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中国记者节公益论坛
陈征微:新院=心愿•新园•心苑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陈征微,北京大学社会学系1999级本科生,2003年至2005年作为学工选留干部留校工作两年,新闻与传播学院2005级硕士研究生生,2010级博士研究生。现为北京大学工学院团委书记。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开始喜欢回忆,那就意味着他/她已经老了。也有人说,一个人会选择性遗忘和选择性记忆,记住的多半是快乐的记忆。我总是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假装自己并没有老去,假装自己还可以和众多85后、90后的孩子打成一片,但其实仍旧不免时常陷入回忆,当忆起在新院走过的日子,记忆的角落里满是幸福的片段。
新院•心底的愿望
高中的我对于读新闻系、做记者有一种懵懂的向往,而北大当时尚无新闻系,不过即便如此,我并没有在复旦新闻和北大之间做更多的犹豫,在我看来北大已是我最大的梦想。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不想学政治、也不想学经济”的我被录取到北大社会学系,无意之中为未来的选择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最后一届在昌平园度过大一生活的本科生,2000年回到燕园,与师弟师妹们一起适应新的生活,我加入了校团委指导的学生新闻社,随后又加入了《北大青年》。在团委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这段日子,我开始发现自己原来对于新闻是怀着一种热爱的,这种热爱足以支撑着我不知疲倦地投入无数的时间和精力在我所做的工作之中,在专业课上偷偷改稿,新年狂欢夜写头条的稿子写到凌晨3点,熬夜去校对,开会开到被楼长锁在楼门外…… 在多年以后回忆起来,我才发现2001年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先是认识了超级无敌可爱的“豌豆公主”刘德寰老师,他讲授的必修课“计算机统计”让我摆脱了“社会统计学”的梦魇,学会了初级的SPSS入门,却没有想过后来会一直跟随他读硕士、读博士;接着,我报名做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志愿者,并作为志愿者的骨干参与了一系列的培训,其中一次是在人民大学,由徐泓老师为我们讲课,具体的内容已经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只是徐老师超级干练的新闻人形象,这种敬佩由那时起延续至今,当然,彼时的我没有想过后来徐老师会来到北大新院,而我有幸修习了她更多的专业课程;另外一件大事是所有新传人都会记得的,同年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庆祝的场面我没有亲历,但我却从此有了一个逐渐清晰的目标——到新闻与传播学院去读研!2001年下半年我开始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一方面是积极地实践,从学生新闻社转到《北大青年》,担任记者团团长、执行副主编,另一方面,增强理论认识,选修了陈昌凤老师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课程,我感觉自己在朝着理想的目标一步步迈进。 整个大三,都在一心一意准备考研的忙碌中度过,甚至暑假也安排得满满的,报了政治课的考研班,整日奔波于热得像蒸笼一样的宿舍和冷风吹得人几乎感冒的讲堂之间,回想起来,这段经历也弥足珍贵。不过,有点遗憾的是我最终没有走上考研的战场,在保研浪潮袭来之时,我毅然放弃了本系的保送机会,将简历送到了新院。经过笔试、面试,我还是没能成为保送成功的少数几个幸运儿之一,正当我准备再次回归考研的大军时,了解到学校的选留制度,于是,在保研结束前的最后一刻,搭上选留补招的末班车,以这样一种有些“曲折”的方式实现了我的心愿:新院,我来了!
新院•全新的家园
选留的两年里,作为一个“准”新传人,我忙里偷闲选了吴靖老师、肖东发老师和师曾志老师的课程,还跟随肖东发老师编写《新闻学在北大》一书,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培养点新传人的“气质”,并逐渐拉近和学院之间的距离。而事实上,使我熟悉更多老师和同学、更多机会跑回学院的机会,源自孙华老师的安排:2005年上半年,在我正式成为新院学生之前,我首先担任了学院的2003级广播电视本科班的兼职班主任。虽然从事学生工作已五年有余,但到目前为止这仍旧是我唯一的一次担任班主任的经历。带着一帮小美女和仅有的两位帅哥,开班会、秋游、腐败……见证着他们的成长,与他们共同成长,直到2007年的夏天,与他们穿上不同颜色的学位服,目送着一些人离开,与一些人一起留下来,延续着与北大的缘分、与新院的缘分。 在新院读研的两年是相当充实的,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们一起做学问、建社团、参加暑期实践、奋斗在实习岗位,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 难忘上课的美好时光。在徐泓老师的课上,为了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代表展示广播行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一组四人到交管局指挥中心现场观摩“一路畅通”广播节目的演播,并在课堂上化名“依依、露露、畅畅、彤彤”现场演绎交通广播之燕园版“一路畅通”。在李琨老师的课上,我们从“不适应”到“很习惯”听李老师全英文的授课,某次课上,宿舍四人穿着集体购买的“舍衫”齐刷刷地坐在第一排“亮相”。在我的导师“公主”的课上,常常是刘老师讲得起劲,底下的我们一头雾水,然后刘老师耐心地给我们答疑解惑,经过几次熬夜建模,终于有点成就感了,却发现统计调查不过刚刚才入了门而已,后来跟着导师做问卷、做统计分析,渐渐摸到头绪,感到做学问乐趣无穷,当然,距离导师像“玩儿”一样的做学术,我们还差得更远。 难忘在社团里组织活动的日子。在肖老师指导下完成《新闻学在北大》一书中关于老北大部分历史的写作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叹于先辈们为了新闻事业发展而做出的各种努力尝试,由蔡元培校长担任“新闻学研究会”会长,由邵飘萍、徐宝璜等知名教授讲授课程,培养了一批早期的革命家、党的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感慨之余,遗憾当今之北大校园竟无此类型的学生社团,于是暗下决心组建新社团。在同学们共同的努力协作下,我发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会”,希望以一己之力,促新院的研究生共建一家理论类的社团。我们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使同学们有更多机会接触到业界的前辈,向他们学习。2005年的记者节,我们请来了当时《中国青年报》主任记者卢跃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主持人王佳一、《京华时报》总编辑兼副社长朱德付、《解放军报》副总编辑江永红、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制片人庄永志,与同学们以娱乐竞技的方式共度节日;随后,包括光明日报副总编辑翟惠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总监杜嗣琨和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罗京等在内的部分“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获奖代表与我们在学院里交流座谈;2006年庆祝院庆五周年的系列活动,我们组织了央视《社会记录》栏目展播及研讨会,《社会记录》栏目制片人李伦、主编王志安,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主持人阿忆以及《社会记录》栏目的多位编导都参加了展播活动,主持人阿丘与大家了分享《社会记录》背后的故事,而在研讨会上,听于丹老师侃侃而谈,惊叹于她的出口成章,也顺便记住了关于她家“欧典地板”的小故事。在社团里一群朋友共同奋斗的日子是难忘的,只是很可惜我在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没有做好规划,以至于接力棒传出后,没有能够坚持下来,短暂如昙花一现。虽然觉得颇为遗憾,不过,曾经努力过,也不觉后悔。毕竟,我们并不是非要有一家社团才能燃起广大新传人参与学术活动的热情,无论以怎样的形式,新传人都能团结在一起,为了增长知识和才干,为了扩大学院的影响力而付出努力,因为学院就是大家共同的家园。 2008年,欣闻在多方努力之下,学院发起重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从1918到2008,穿越90年的薪火相传,古老的社团焕发新的活力,我们有幸在这个时代见证!
新院•心灵的佳苑
虽然毕业已经三年,却似乎从未离开过学院。每天工作忙碌在美丽的燕园,每次路过学院,就像回娘家一样亲切;每一次看到有关学院的新闻,总是为学院的每一点发展进步而感到骄傲自豪;在各种场合遇到学院里的老师,总是喜欢从远远地就开始招手微笑,打个招呼,像见到家里的亲人一样。 也许是因为还想延续和学院的缘分,抑或是希望回炉继续接受老师们的教导,我坚定地选择了考博,成为2010级的博士生。晋升为“女博士”以后感觉依旧良好,又可以听谢新洲老师在谈到我的导师时开口闭口“刘回归”,而在导师的课上,也可以听他用陈刚老师举各种例子,还可以常常看到笑容可掬的陈刚老师,听他时不时讲个笑话。写到这里想起一个小插曲,话说在地铁四号线刚开通第一天,我乘坐四号线意外地看到了熟悉的“刚哥”——确切地说是他的大幅照片悬挂在四号线走廊内各处,古董式的烟斗、淡定的笑容,我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用手机拍下来,用彩信发给了“刚哥”,不出一会儿,收到短信回复“这个人有点面熟”,狂笑…… 重新回到课堂的感觉真的很好,读书、听课、讨论、作报告,让我感到内心无比充实。聆听老师们的讲授,能够体会到每一位老师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的感悟、淡淡的隐忧和不懈的努力,用“入世”的态度看社会,用“出世”的态度做学问,这就是新院的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的榜样,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追随。而这,我想也正是我坚持认为新院是我心灵佳苑的重要理由。不过,爱新院,需要理由吗?不需要吗?需要吗?嗯,其实不需要。爱就是爱了,而且刻骨铭心,此生无悔!

上一条:记者节高峰论坛暨首届新传文化节启动仪式开幕在即
下一条: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共话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