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柳哲 北大旁听十年熬成的学者
发布日期:2006-10-15点击数:
北大“边缘人”的代表 旁听期间建立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 到今年的3月份,柳哲来北京就整整十年了。 十年前,他只是生长在浙江金华农村的一名普通青年,揣了父母给他结婚用的3000元钱只身来北大中文系进修;而如今,柳哲在许多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上已经小有名气,有一系列的头衔可以为证:曹聚仁研究专家、姓氏文化研究专家、北大游学代言人、北大边缘人…… 北大东门外吉永庄内的一栋平房,是柳哲和家人现在在北京的住处,一共三十平方米,住着他和爱人以及一双儿女。房子外间是客厅兼书房,在那里,记者采访了这位北漂十年的“边缘人”。 ■生活、学习都在北大,却又不是“真正”地属于北大 ■边旁听边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 ■帮别人编修家谱贴补家用 ■生活、学习都在北大,又不是真正地属于北大 1996年3月14日早晨,柳哲在北大中文系办理了一门课程的旁听手续,从此,开始了常年在北大旁听的生活。 2001年他提出的“北大边缘人”的概念,在为众多媒体传播之后,成为对一个特殊群体的专用称呼。他们没有北大的学籍或户口,但向往北大,并在此旁听、进修、游学或者考研。柳哲认为,“边缘”在这里是中性的客观描述,并无褒贬,但是他也承认,这个概念最初来自于一种“在酸楚和寒心的情绪下的自我界定”。 也正是关于“北大边缘人”的讨论,让他一下子成了媒体关注的边缘人的典型代表,而他初来北大时的艰辛故事也相继见报。拮据的经济状况,频繁的搬家,简单的饭菜,半工半读的忙碌和疲惫……大凡漂泊异乡求学的贫苦青年,生活都是此种光景。如今回忆起来,精神上的压力最让柳哲难以释怀。 当时因为频繁的搬家,柳哲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很不方便。他在北大出版社兼职做临时工时,用过那里的信箱,后来离开出版社,又托在北大图书馆工作的一位老乡转信。最后,在当时的中文系主任费振刚的帮助下,在中文系有了一个固定的信箱,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信箱被取消了。不得已,柳哲又千方百计在校刊获得了一个联络地址。 有一次,一封寄到柳哲中文系信箱的信件被写上“查无此人”而退回到总收发室,幸而又转到了校刊的联络处,柳哲才知道有这么回事。他说,当时心情十分沉重,心想也许自己再努力也不会被认同,这让他再一次痛心地怀疑自己在北大的定位,“几乎流泪”。尊重和鼓励,是处于边缘人心态下的柳哲最渴望的。 ■张岱年先生的提掖让他很感激 有朋友对他说,“莫斯科不相信眼泪”,柳哲想,北大也同样不相信眼泪,他需要的是实力。更何况,虽然有这些艰难,但他得到的帮助比遇到的困难要多得多,不然,又怎么可能坚持到今天?从办饭卡到办借书证,柳哲都得到了北大老师和朋友的帮助。有趣的是,他说出的那一串感谢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籍贯浙江的老乡。 当然,物质的支持同时就是精神的支持,而单纯的精神支持也是柳哲十分珍视的。北大有很多名师大家,柳哲最为津津乐道的便是与大师们的交往故事。张岱年先生就是柳哲最为频繁说起的老先生。 1996年刚到北大不久,柳哲在校内一家商店买东西,恰巧张先生也在那里。张先生想买复写纸,可店里没有。柳哲当时并不认识张先生,但确定他是北大的老教授,也因为一点想要结识老师的私心,柳哲主动上前提出帮张先生去别处买,再给他送到家里去。张先生同意了。后来,柳哲买到了复写纸,按张先生留下的地址送了去。张先生要付他钱,柳哲不收,先生执意要给,柳哲便说,先生若是能送他一本书最好了。张先生也就欣然送了柳哲一本自选集。从那以后,张先生在校内的讲座,柳哲都去听,后来,柳哲在1998年举办纪念曹聚仁的活动、2001年策划“北大边缘人”活动、收集相关资料文章以及后来参与组织《柳贯诗文集》编辑时都邀请张先生题词,张先生都一一答应了。1998年4月23日张先生在给柳哲的信中说:“曹聚仁先生是值得纪念的。遵嘱写了两句题词,今寄上。”张先生为纪念曹聚仁先生的题词为:“博学贯通古今,直言垂范;坚持爱国之志,晚节可风。”张先生的平易风范让柳哲很感动,“真的非常感谢张老师”。 至今,柳哲书桌前的墙上,还挂着张岱年先生2001年4月28日获悉柳哲想编一本“北大边缘人”相关书籍时赠他的题词“追求真理,振兴中华”。柳哲说,“来北京不仅仅是为个人,为个人也吃不了那么多苦,老先生的希望和鞭策的确是对我莫大的鼓励。” ■渴望学习使他毅然决定赴北大寻梦 柳哲1989年高考落榜,其后五年,他曾担任过语文代课教师、横溪镇文化宫专职管理员、浦江县曹聚仁资料馆筹办负责人等,并于1992年当选为第二届共青团金华市委委员,他自己概括说,就是“在农村从事教育、青年和乡土文化研究工作”。 那时,他就对研究家族姓氏文化有了兴趣,开始在村里搜集柳姓家谱。柳哲很兴奋地介绍说,家谱内容非常丰富,看家谱就能够了解自己的祖宗是什么样的人。读家谱也是学历史、学传统的一条路径。 1992年12月2日是元代著名学者柳贯逝世650周年,柳哲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样一个契机,和村里人提出要筹备纪念活动,并得到支持。他们组织召开了纪念会,并且重修了柳贯的坟墓和纪念馆,并成立了研究小组,编修了《蜀山柳氏宗谱》。从那时起就酝酿编纂的《柳贯诗文集》也于2004年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了。 柳哲来京前在家乡还组织建立起了“曹聚仁资料馆”,那是1995年5月17日。在众多采访中,柳哲都会提到一本书———《我与我的世界》,作者是同为浙江金华人士的曹聚仁先生。柳哲说,高中时读到的这本书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和对生活的理解,也引起了他研究曹聚仁的兴趣,想要当个学者。 在筹建曹聚仁资料馆的过程中,柳哲愈加觉得自己能力和学识的局限,研究时感到力不从心。同时,因为没有大学文凭,他在招工、提干等方面都受到限制,他认为不是自己缺乏实践能力,而是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高等教育。恰好,在柳哲向全国各大学术机构以及各高校中文系广发信函,征集有关曹聚仁的资料的过程中,结识了北大中文系张兴根老师,张老师鼓励他来北大进修。于是,1996年,柳哲辞去了一手创办的曹聚仁资料馆的工作,来到北京。 ■边旁听边策划一系列文化活动 不过因为捉襟见肘的积蓄所限,柳哲没有成为正式的进修生,他只办了一门课的旁听手续,而其他的课程都是纯粹的不拿成绩的旁听。并且结合在北大所学,继续他的两个兴趣:曹聚仁研究和姓氏文化研究。 1998年3月他开始在北京独立策划筹备曹聚仁研究资料中心、曹聚仁研究会。1999年又与曹聚仁胞弟曹艺共同发起修复故乡浙江兰溪的曹聚仁故居,募集资金15万元,捐赠给家乡政府。2000年6月与曹聚仁胞弟曹艺一道协助中国现代文学馆成立“曹聚仁文库”。2001年参与策划“北大博士生文化节”,2002年7月23日策划举办了“纪念爱国人士曹聚仁逝世30周年全国巡回展”,先后在杭州、北京展出。 在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柳哲在这样一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他远离了最初要当学者的梦想,立志要做个儒商,在文化产业方面做出一番事业。他开始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之前旁听文史哲课程和讲座的柳哲,也开始出现在经济、管理类的课堂上。同时,他也在外面的企业打工兼职,既挣生活费用,又长社会经验,策划项目成了他专长的方向。而且,他也学会了使用互联网。 2003年,山西“柳宗元后裔聚居地”柳氏民居的一位老板在网上看到柳哲的相关文章,很感兴趣,就联系了他,请他帮忙策划了“柳宗元文化节”。其后,柳哲开始致力于家族文化的方向,但他并没有放弃曹聚仁的研究,“只是暂时搁一搁,精力有限,不能同时什么都做”。 2005年,柳哲又参与策划组织了柳公权逝世1140周年纪念活动,柳下惠诞辰2725周年纪念活动,他自己认为这些活动都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7月,柳哲在中国博客网发表一篇《中国家谱文化复兴宣言》。8月,柳哲在自己的住所筹办了首次唐宋八大家宗亲代表见面会,商谈今后关于开展唐宋八大家系列宗亲联谊活动。今年春节前后,他与山东鲁东大学副校长柳新华合作编著的《柳氏名门》一书也即将由泰山出版社出版。 ■在坚持中找到了事业和兴趣的结合点 柳哲回首自己十年来的历程,认为,在曲折的探索中,他已经逐渐把握住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在当代致力于复兴家谱、家族文化。柳哲把这当作是他的“文化事业”,并热情洋溢地宣称“家族文化毫无疑问是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在他的简历上,记者看到,柳哲现任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北京东方文化馆馆员、中国家谱网站总策划等职。其中,在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家谱网站的任职是他目前的主要工作。 去年5月,他结识了中国家谱网的老总江源先生,据柳哲说,这位老总个人收藏了四万多册家谱。家谱网邀请他去浙江工作,柳哲婉拒了,他想留在北京,在商量之后,家谱网在北京注册成立了北京寻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柳哲是股东,担任该公司的副总经理,负责策划项目,搞宣传,联络关系。最近他正在抓紧筹备中国家谱文化论坛。 记者询问家谱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柳哲认为,“复兴家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法宝”,以他曾经策划组织过的柳氏家族名人的一系列纪念活动为例,他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柳氏文化,将柳下惠的和平思想、亲民作风、务实精神和道德情操古为今用,并促进两岸的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甚至为世界的和平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且,他认为这些活动可以达到互利的效果,通过家族名人,打造地方旅游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又有经济利益,何乐而不为? 柳哲一再强调,搞家谱不是搞封建的拉帮结派,是对传统文化有益的作为。“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万姓归宗,有这样的需要。”他自豪地介绍说,在浙江,家谱很兴盛,他们公司就受托帮好多人编修家谱。 已经有媒体评价,柳哲和他的同道催生了一种“姓氏经济”的诞生。 ■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补贴家用 2001年,柳哲与妻子雨心完婚,2002年,女儿出生。今年1月9日,儿子也出生了。原来柳哲还是农村户口,家里第一胎如果是女儿,就可以再生第二个。 柳哲给女儿起名柳京慧。前两个字谐音“留京”,是柳哲和妻子对全家的希望,希望留在北京发展。 现在的柳哲在北京寻根网络科技公司虽然有了固定的收入,每月房租要1400元,女儿在北大幼儿园一个月也要花费1100元,加上日常的开销,经济上并不宽裕。头脑灵活的他,还有另一条收入来源: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在中国博客网上,柳哲注册了一个北大清华新闻线索的博客。 柳哲认为自己的这一举动是值得宣传的,“大家都应该有新闻意识”。他说,自己通过提供新闻线索“抑恶扬善”,既可以赚一点钱,也帮助了一些人。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交友圈子,提供了许多“边缘人”的新闻线索,有搞收藏的,也有搞艺术的,同时,他也为弱势群体的遭遇而呼号,关注一些不公待遇的问题。另一方面,记者也发现,在他提供的一百条线索中,有十八条都是关于他自己的家谱研究与曹聚仁研究的信息,还有一条是“‘北大边缘人’创办北大清华新闻线索博客长期为海内外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柳哲现在已经不太经常在北大听课了,“事务繁忙,空余时间太少”,不过,他表示,愿意做永远的北大边缘人,既进得了北大,也出得了北大,学以致用,才能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当初来到北京,也是想要取得文凭的,但因为自考费用太高,考研又需要本科文凭,自己外语基础差等原因没有拿到文凭,但现在自己已经看得很开了,学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实际能力。柳哲坦言,他觉得自己的组织能力很强,适合从政,但现在显然没有这样的机会,而且,他也很为自己找到的事业道路而自豪,既能搞自己喜欢的家族文化,又能够做成产业、获得利益,“儒商”的梦想似乎不再遥远。 今年春节,柳哲也不回老家过年了,妻子儿女都在身边。采访的两个小时中,他接了三个电话,全是工作上的事情。忙忙碌碌地走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看起来,柳哲的心情还不错。 ◆采访手记◆ 半个儒商 当天早上,记者急匆匆地来到约见地点———北大东门,提前八分钟赶到却发现柳哲已经到了。他笑着说自己的手机和小灵通时间不一致,于是就按那个时间早的算,怕迟到。他今年36岁,中等身材,说着带有家乡口音的普通话。 在去他家的路上,柳哲十分高兴地告诉记者,前几天刚降临了一个儿子,按规定他可以多生一胎。看他欣喜的表情,能感受到他对家庭和子女的温情。来到他家,我们在外间聊天,里间还不时传来孩子哭闹的声音。一位得到过他帮助的在京务工的大姐在他家里帮忙照顾妻子和孩子。 柳哲挺欢迎和重视这次采访,他是那种对自己人生阶段很有总结意识的人,“十年磨一剑,也需要回顾一下”。他清楚明白的向记者介绍了自己的经历,某某年到某某年是一个阶段,有什么样的人生感悟云云,显然,颇是见过世面、熟悉媒体的。 言谈中,柳哲很为他自己正在进行的事业自豪和兴奋,也流露出对北大的感情。有网友评价说,柳哲游学北大是一种“寄生”,柳哲不以为然。无论如何,自己人生中的十年毕竟与这个地方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不来北大,生活就是另一番景象了。柳哲说,北大的老师们对他的影响既有学术的,更有人格人品的。虽然自己现在从商办实业,但做学问的精神和做实业的精神是相通的,都要执著和踏实。他说自己这十年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坚持下来了,在他看来,这些都是人生的修炼,每过一关都像上了一层新台阶,到了一个新起点。 柳哲的书房里摆着一尊曹聚仁先生的半身像,两侧是两个大书橱,占了西边整整一面墙的空间,横七竖八放的都是书。东边墙上则挂着几幅书画和题字,都是以前策划活动时留下的。谈起与这些名人的交往,柳哲也笑言,自己挺能“折腾”的。书桌上是一台挺旧的台式电脑和两部电话。在这里,柳哲每天上网、打电话、查资料、联络人,做他的事业。 当记者正要离开时,恰好有他的朋友和老乡来拜访他,其中一位是曾经帮助过他的北大教职工,一位是从浙江来北大考研的学生。在自己的家庭、事业和朋友圈子里,柳哲自得其乐,也还要努力打拼。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06级硕士研究生)

上一条:经理吊牌闹维权 专家说物业侵犯公共权利
下一条:钱美华 抢救景泰蓝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