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庄兆鑫:那些在京郊农村工作的日子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庄兆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本科生。2007年至2010年于朝阳区来广营任大学生村官。现工作于文化部离退休干部局。个人爱好多得惊人,曾经喜欢过足球、乒乓球、台球、羽毛球、游泳、轮滑、长跑、登山等体育运动。重视稳扎稳打的功夫,会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及耐力、毅力。最信奉的格言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去吃大学生“村官”这只螃蟹的第一个人,我想有必要总结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记录下来,与各位师弟师妹们分享,为有心想去当大学生“村官”的学弟学妹提供一个参考。 2007年大学毕业,就业的压力很大,我对未来较为迷茫,去应聘了大学生“村官”。北大毕业的学生,报名去当大学生“村官”的很少,新闻与传播学院就我一个。北大学生去当大学生“村官”多少给人大材小用的感觉,有一些人很不理解,自己也犹豫到底去不去。在一个场合,偶然听到陈刚老师谈起自己的人生经历。他说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努力、不断进步的过程,他刚毕业的时候也是在平安里附近的一个小学教书,天天踩着破自行车上班,后来通过慢慢的努力,才在学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大学毕业不必急于求成,先进入社会慢慢探索,锻炼各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北大毕业生的能力毋庸置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只要去努力,都能取得成功。那席话很简单,很朴实,却是老师的亲身经历,我的感触很深,至今仍然记得很清楚。我相信自己到广大的农村,即使不能扎根基层建立一番功业,也能够在那里经受历练,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根基。怀着这个理想,我来到朝阳区来广营乡当了一名大学生“村官”。 从北大出来的人骨子里多少都带着一种骄傲,这种骄傲铭刻在每个北大人的骨子里,同学们毕业后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可能被社会现实打磨掉棱角,开始学会低调做事,夹着尾巴做人,但是潜意识里总会告诉自己我是北大人,我要做的更好。这是北大的环境潜移默化的结果。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远远没有想象中的轻松,复杂微妙的人际关系、纷繁琐碎的工作事务,以及尴尬的工作地位,想要做出点业绩绝非易事。对于怀着美好理想而来的年轻人,如果不能放低姿态、坚定信念,那只有两种结果,要么黯然离去,要么堕落混日子,很多人都在这种心理落差中逐步沉沦。所以,当大学生“村官”的第一步是端正自身的心态,收起北大人的傲气,坚定心中的信念,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把本职工作认真做好。其次,规划好自己的人生道路。大学生“村官”任期三年,三年后何去何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来当大学生“村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缺乏职业规划下的一种无奈选择。所以在当“村官”期间做一个合理的规划,确定以后的发展方向极为重要。既然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到期后出路只有两条,一是公务员,二是自谋职业。公务员是“村官”到期后最理想的职业选择,有些人甚至把“村官”视为公务员的一个跳板。事实上,在国家公务员的招考政策中,大学生“村官”只是作为一种基层工作经历,在其他基层岗位工作同样可以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公务员招考对“村官”的优惠政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公务员“逢进必考”的制度和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这是一座独木桥,可以努力去争取一下,但偶然性很大,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能够实现。基于这种考虑,为了三年后不至于再次面临就业难的窘境,我决定学习一门技术含量高、通过努力就能实现目标的课程。根据对劳动力市场的分析,结合自身对数字较为敏感的特点,我选择自学注册会计师课程,计划在“村官”任期之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因为这是一种水平测试,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通过。三年里,我基本上都是围绕这两个目标去工作和学习。 由于现在大学生“村官”制度尚未完善,无论在村委会还是在乡政府,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地位都较为尴尬,对于当地工作的决策没有话语权,只能提供一些建议,有的人甚至连提建议的机会都没有,只是一个高级打字员。这样的条件使得大学生“村官”想在当地做点实事举步维艰。不仅如此,大学生“村官”的社会地位也很尴尬,收入微薄,地位低下,连找女朋友都困难。前一段时间收看《非诚勿扰》,有一位男嘉宾是成都的大学生“村官”,从他的才艺表演和言谈举止中,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很优秀的小伙子。但因为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让他潜意识里感到自卑,言语中不经意间就流露这种情绪,女嘉宾几句肯定的话语就让他泣不成声。这位小伙子的心态代表了许多大学生“村官”的心理,一种在自卑的心态中想努力证明自己的复杂心情。看到这一幕,我的眼睛湿润了,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学生“村官”,我特别能理解他的心境。尴尬的工作职位,卑微的社会地位,无用武之地的环境条件,虚无缥缈的未来,这是许多大学生“村官”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对一个人心理和能力的真正考验。在来广营的时候,不会因为你是北大毕业的学生就与众不同,大家都是“村官”。在实际工作中专业和学识很难发挥出来,在做某些具体工作的时候你可能还不如三流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这需要的是截然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所以,大家的起点都一样,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村官”。但是北大的烙印告诉我,不能甘于平庸,就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也得做出点不平凡的事情。 史学军老师在课上曾说过,生活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他常用佛家的观点给我们讲述经历艰苦的磨难修成正果的道理,那些话对我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在三年的“村官”生活中,我一方面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村官”工作,先后参与了村里服务奥运各项工作、几个村落的拆迁,后来又到乡政府信访办工作,办理群众来信和接待上访群众。我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高效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在信访工作中,坚持自己的原则,尽力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有勇气去接受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事情,用头脑去判断哪些事情可以改变、哪些事情不能改变,用真心和诚心让乡里老百姓享受国家政策范围内的优惠。三年里接触过各式各样的基层群众,较为深入地了解了基层政府的运转模式和北京郊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充分地认识到上层政策的“蝴蝶效应”——一个细微的政策变化都可能对基层百姓行为和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村官”工作是大学课堂的一种延续,教给了我许多在大学课堂上不能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明白了为人处世的道理。所有的这些见闻和经历,都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阅历,增强了我的底蕴,为日后职业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 另一方面,我扎扎实实地学习各项知识,培养各种业余爱好,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工作之余,我自学了注册会计师的课程,驱动自己在参加工作以后坚持学习,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还积极参加各种体育健身活动,每星期都坚持2次一万米长跑,认真练习台球技术,在进一步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也锻炼了意志力、忍耐力和专注力。 功夫不负有心人。到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时,虽然没能在“村官”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迹,但也圆满完成了本职工作的各项任务,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好评。我还通过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全科合格证书,并且通过了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员考试,进入文化部工作。在我离开那片奋斗了三年的土地的时候,许多人都说“北大毕业的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也算是对那三年努力的一种慰藉吧。如今到文化部工作,在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上,我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公务员,未来的道路非常漫长,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最初的梦想。 时光荏苒,毕业至今已经3年多了,时间如同记忆的过滤器,许多回忆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模糊,被遗忘在光阴的角落,而有些回忆却日久弥新,就像陈年的美酒,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在北大的五年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未名湖、博雅塔是魂牵梦绕的地方,那些人、那些事永远铭刻在内心的深处。毕业后进入社会,从最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经历各种酸甜苦辣,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常回想起学校老师的言传身教,或许只是只言片语,却是激励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不断前进的动力。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不仅帮助我度过三年的“村官”的磨练,也是我未来认真生活、努力工作的心灵鸡汤。光阴流转,那些背影在我的脑海里却愈加清晰,陈刚老师略微发福的身躯,陈昌凤老师干练的身影,史学军老师儒雅的姿态,高忠欣老师专注的样子……

上一条:刘子祎:不奢求北大的荣耀,只铭记北大的教诲
下一条:左瀚颖:燕园和万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