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肖治垣:与传媒结缘的航空人
发布日期:2011-04-15点击数:
个人简介: 肖治垣,1990年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获得飞机设计硕士学位,2000年于对外经贸大学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在美国纽约大学研修报刊、图书出版三个月,于2003年入学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研修班。历任《国际航空》杂志社编辑、公关部主任、副社长、社长,2003年任中航传媒集团总经理,兼航空工业出版社常务副社长及总编辑,2008年起任中国航空工业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中国航空报》报社社长。 在百度输入“肖治垣”三个字,你看到的搜索结果是各种各样的:他是一个报社的社长,到四川、贵州等地进行调研指导;他是一个集团的总经理,在航展上发表致辞;他又是一个出版人,与人合作翻译西蒙斯的空气动力学理论……时间往前推七年,他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进修班的学生,彼时的肖治垣已分别在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获得飞机设计和工商管理的硕士学位。他出身于航空世家,却不得已与传媒结缘。对于传媒人的身份,肖治垣最初感到的是别扭和不甘,宁可认为自己是“与传媒结缘的航空人”。
我逃脱不了杂志的命运
“我去北大之前就有很丰富的社会经验。”说起自己做过的工作,肖治垣娓娓道来。1990年,肖治垣从北航硕士毕业,专业是飞机设计,他本以为自己能在航空领域大展拳脚。但毕业之后,为了和女朋友一起留在北京,他选择了到《国际航空》杂志社就职,负责国际航空的报道。“那时候选来选去就只有这个岗位要人,就去了。”言语中透着几分遗憾,觉得自己不做本专业的飞机设计“比较可惜”。但正是这个传媒领域的岗位,让他认识到,把国外的先进技术介绍到国内也十分重要,从此开始重视起自己所在的杂志社。 办杂志并不能满足肖治垣的成就感,他决意建立一个以杂志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平台,给读者提供国外的先进理念和即时信息,为准备在华投资的外国公司提供信息和战略咨询,使该平台成为沟通中外的窗口和桥梁。 但是,一个工科毕业生对于从事传媒工作这件事仍然耿耿于怀。所以,在国际航空杂志社工作了若干年之后,肖治垣一度跳槽到美国大使伍德科克开办的美国技术公司,负责飞机销售工作。此后接着到了科研部门做管理,最后还是回到了报社。“我逃脱不了杂志的命运!”他爽朗地笑道。在工作之余,他于2000年获得了对外经贸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不断充电。 2003年对肖治垣来说,是重要的一年。正是在这一年,《国际航空》杂志社和航空出版社合并在一起,成为中航传媒集团。他认为,中航传媒集团的目标就是促进航空业的发展。这时的肖治垣突然意识到,为了集团更好的发展,首先自己应该丰富起来:“于是我就想到要学习。”
我去北大本身就很激动
200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重大的公共安全事件——非典。正当肖治垣报名了北大与人民日报社联合开办的培训班并顺利通过面试时,非典来袭,将这个培训班延误了。当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以后再说,搁置学习计划;另一个是参加北京新闻出版局和北大联合开办的新闻学研修班。肖治垣视听了两节课后,选择了后者。 一直以来,在肖治垣心目中的北大,就是一个培养国家栋梁的最高学府。博雅塔下真知地,未名湖畔好读书。“我去北大本身就很激动,在那里看看未名湖和博雅塔,就非常激动的样子!”谈到一塔湖图,肖治垣神采奕奕。 事实上,肖治垣在高中的时候也是一个学习顶尖的学生,高考的分数能够考上北大。但考虑到自己是航空世家,出于家庭因素选择了北航。但肖治垣对北大的向往之情一直存于心中挥之不去。“北大是让你往国家栋梁那个方向努力的地方,学校的文化熏陶也使你带有那种气质。” 2003年的新闻学研修班,要求学员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上课,连续两年。如果每门课超过70分就能申请学位,如果参加国家统考,英语和一门专业课通过后就能申请论文。 肖治垣记得,当时由程曼丽老师给他们讲授新闻史,徐泓老师讲授新闻实务课程,谢新洲老师讲授网络传播、议程设置等。还有龚文庠老师和陈昌凤老师,以及校外和台湾请来的一些老师。“包括陈刚,端着一个可乐,非常有特点。” 肖治垣还记得徐泓老师讲的新闻报道与写作时举了一个例子。“媒体最开始是不报,后来终于开放,开始一窝蜂的报道,在非典结束之后又戛然而止,没有反思。这些都是徐老师讲的,在这之前很少听到有人这样开诚布公地讲。”那堂课给他留下最深刻的是理性的反思。 肖治垣评价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时说:“有点北大的味道。”这些老师和研修班的学员们年龄相近,而学员们大都具备业界的经验,因此互动交流起来也较为方便。“他们治学都非常好,能够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
我们不只是为了生存而生存
在研修班进修了两年,肖治垣最终修成正果,顺利结业。学习的收获是什么?第一,非常系统地学到了新闻学理论,而且懂得用理论去分析实际。第二,在个人追求上,肖治垣说道:“我们在这个社会上往往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但是,实际上求真的东西是最应该有的。”新闻的真实、客观等等,是一个新闻人应该去执着追求的东西。第三,培养了人文社科的思维方式。肖治垣的毕业论文选题是《从航空业媒体看媒体整合的意义》,总结了自己在集团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在想我服务的这个对象,受众有什么样的需求,什么样的体制会让他们得到的服务更好。” 2008年,肖治垣从外企跳槽回到《中国航空报》报社,创建了中国航空新闻网。谢新洲老师的网络传播课程让他发现网络的强大之处。用了两年的时间,航空新闻网从汉语报道发展成中英双语频道。“现在我们这个网站就相当于一个通向全世界的平台。西方人通过这个网站了解我们的行业。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之所在。”肖治垣说道。为了加强英语报道,肖治垣还特地聘请了两个外国人。如果有外国飞机行业的专家到来,报社往往派出一个中文记者和一个英文记者同时采访,最后出来一篇中文报道和一篇英文报道。“这样我们的外宣就有了提升。” 对于工科出身的肖治垣来说,不再为身为一个传媒人而感不甘。相反,他认为《中国航空报》报社对行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文化的传承。我们的文化需要通过这份报纸来进行连接。其次是技术的进步,需要报纸宣传和推动。”同时,作为中航传媒集团的领军者,他认为行业媒体应该集团化,以帮助国家文化体制改革。
我希望北大新传是直面黑白的
为表客观,肖治垣还是对北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北大的激情已经不再了。北大现在似乎很理性了,但是我觉得北大其实不需要理性,北大需要的是激情。” 在新闻学研修班上课的时候,肖治垣和其他学员们曾经一起起哄把老师轰走。“老师的水平参差不齐是正常的。有的老师习惯满堂灌,但是像我们这个层次和水平的人其实不需要满堂灌。”从课堂设置上来说,肖治垣觉得没有什么不满意。 面对即将迎来十周年的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肖治垣说道:“我希望她能够是直面黑白的。”他还希望北大新传多一些激情;“因为学术无禁区嘛。上课的时候更应该这样。” 那么,什么是肖治垣认为的激情?他提到了自己的一个同学——马新民,现为拉萨市挂职副市长。马新民和几个人共同创立了一个未名基金,自发筹钱资助云南上不起学的孩子。肖治垣正是通过研修班结识他们,并加入了这个公益组织。“希望以后的日子里,别人一提到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就像我提到北大一样,有那种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在里面!” 采访手记: 采访肖治垣是件很享受的事。他们的办公楼坐落在靠近雍和宫的北京老城边上,周围都是六层以下的住宅,狭窄却不堵车的马路,还有错错落落的小店,仿佛回到了我的家乡。 最让人惊艳的,是他们《中国航天报》报社的大楼,竟然有着故宫大门一样古朴的门脸。 不由得想,每天出入于这里又以文字为生的人们,都应该有着怎样的气场呢? 肖总果然没让我失望。 他一点儿也没有“总”的架子——不太高,也不很胖,举手投足却散发出种类似学者的儒雅气。书架上,桌上,椅子上,散落着各种各样的书和报纸。伴着他温和笑容的,是一杯清香的茶。 他其实很忙,一个小时的采访里接了无数个电话,其中包括某下属未按要求的时间招待客户。他也不发火,来回两三个电话周旋搞定这件事,满屋子回荡的都是儒雅又稳当的男中音。 对北大的问题,他直言不讳。“北大现在变得很理智,但北大这种开风气之先的地方,其实不需要理智,她要的是激情。”坦白说,他对北大有点失望。旁边坐着他的一位朋友,也是北大人,插话说:“就是在这种庆祝的时候,才应该有人站出来批评北大,不然何其称为北大呢。”他笑着,点头不语。 他脱口而出:“我觉得在这里收获的不少,但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 不过他也说,他对这片园子是有感情的——就是这里,帮助他完成了一个工科人到一个文科人的转变,也让他看到了理想主义的老师同学们开诚布公谈论某些敏感话题的勇气。 时间关系,一个小时之后我匆匆结束了采访,他亲自送我到门口。 “有时间打个电话,再来玩儿!”他挥挥手道别,就像一个亲密的老朋友。

记者/易洁 刘素楠

上一条:王宇:大学时间很多,千万别浪费
下一条:马新明:北大是一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