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朱慕南:当新闻的习惯变成你的行动指南
发布日期:2011-04-15点击数:
个人简介: 朱慕南,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2004级本科生,2008级硕士研究生,专业为新闻学。现任职于新华社总编室。在校期间曾获得“北大之锋”辩论赛最佳辩手,曾参与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曾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桂林日报》等单位实习。 2004年秋天,理科新生朱慕南背着行囊来到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就读。 2010年秋天,新闻学专业硕士毕业生朱慕南进入新华社总编室开始职业生涯。 这不是同名同姓的巧合。 在北京大学这不到六年的时间里,一个女孩的生活轨迹这样被改变。所有的选择,都是她自己做出的;而那些选择背后的原因和故事,都和一个地方有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从环境学院来的理科姑娘
和那些拿到高分的高考幸运儿们一样,黑龙江女孩朱慕南选择了她向往的北京大学。由于学的是理科,理所当然地进入了一所理科学院——环境学院。大一上学期,刚刚接触基础课的她就感觉这门学科不适合自己,“读了一年,我真的受不了了,大学化学、物理,我真的不会,特别痛苦。” 次年4月,她看到了网上的转系公告,跑到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务办公室报了名。转系考试有两道题,二选一。一道是:假如我是一名记者。另外一道是:论大学生讲时尚。朱慕南从来没有想过“假如我是一名记者”的问题,那时的她选择转系新传,只是“因为其他院的转系条件太变态了”。 于是,她选择了第二道,并顺利地通过了转系考试。从大二开始,朱慕南将在这个学院学习100多个学分的全新课程。 在徐泓老师的采访写作课上,她一点一滴学会了写新闻的基本功;在余璐老师的新闻摄影课上,她拿起相机,第一次品尝到把世界记录成画面的喜悦;在李琨老师的英语新闻采写课上,她慢慢了解到如何用客观的新闻事实表达明确的观点;在程曼丽老师的境外报刊研究项目中,她读了一年的《泰晤士报》,对外国媒体涉华报道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 “新闻怎么样夹带你的观点,怎么样用客观的材料表达观点,你怎样通过组织这些材料来使受众相信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这都是有技巧的。我觉得挺受启发。”她说。 六年来,她往来于各个人头攒动的教室:人类的“三宝”、“心理学概论”、“西方美术史”、“中国电影史”、“中国政治概论”等有口皆碑的全校通选课,她一门都没有错过。 后来,她在文章中写道:曾经迷信中学历史课本的我,从简单的二元框架中猛然进入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个全新的世界里,老师倡导“多元的理性”,倡导用质疑精神面对社会现实,建议我们在面对多元的价值取向之际要保持理性的宽容。这对于当时的我而言,是闻所未闻的新鲜事,而在随后的北大生活中,我终于渐渐发现,这种质疑、理性和宽容的精神,正是北大人不同于旁人的精神气质。
冷静、客观、平衡——学院带给我的行动指南
一边学着“妙笔著文章”,一边从事着在北大未名BBS上的发帖灌水事业,她穿梭于各种校园流行的“俗事”中,乐此不疲。 大学六年,她做过未名BBS大概五个版面的版务,其中有新传院版、十大常客鹊桥版等等。她经手的无数征友帖子中,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不在少数,有一对研究生前不久还举行了婚礼。朱慕南作为幕后的无名红娘,充满了成就感:“他们大概还不知道,他们征友的那个帖子就是我置顶的。” 回忆起混迹于未名各版的那段岁月,她不禁感叹:“至今翻阅未名文集,依然可以看见当时很多十大拍照留念,虽然帖子青涩稚拙,却也饱含着年少轻狂的趣味回忆。” 那些“典型性北大活动”,她也没落下。“北大之锋”辩论赛、十佳歌手大赛、台湾“道南数位传播夏令营”交流活动、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都有她的身影。 参加“北大之锋”辩论赛,是她最深刻的记忆之一:“每一个年轻人眼神里都有种无可掩盖的锐气,那似乎是一种为了真理而战的锐气,是一种不表达毋宁死的锐气,是一种杂糅了冷峻的理性和热烈的情感,必须喷薄而出,不吐不快的锐气。” 与此同时,“新闻”二字也慢慢改变着朱慕南。 “在学院的时候你不觉得怎么样,甚至你有时会不停地跟老师,跟同学说,我将来不想做记者了。但是当你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你是时时刻刻以一个记者的标准来做自己。看到那些不公正的报道你会愤怒。看到别的记者去乱写的时候,你会忍不住去给他纠正。”她说。 朱慕南曾经作为骨干志愿者代表参与一项体育赛事的报道,在由北京十所高校的代表组成的代表团中,她是唯一代表北大的志愿者。 运动会开幕式尚未开始,主管单位就要求他们写报道,按照“志愿者已经开始赛事服务”的说法,杜撰出一篇新闻。 “当时所有的人打开电脑开始编,我就坐在那不动。他们问我,你怎么不写啊。我说,没有新闻事实让我怎么写?没有新闻事实,我坚决不写。”她说。 后来大家私下里议论说,她是北大的,北大学新闻的。 “学院给你的那种东西,你说是精神可能有点大,那种习惯吧,真的变成了你的行动指南。无论走到哪里,你想的都是:我做这个事情冷静不冷静,客观不客观,平衡不平衡。”这句简单的话,成了她走出校门之后坚持的处事道理。 “现在问你,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会怎么样呢?” “在这个学院生活过之后,不管你当不当记者,你都已经在以一个记者的角度去看待很多事情了。当看到很多新闻,看到网上很多帖子,你会去怀疑,你会自觉地去找它的对立面,去寻找不一样的声音。你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我觉得这是这个学院给我的,最让我觉得受用的地方。”
“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发现自己的过程”
六年并不漫长。转眼到了毕业季。 “像多数毕业生一样,由于不知自己心之所向,求职伊始便陷入海投的漩涡之中。”朱慕南在自己的博客上这样记录了这段让她“为伊消得人憔悴,不撞南墙不回头”日子。 找工作的过程就像大浪淘沙。网申的,寄简历的,宣讲会上报名的工作单位有五十多家。这其中有国企,有外企;有搞新闻的,有搞策划的;有自己心仪已久的,也有如同鸡肋用来保底的。随着一个又一个offer的到手再放弃,她越来越清晰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找工作的过程是一个慢慢发现自己的过程。”她这样形容。 在拒掉几个不错的offer之后,朱慕南面对一家条件非常好的央企offer犹豫了。经过几天的思考,她决定留在这家企业工作。她走进这家央企的大楼,交了就业推荐表。 “可是走出大楼之际,我悔恨的情绪便如滔滔江水滚滚而来,回去之后连日寝食难安。”她说。 考虑了好几天,她最后一狠心说,不行,不能签。于是又硬着头皮跑回去把表格要了回来,为此还挨了这家央企HR的一场责骂。 为什么? “当时我就觉得媒体招聘还没开始,我就这么把自己卖了,将来甘心吗?”她的语气平静中透着坚定,“我到那时才发现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然后我就继续找,直到找到媒体。” 参加新华社笔试的时候,毕业生招聘季已经接近中后期。 她的心理压力可想而知。只有背水一战,不然,她面临的是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英文的卷子,全部都是英文的题。不管什么部门,全考英文。我当时就想,完了。”提起那场笔试,她现在还心有余悸。 朱慕南在读硕士的时候跟着导师程曼丽做了很长时间的境外报刊研究项目。因为这个项目,她读了一整年的《泰晤士报》,硕士学位论文写的就是关于《泰晤士报》涉华政治报道的分析。 “以前我英文很烂,一看外国报纸就觉得好可怕啊。”她说,“后来因为做了这件事情,就开始接触外国报纸。就是那种常态化的,你每天都得看,都得翻译。那个时候我们是一篇一篇翻译过来的,然后就觉得进步很快。这段研究报纸的经历给我打了一个基础,在求职的时候有很大帮助。” 这次招聘,跟朱慕南一起报考总编室的毕业生中有7人被录取,除了她之外,全是英语专业的。 新华社的笔试成绩放榜张贴,有人路过拍了下来,放在未名BBS的job版(求职版)上。她的成绩是第三名。 “特别惊喜,真的特别惊喜。”面对着迟来的回报,她开玩笑说,“这是哪位神仙帮的我啊。” 事过半年多之后,这个女孩微笑着回忆当时的挣扎与煎熬,她说:“找工作就像谈恋爱,当那个对的offer出现的时候,才终于明白,这么多日子以来,拒掉的,错过的,放弃的,求不得的,原来都是在为那最后一个正确的铺路而已。” 经历了试炼,煎熬,那些幸福的,心酸的,痛苦的,甘甜的,都已渐渐沉淀下来,这个新传女孩儿开始了她新的生活。 临近毕业之际,在《我的北大青春纪事:生活的背景色》中,她这样写道:“北大人会批判,会质疑,但是他们的批判和质疑,都根源于对这个世界热切的关注和深沉的爱,根源于悲天悯人的情怀,根源于不可磨灭的铁肩道义。也许每个毕业生的心中,都装着一份独一无二的北大底蕴,而对于我来说,它早已成为我生活的背景色,成为我行走于这个世界的,坚不可摧的根基。” 采访手记: 曾有师姐的人物特写作业写朱慕南,说道“她的头发永远一丝不乱,她的笔记堪称模本。”朱慕南的舍友也说“她习惯把什么事情都提前做……这个人什么时候都忘不了她的计划。”可是朱慕南的男友却叮嘱她说,“整天和打仗似的,别累着自己。”人们形容中的朱慕南在采访中也是这样,话语清晰,语气坚定。她曾说过即使不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到完美,那起码要做到精致吧。那么在我看来,朱慕南本身,就是个精致的人。

记者/陈梦溪

上一条:杨青:让新闻学沉淀成一种素养
下一条:王宇:大学时间很多,千万别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