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在北大学新闻:历练职业素养 训练韧性合作
发布日期:2006-09-24点击数:
从身边容易被熟视无睹的人群做起,他们在深入的采访中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世界和精神家园。300多个采访对象,分布在学校后勤系统的7个部门,有门口的保安,也有校园内的保洁员,还有复印店的店员…… 3个多月的采访,近20万字的初稿,从选题、策划、调查、报道、追踪到排版、印刷、发行,新闻业务的全过程参与。这期最后定稿3万字的《北大青年——农民工特刊》发行了5000多份,在校园里产生很大的影响。平视的目光和平等的体验,对于60多名参与采访的大学生来说,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期报道。 刘楠侃侃而谈,不仅仅有理想和向往,还有问题和思索。她好像没有人们传统印象中大学生的那种跃跃欲试的锋芒毕露,但平静之中,却有另一种的力量。 这些经历和思考使她在对陌生的环境有浓厚兴趣的同时,保持了一个相对理性和平和的心态。正如她在竞选学生会主席时发言的主题风格一样,“发挥组织的力量,搭建实践的平台”。 讨论:独立的思考 新闻如何学?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同学们各有看法。针对社会上一些人“新闻无学”的说法,2001级新闻专业的班长,院团委副书记陆小磊认为,并不是无学,而是什么都要学,因为什么都要学,所以可能会有无从学起的感受。各个层面的知识并不是在课堂上都能接触到的。所以有些人认为无学。其实,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到学习的本事,这样,提升学习的能力,有助于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和解决新领域内的新知识新问题。而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提供了很多实践的机会,让大家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张雪皎认为新闻既专也杂,可能接触和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很多新闻学院的同学都修了双学位。这样在博采知识的同时,也在另一个专业领域能有自己专业的角度和眼光。 刘楠则认为这个问题根本毫无意义,学校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大一大二的时候就能采访到很多的名人,“别管有学没学这里都能提供你就安心地学吧。” 从同学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各自独立思考与见解,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交融使得学习变得生动而主动。 星期六是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会组织的读书小组聚会时间。他们交流讨论一个星期里的读书心得。这种讨论也在课堂上进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京华时报、纽约时报……他们对比同一重大题材各种媒体在内容、版面、主旨等方面的不同处理,结合专业所学知识,了解媒体对事件的把握和运作。 师者:润物细无声 听说记者要去听徐泓老师的课,新传社社长张雪皎赶紧提醒,“徐泓老师的课可火爆哦。”早早地赶到教室,门口已经等了人,教室里面上一堂其他的课还没有结束。等教室腾出来,60多个座位很快坐满了人,后来的学生只有搬椅子在教室走廊里听。 徐泓教授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她所教的课程应该是和实践联系的最紧密的———新闻采写。她把自己的教学总结为“实境教学”。拿起笔,拿起相机,她说,这样,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发现的能力从学习过程的开始就开始形成了。然后是怎样去把这些表现出来的问题,比如摄影摄像,主体的东西不是拍本身,而是为什么拍,拍什么?大学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技能教育;也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徐泓给本科生上课的头一件事就是校园新闻的分析讲评。曾任中国新闻社北京分社社长的她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 除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徐泓还是“新闻人茶馆”的版主。这种网络社区的交流,使得课堂进一步延展,在徐泓曾任教的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网站上,一个名叫“落汤猫”的网友这样留言:“要是论坛的斑竹都有任课老师那就好了,我看北大徐泓老师就在新闻茶馆论坛上亲自指导大四学生实习,羡慕死了……咱们是否可以开个实习版之类的,专门讨论业务……” “一方面注重理论素养,一方面要在实践种表现出这种素养,两者要结合起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昌凤说,大一大二的学生都有着很大的理想,但很容易受挫。实践会教给他们韧性与合作。 “走出去,引进来。”这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龚文庠教授常说的6个字,简单,却包含了新闻教学的真谛。学生在不断地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践的同时,学校也在不断地将交流引进校园。“首届高校媒介论坛”、“给记者过节”等主题活动使校园学习交流丰富多彩,学生的组织、交流、运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原文刊发于2005年6月的中华新闻报)

上一条:“传媒视点”讲座:如何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
下一条:巾帼学人之叶静怡:经邦济世 静美如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