次,孙华去打球,碰到一位本院的同学,可两人却彼此都不认识。一问,原来是转系生,平时也很少去学院。这次偶遇帮孙华发现了一些工作上的死角,要加强与转系生的联系和对他们的关怀。 孙华的电脑桌面就是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照片,夫妇二人拥着可爱的女儿,面对镜头的脸上溢满笑容。实际生活中,妈妈则会更为严厉,因为她陪伴女儿的时间更长一些,所以主动唱起了“白脸”。而孙华则是女儿眼中永远笑眯眯的“可爱爸爸”。 一提到女儿,孙华就特别骄傲。小姑娘今年6岁,特别喜欢读书,“平时阅读时已经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字了”。孙华回忆说,这可能和自己爱人的习惯有关。女儿还没出生时,孙华的爱人正在准备博士生考试,每天都要读大量的书,所以虽然现在女儿年纪小,却可以独自安安静静地阅读一两个小时。 这位在学校里也永远面带微笑的老师,在家里也从不跟妻子、女儿发火。家里的老人对他们夫妻有个评价:“一个是拳头,一个是棉花”,根本就吵不起来。 孙华十分推崇《战国策》里的一句话: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他说:“别人要记住我的话,是个好人就可以了。我特别希望无论我的同事,还是我的学生,都能够成为我的朋友,而不单纯是工作或是师生关系。”

李晓燕

上一条:王辰瑶:小女生的大智慧
下一条:师曾志:从“宅女”到行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