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北京大学2014年新生报到注册正式开始。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一天中也陆续迎来了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含留学生)在内的200余名2014级“新传人”。在学院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及领导的悉心关注下,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精致化育人”理念,凝聚院系力量,开展了一场极具新传风格和创新精神的迎新活动。
新形式 突破常规 创意活动有声有色
在英杰交流中心前的一排帐篷中,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迎新接待站布置得极富特点:在接待站前的地上,醒目的绿色箭头指示着学院的报到位置;在接待站旁,侧立的报道流程图为新生及家长答疑解惑;在接待站对面,两块用于拍照的新传人展板也早早被安置妥当。除了别具一格的布置以外,学院还为新生准备了许多有趣的活动。
彩绘。每个报道完毕的2014级“新传人”都会被绘上学院的英文缩写。这些或被绘在脸上或被绘在手上的新传标志大大增强了新生们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成为了当天学校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志愿者为新生手上涂绘新传缩写
拍摄。新生在被绘完彩绘后会被引到新传人展板前拍照留念。他们的这些照片都会被作为素材嵌入迎新短片,成为美好的大学回忆。当天的展板前一直回响着新生们昂扬的语调:“北大我来了,新传我来了!”
新生在新传人展板前合影
唱歌。在展板旁边的空地上,有学院提前招募的具有乐器特长的“文艺志愿者”在现场为新生报到拍照进行伴奏,以美妙的音乐来迎接新生,同时也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和家长驻足观看。
志愿者用音乐迎接新生到来
志愿。除了“文艺志愿者”以外,学院还提前在院内招募了一批“陪伴志愿者”,他们在迎新当天负责帮助新生快速熟悉校园,引导新生找到宿舍及燕园的重要地标,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陪伴式的服务。
志愿者引导新生完成报到程序
新思路 改革传统 精致育人贴心服务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迎新筹备工作受到了学院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学院周密考虑,精心安排,制定了详细的迎新方案,并交由学院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及相关行政部门具体落实。为提高迎新当天的工作效率,确保井然有序、高效便捷,学院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重要作用,将工作前置,提前完成了资料分装整理、系统操作学习等细节工作。此外,迎新筹备工作得到了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务,以及其他行政部门负责教师的鼎力支持,各部门通力合作,上下一心,为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生骨干为新同学报到注册忙碌
“朋辈成长计划”是学院在不同年纪之间建立帮扶关系的一项特色活动,秉承了北大学子深厚的人文关怀精神和新闻与传播学院“薪火相传”的优良传统。今年是“朋辈成长计划”的第四年,经历了由“宿舍对应”到“学号对应”再到“地区对应”的不断发展完善。“朋辈成长计划”的范围也有本国学生扩大到留学生,为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搭建了一座桥梁。学院团委制定了详尽的朋辈计划手册,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利用学院资源,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开辟绿色通道,帮助困难新生一直是学院迎新工作中的重点。今年学院的绿色通道工作变革思路,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一是将绿色通道延伸到迎新现场。新闻与传播学院积极响应学生资助中心精致服务学生的号召,在迎新现场开辟院系绿色通道专区。在报到现场就能通过指示牌、流程图领取资助,对于尚不熟悉流程的新生来说既便捷又安心。二是发放新生大礼包。新闻与传播学院考虑到新生的实际需要,力争在细节处体现关怀,将资助落到实处。家境困难的新生除了可以拿到由学生资助中心提供的新生大礼包,还可以领取到一份由学院提供的新传大礼包。新传大礼包是一份考虑到专业需而为新传学子量身定制的学术礼包。除了经济帮助外,更为新生提供了精神上的关爱,帮助新生更快融入大学生活。
绿色通道开到迎新现场
6号下午,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新楼报告厅召开了2014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学院院长陆绍阳、党委书记陈刚、副书记王洪波、14级本科生班主任史学军、14级专硕班主任许静和学工办副主任安晶丹分别作了讲话。当晚,学工办副主任安晶丹还带领学院团学组织学生骨干来到位于46楼和47楼的学生宿舍看望新生,并与新生进行了生活和学习方面的亲切沟通。
“新传的小站在北大盛大火热的迎新现场显得旗帜鲜明。师兄师姐们的悉心帮助和照顾,让我在新传这个大家庭感到了家一般的感觉。我爱上了这样充满活力而又温馨的新传。”14级本科新生刘彦君说到。
(新闻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