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耿姝,北大国际关系学院1999级本科生,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硕士研究生,2008级博士研究生,现任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亚洲部部长。曾主持CCTV-1《电视你我他》、 CCTV-4《中国报道》、《同乐五洲》、CCTV-8《影视俱乐部》等栏目。并曾多次担任校内外大型活动及晚会主持人。
未名湖北,全斋楼旁,镜春园75号院,古色古香。
这里就是北大教育基金会,耿姝工作的地方。每当早晨上班,从西门驱车而入,途经未名、博雅;每当黄昏离去,看到一水映斜阳,一种幸福感总会升起于心上。
这里是北大,她整整居留了11年的地方。
前七年,耿姝频频闪亮台前,从北大百年讲堂起步走入央视,她以出色的主持风采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后四年,转入幕后的她以自己的方式回馈母校,同时收获新一轮的成长。
电视是我的爱好,北大是我的根
1999年尚无新闻与传播学院,喜欢传媒又喜欢北大的耿姝于是选报了国关的外交学——她笑称这是曲线救国,毕竟那也是“学习如何与人沟通的专业”。
后来获悉新院成立,耿姝很是开心,保研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新传。
她太爱文艺,太爱传媒了。
大一那会住在遥远的昌平园,与主校区交流有限,不甘寂寞的耿姝创立了昌平剧社,网罗了昌平园的一群“帅哥美女”们排练、表演,有声有色。
回归燕园后的她没停下剧社的活儿。身为剧社当家花旦,她又进入了北大电视台,主播北大新闻,忙得不亦乐乎。
就这样,她在燕园里留下了自己的精彩。
而这个园子,也渐渐走进了她的心里面。
很多学生参加社团或者学校组织,最多待个一两年,耿姝却在北大电视台一直待到了研究生毕业。她说,电视台看起来很小,却给了同学们很大的发挥空间。台里一档叫《聊吧》的节目,就是由她创立,创立的过程则是一次闲暇时和主编老师的聊天。宽松而自由的电视台也成了耿姝以及台里其他同学的“心灵家园”。有什么不开心的,跑到台里和老师同学们唠叨唠叨,就会很舒心。
对于这个园子,她有太多留恋,也有太多想要感谢。
作为最高学府,北大经常会组织、参与一些全国性的活动。正是借助北大的平台,耿姝得以走出校园,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主持风采,同时积累经验,不断成长。正是这些难得的锻炼自我的机会,为她日后进入央视的打下了基础。
“其实我也不清楚央视怎样找到我去试镜的。”耿姝只听说是一位北大博士生向央视的编导推荐了她。至于是谁,她也没有答案。
2003年,尽管已经确定会去新传读研,毕业离别的情绪依然缠绕心中。对于这个园子,她太有感情了,这里有她熟悉的一草一木,有她熟悉的老师们,有她熟悉的自由、温馨的氛围。她舍不得离开。
那段时间,她问自己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能为北大做些什么。
2006年硕士毕业,她留了下来。三年前的那个问题得到了回答——她选择成为教育基金会的一员,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为北大的发展筹款。
好多人不理解:“你在央视有那么多节目,为什么不去中央台?”
“因为电视是我的爱好,北大是我的根。”
快乐的“邱办主任”
在基金会,耿姝有个有趣的外号叫“邱办主任”,全称“邱德拔基金驻北京办事处主任”。
熟悉北大的人都知道,地处燕园的奥运乒乓馆又叫做“邱德拔体育馆”。它的建成,正是得益于2006年邱德拔基金给北大的一笔高达1.733亿的巨额捐款。
此次捐助,一举创下北大建校以来单次受赠的最高纪录。而耿姝,就是基金会该筹款项目的负责人。
筹款工作可不是你请我愿当场就能拍板。耿姝形容它就像交朋友一样,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你得要让他们认识你、认识北大、了解北大,了解款项的用途、效用等等,他们才会信任你,把款捐出去。”
她说,这份工作,需要的是热心和真诚。
邱德拔基金和北大签完协议那晚,耿姝她们组织了一场答谢晚会,用一个个精心编排的节目传达北大人的感谢。突然,一个生日蛋糕送了上来。原来当天恰逢邱氏基金会代表Mavis女士的生日,用心的耿姝发现了这一点。北大人的热忱让Mavis出乎意料,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从此,Mavis和基金会的不少人都成了耿姝的好朋友,那个外号由此诞生。
在与慈善家们的交流中,耿姝也经常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
她记得在学校召开的一次筹资与发展研讨会,一位校董发言,上来就说出这样的话:“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个机会,实现我生命的意义。”明明是他在帮助他人,他却如此诚恳地反谢,耿姝很受触动。而类似的话,耿姝记得廖凯原先生也曾提及:“Life is about sharing and giving。”
还有给新传捐资建楼的蒙民伟先生。老先生一辈子最讲信义二字,公司名中即含一个“信”字。他跟松下公司长期合作,却没有签过一纸协议;一般人做慈善往往回报母校,出身清华的蒙先生觉得要振兴中国的高等教育,北大同等重要,因而照支持不误。
从最初的接触,到协议的签署,再到今年送走这位老人,四年的时光流过。如今,斯人已去,每当想起他为人处世的高风亮节,耿姝依旧感动。
一次筹款的达成需要经历诸多环节,每一步都需要精心准备,马虎不得。但,也正是这过程中的辛苦,最终带来了成功后的喜悦。有一天,传真室告诉耿姝有一封给她的来函。耿姝赶过去一看,立马将传真抽出,一边奔向办公室一边喊“知道这是什么吗”,然后和闻讯赶来的同事紧紧相拥。原来,先前经过长期的沟通后,一位慈善家口头承诺给北大2000万的捐款。但此后基金会一直没有接到书面确认,直到这份传真的突然降临。对于耿姝来讲,这真的是一份惊喜,而同事也表示从来没有见她如此开心。 “我非常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耿姝说,能够为北大发展作出点滴贡献让她觉得很有意义。虽然累,但更多的是快乐。
享受的是成长的感觉
耿姝说自己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
大一时,她就报名参加主持人大赛。决赛设在办公楼,从昌平赶来的耿姝形容自己跟进城一样,有些“紧张惶恐胆怯”。更别提还有那个盘旋在耳边的关于北大人观赛风格的传闻:认为好会给予掌声,觉得糟糕会无情地嘘下。
不过想想,自己才大一,压力也是师兄师姐们担——耿姝给自己的任务很简单:别太丢人就行。
结果,她一下子夺得了最佳表演奖,总分第四。而前三都是高年级的前辈。耿姝在北大核心舞台的初次亮相就表现不凡。
她的成长速度惊人地快:第一年还是一个主持人大赛的选手,第二年就已经在央视担任主持人。新闻、娱乐、文艺……耿姝在多种类型的节目中不断试炼。
2003年新闻不断,又是伊拉克战争,又是“非典”,忙坏了正在CCTV4主持《中国报道》的耿姝。“非典”期间每天东奔西跑,去采访卫生部官员;为了做好伊战报道,她每天晚上都住在梅地亚酒店,看很多很多资料,与专家沟通,与编导详谈。高密度快节奏的工作逼迫她必须以最大限度适应,而耿姝,在这一过程中也获益匪浅。
“这段经历真正让我认识到了电视是怎么一回事。”她说,自己学会了如何和团队合作,如何照顾到各个环节;采访嘉宾时,提问的逻辑性,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都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2006年硕士毕业,耿姝选择了北大教育基金会,从台前走向了幕后。而这些年的工作,则让她深深体会到,真要做好幕后同样不简单。
幕后工作,靠的是团队,关键在用心,成败在细节。
就拿那次晚会来说,小到做桌卡,大到舞台舞美灯光,又或者再到邀请奥运冠军到场……林林总总,杂乱无章。一台生动的晚会,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心血。耿姝在新的领域里由点滴起步,不断学习,组织协调力、说服能力提升的同时,也在建立着新的身份。她已经不只是出色的表演者,优秀的主持人——这次精彩晚会,就是由她亲自导演。
“我不喜欢给自己贴标签。”耿姝说,她喜欢变化,喜欢不断学习,喜换享受成长的感觉。
不过对她而言,看着别人成长也很享受。
耿姝连续主持了好几届主持人大赛,身边的搭档从师兄换成了师弟,参赛选手也从80后切换到了90代。
师弟师妹们的精彩表现让耿姝很是赞叹:“你看09年选手们的DV(参赛选手需要事先录制一个展示个人风采的DV,并在现场播放——记者注),真的很有创意,不知道他们怎么弄出来的。”
选手这么强,自己会有压力吗?
“没关系。”耿姝微微一笑:“我更期待能和他们碰出智慧的火花,欣赏这精彩的比赛。”
采访手记:
知道耿姝师姐是在大一,途径是学长们的口耳相传。她太出色了,仅仅本科期间在央视担任主持人这一项,似乎在她之后还没有第二个北大人能够做到。而与此同时,一个疑问也自然出现:为什么师姐后来没有选择去央视工作呢?
幸运的是,这次采访给了我解惑的机会。而当我按约来到北大教育基金会,看到那古朴的建筑,感受着这里浓浓的燕园氛围时,我明白了师姐为什么会最终选择留在北大。随后的采访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师姐带我一起回顾了她在燕园的一个又一个美好回忆——谁不想在最爱的地方工作,并为她尽自己的一份贡献?更何况,在基金会的几年工作让她收获了新的成长,完成了从舞台精灵到幕后天使的蜕变。
我也一直很想知道,那些具有超强舞台展现力的人,在平静的现实生活中又会输出怎样的表现。此番采访,师姐的亲切活泼的个人魅力以及流畅严谨而又动人的谈吐,让我切身体验到——真正的出众者,即便在常态的生活里,也照样熠熠生辉。
记者/陈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