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刘学红:永远不老的“中国青年”
发布日期:2011-05-06点击数:
提起刘学红,大家可能不是太熟悉。但是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中国青年报》,刘学红在那里做了十八年,从记者一直做到周刊主编;也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中青在线,刘学红在这里做了八年的老总,成为网络世界不多的女掌门之一。
一个同学告诉我,你的高考作文上了《人民日报》
记 者:当时得知恢复高考时,你在哪里呢?听到这个消息心情怎么样? 刘学红:得到这一消息是在1977年10月。我非常高兴,因为上大学一直都是我心中的梦想,只不过这个梦想在那个时候不大好实现。1976年3月,我高中毕业,主动要求到当时环境比较艰苦的北京密云县高岭公社四合村插队,被分配到林业队,负责在山上种树、管理果园。到了第二年,当初插队时的热情开始慢慢地消退,人也比较冷静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一些想法。当时,摆在我们插队知青面前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扎根农村干革命”,另一条就是按照政策插队两年后招工回城。然而,还没到两年,就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们全体知青立刻跑到七八公里外的公社报了名。高考给了我们重新掌握自己命运的机会,在我们的面前展现出了另一条道路,这是当时没有想到的。我们是高考制度恢复以后的第一批幸运儿,是最大的受益者,高考给了我们这一代人发挥才智、实现梦想的可能。如果没有恢复高考制度,我可能还在山区种树,用力气大小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恢复高考的意义更为深远,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它是中国社会变革和时代转折的第一声春雷。 记 者:那年北京市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你写的作文1978年2月19日被《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当时全国只选了三篇。还记得当时您的作文里都写了哪些内容吗? 刘学红:1977年12月10日,我们走进了考场。当年的语文高考题基础知识占30分,作文占70分。刚进考场的时候,我还有点紧张。拿到试卷后,发现题目比想象的简单多了。 在作文里,我写了热汗淋漓的劳动,也写了生产队果园的诗情画意——漫山遍野的梨花杏花,瓜果飘香的金秋。很多都是真实生活的写照,冬天顶着刺骨的寒风刨树坑,春夏秋冒着炎炎的烈日施肥、采摘。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的果树都开花了,一到秋天硕果累累,自己一年的劳动成果都能体现出来。虽然生活有一些辛苦,但现在回忆起来感觉挺愉快、挺浪漫的。 考语文的前一天,我躺在床上,望着屋顶的大梁,跟放电影似的把这一年多的插队生活过了一遍。我当时想,不管作文是什么题目,都要把自己感受最深刻的插队生活写进去。所以,在写高考作文的时候,我只是设计了一个新的主题,再把那些熟悉的事情放进去,一气呵成。 记 者:后来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的作文被刊登出来了呢? 刘学红:高考后的一天,我在街上碰到一个同学,她告诉我说,我的高考作文上了《人民日报》,当天中央台的“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还广播了。我将信将疑,并没真当回事。晚上我正坐在桌前看书,发现一个星期才回来一次的爸爸把一份《人民日报》放到我的桌上,指着一篇文章问是不是我写的。当我看到文章的标题和第一句话“一年一度秋风尽”,就高兴地说:是我写的。新生入学的时候,好多同学都告诉我,他们把我那篇作文当作范文背熟了。对我而言,这篇作文就是一块敲门砖,它帮我敲开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 记 者:当时上大学报志愿为什么会选择新闻专业? 刘学红:最初我是打算报理科的,尤其想报考物理专业,那是我的特长和兴趣所在。但由于复习的时间太短,为了确保成功率,临时改成了文科。但并没有想好报什么志愿。有一天偶遇一位同样想高考的同学,问她想报什么志愿,她说想报新闻。我第一次听说还有新闻这个专业,就问她,新闻是干什么的。她说,新闻就是当记者,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跑。我虽然整天读报纸、看新闻,但并没有把它跟自己今后的职业联系起来。听同学这样一说,我觉得当记者到处跑挺好,于是也下决心报新闻了。那时候,北京只有两所学校设有新闻专业,一个是北京广播学院的新闻采编,另一个就是北大中文系的新闻专业。 进入北大以后,发现这个专业很符合我的天性,比如新闻理论、新闻采写、新闻评论,新闻摄影,这些我都特别有兴趣,学习的压力不是很大。四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经历当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特别青春。 记 者:北大四年的求学经历对你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有怎样的影响? 刘学红:我认为北大的文化和学术氛围对学生来说是种无形的熏陶,这是特别关键的。虽然离开校园二十多年了,但是我越来越感到北大的亲切,时常会重返校园去感受校园的美丽和往昔的情感。当你在未名湖畔散步,看到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的身影,看到青春勃发的学生们在那里读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塑造着你。她的包容、宽松的学术氛围,对生活、对科学的孜孜追求,她人格的独立、思想的自由与学术的民主,都是北大给我的最可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第一次实习写的报道,就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
记 者: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中,有高中毕业生,也有工作了好多年后去参加考试的,同学之间年龄悬殊、身份不同,再给我们讲讲当时班上的情况。 刘学红:当时报考的学生特别多,我们入学以后,北京又扩招了一批学生,这样,我们北大新闻专业就有了两个班,每班35人。班上同学年龄差距非常大,小的16岁,大的32岁,大家都有着不同的经历和阅历。差异如此之大的一届大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中不敢说绝后,但肯定是空前的。那些插过队、有工作经历的同学,无论是思想水平,还是生活阅历,都给我们这些年龄小的同学以帮助和启迪,彼此在一起能学到很多的东西,这些都是现在的大学生享受不到的。 学校对我们这批通过高考考上来的学生特别重视,安排有名的老教授给我们上课。方汉奇教授讲新闻史的时候什么稿子都不拿,讲得特别生动,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中国新闻学界泰斗甘惜分教授教我们新闻理论,还有像袁行霈教授等都亲自给我们上基础课。现在回头想想,很多的理念、价值观,都是北大老师用自身言行、精神来感染学生的。 记 者:在学校,除了上理论课之外,还参加新闻实践吗? 刘学红:学校把校报的一些采写工作都交给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了,只要有活动就写。我们进校的那年正好是北大建校80周年。还有第一届北京市高校新生运动会在北大召开,这是恢复高考后北京市第一批新生的大聚会。以体育的形式来展示新风貌,对大家来说挺新鲜,学校也特别重视,把运动会宣传报道的工作交给了我们这两个班。大家被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别采访各个高校,大家的积极性非常高,比着看谁做的报道好。我们从原来只知道“新闻”这个词,这次真正地去体验了一把新闻采写的实践。运动会结束后,学校对我们的报道非常满意,说这帮准记者干得不错。 记 者:在学校的时候有去媒体实习吗? 刘学红:我们入校的第二年就去实习了,我去的是武汉长江日报社,在那里实习了两个半月。我的发稿量至少是十几篇,不算第一也算前几名的,有几篇在当时还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我比较喜欢写人物,其中的一篇长篇通讯叫《春天啊,春天》,写的是一名搞生物制品研究的老教授的遭遇,为知识分子说话,属于批评性的报道。在《长江日报》发表后,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也引起了争议。最后,市里、省里和卫生部都派人来了解情况。这个教授的境遇随之发生了180度大转变,成为了新闻人物,后来还成为了武汉市政协委员。所以我觉得第一次实习收获很大,对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有了切身的感受。作为一个媒体人,你有了话语空间,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报道出来,就能促进或改变某些社会事件的进程,能帮助许多人实现愿望,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这就是新闻记者跟别人不太一样的地方。 记 者:毕业分配的时候,你为什么选择了中国青年报? 刘学红:临近毕业的时候,大家满脑子都想着进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这些大单位。中国青年报在文革期间停刊了,1978年10月才复刊,一周出两期,当时名气不是很大。有一天,学校把中国青年报的总编辑请来给我们做了一次报告,介绍了这个报纸的传统以及报道特点。这让我们重新认识了这张有锐气的报纸,它敢想敢说敢报道,不仅有深度,而且风格很活泼,所以当毕业分配单位的时候,我第一志愿报的就是中国青年报,最后如愿以偿。 能够接触到新鲜事物、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让刘学红乐在其中,但是她并没有停止对新事物探寻的步伐。作为中央级新闻媒体中首家实行市场化运作的媒体网站,管理经营好中青在线对于刘学红来说又是一件颇具挑战性的工作。
增长的是年轮,不老的是心态,我不安于现状,总想弄出点新名堂
记 者:你创办与主持的《中国青年报》教育导刊,做得红红火火,为什么在1998年的时候,又执意去了网络呢? 刘学红:我主持教育导刊整整五年,这五年间我还间作套种,同时办了一份大众媒体首创的电脑周刊。面对信息社会已经发生的这一切,你还敢说电脑不过是一种家用电器吗?又有哪一种家用电器能像电脑这样让人感到振奋或恐惧?电脑在改变着世界,也在改变着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它是一场实实在在的革命。我越来越被它迷住了:小小的电脑屏幕就像一个魔幻的窗口,能够变化出不可思议的东西。我上中学时就喜欢物理,没想到这个兴趣在电脑领域获得了满足。所以,当电脑日益兴盛尤其是网络兴起之后,我便从教育导刊出来,新组建了一个电脑网络部,专门从事电脑网络方面的新闻报道。后来,我又主动请缨,一边办电脑周刊,一边筹备《中国青年报》网络版。2000年,一家公司想与报社合资成立一个网站,于是中国青年报网络版在5月15日摇身变成了中青在线网站。我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网站的总经理。增长的是年轮,不老的是心态。这是《中国青年报》记者独有的风采,我也未能幸免。所以,总不安于现状,总想搞出点名堂。 我觉得媒体网络化是未来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早转总比晚转强。当然,做网站很辛苦,压力也很大。既没名又没利,跟当记者完全是两种感觉,创业初期可以说有天壤之别。但这是我喜欢干的事,我喜欢做不确定性很强的事情。享受那种挑战和探索的感觉。有人说网络是年轻人的天地,同龄人中能像我介入网络这么深的不太多。网络领域的变化非常快,而我对这些变化一直保持着好奇心。我觉得保持这种对任何事情的新鲜感,也是从事新闻这个职业的一个基本素质,如果你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兴趣,你也就不适合干这一行了。 记 者:中青在线与传统的党报上网有什么区别呢? 刘学红:最大的区别在于,中青在线一开始就是公司化市场运作,新闻信息的发布只是网站的任务之一,更多的是要为青年提供网络方面的服务、举办相关活动来形成自己的经营特色。目前新闻网站有两种模式:一是新闻的“多而全”,二是新闻的“特而精”。“多而全”的新闻网站以新华网和人民网为代表,商业网站以新浪网和搜狐网为代表,其他新闻网站的努力方向都应该是“特而精”,比如:中国法院网以法治新闻为特色;中青在线以青年新闻为特色。中青在线的特点主要有三个,一是鲜明的新闻特色,二是以满足青年求学、求职、求知和追求时尚为主的服务特色,三是以中青论坛和中青家园为平台的青年交流。中青在线这一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过八年多的努力,在社会上已经具有了相当的影响力。只有做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网民对你的关注,网站才能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面对网络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先后经历了高兴、担心、幸灾乐祸和恐惧的心态。但传统媒体之所以建网站,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担心被互联网淘汰,同时自身需要向新的传播模式转型。
我们现在“河当中”,所要把握的是不要在过河时把自己淹死
记 者:“报网融合,一体化运作,整体化经营”这一经营理念,是如何实现的? 刘学红:这个理念是中国青年报社党组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报网融合,使中青在线网站与《中国青年报》实现顺利对接,以迎接媒体网络化的挑战。报网融合不同于报网互动,而是两者的有机整合,真正实现一体化运作。以前中青在线刊登的新闻就是《中国青年报》的电子版,两者之间没有太多关联,我弄我的,你弄你的,谁也不理谁。现在报社成立了一个网络中心,中青在线已经纳入到整个报社体系中去了,几乎各个新闻采编部门,甚至包括经营部门,都有网络配合的规划和要求。这为加速报网融合提供了很好的内部动力和外部环境。 比如我们现在与北大、清华等全国63所著名高校联合成立的“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就是报网融合的一个重头项目。它整合了报纸和网络的资源,利用两个平台为高校和大学生服务。再比如我们组建的大学生通讯社,把大学生们的投稿、发稿形成一个综合系统,报纸和网络共享资源,也能充分调动大学生记者的积极性。现在,网站已经不是中青在线自己的事情了,它是《中国青年报》品牌的延伸,功能的拓展,是《中国青年报》的网络形态。中青在线为《中国青年报》搭建了一个未来生存的平台,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领域。 报社准备在二三年的时间内完成报网融合这个工程,逐渐实现一体化运作。报纸的网络化也是一个新生事物,是所有传统新闻媒体都面临的一个新的巨大的挑战。当别人还在为传统媒体如何网络化而困惑的时候,我们已经开始了报网融合的实践。尽管这个工程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但正因为它的不确定性,才具有迎接挑战的魅力和吸引力。这种感觉是我所喜欢的。 记 者:从报纸到网络版再到网站的经营,你一直都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是不是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当这些问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又是如何去一一解决的? 刘学红:媒体的网络化绝对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刚刚开始做网站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从何处营利。第一年闷头做内容,开通的时候把报纸上的新闻人为地分成四个频道就算“网站”了。后来招兵买马,扩充内容,7个月后,网站由4个频道变成了12个频道,初具雏形。但是内容有了,怎么去经营仍然不清楚,于是就让各个频道的人出去跑市场,看哪些东西是被市场认可的,经过一年的摸索和实践,大家发现教育和人才培训这两个领域是我们的特色,虽然那个时候我们的品牌影响力有限,但仍然有人认可你的某些方面,愿意把钱给你。于是,我们又开始按照市场的需求调整网站的频道,加大在教育和培训方面的投入,通过各种形式突出自己的特色。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最后终于找到了网站的定位。 现在中青在线的营利模式主要有三个:一是新闻信息增值服务,包括手机和无线领域的增值服务;二是面向校园市场,一方面为学校提供教育招生、品牌宣传推广的服务,另一方面满足大中学生求学、成才等方面的需求,组织各种有吸引力的校园活动;三是为大学生和社会青年提供创业方面的培训和指导。 记 者:目前报纸面对网络的严峻挑战,你是如何来分析未来报纸的走向? 刘学红:现在似乎还看不清楚哪一种模式能够真正走出困境。我认为未来的报纸大致有这样几个走向:一是深度化,避开网络即时性强的锋芒,加强对新闻的深度报道、分析和评论;二是休闲化,突出报纸携带方便的特点,提供时效性不太强的生活娱乐和资讯服务;三是杂志化,注重新闻的故事性,以情节曲折、描写细致吸引人。同时,必须尝试报网互动,进而达到报网融合,实现一体化运作,其中包括内容、经营、人才三个方面的全面融合。如果能把几种媒体的特点优势相互整合,短处彼此弥补,一定会开创出一个新闻传播的新天地。

采访/王蕾 李丽颖 孙乐

采访手记: 青年时期,正是考验人是否坚定执着的时候,有些人放弃了自己的理想,过上了安稳、平凡的日子,但也有人继续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刘学红就属于后面这种人。与这位气质形象更像记者而不像总经理的人交谈,非常轻松,很容易被吸引,让我完全忘记自己还有的采访任务。 2007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周年。这一年用刘学红的话说,“自己像‘出土文物’一样,一下子成为了媒体眼中的红人”,成为很多媒体争相采访的对象。高考对刘学红来说,的确是一生中不得不提的重要转折点。她不仅仅是当年幸运的23万人之一,也由于登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作文,成为恢复高考那一代青年的标志性人物。当国家博物馆举办“世纪伟人邓小平”展览的时候,刘学红特地带上了自己一直珍藏的1977年参加高考时的准考证,参观展览,缅怀邓小平。 进入北大的刘学红保留了写日记的习惯。从她的日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一代青年的激情澎湃:1981年3月21日,中国男排以3∶2战胜南朝鲜队,取得参加世界杯排球赛的资格,四千多名北大学生集队游行,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这和清华大学化工系77级同一时期喊出的“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并称为八十年代的“最强音”。那是个激情极易点燃的时代,动辄就是万人空巷、举国欢腾。 回忆中的刘学红是那样的滔滔不绝、慷慨激昂;现实里的她又是那样的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经过八年的探索与发展,中青在线成功地延伸了《中国青年报》的品牌,丰富了《中国青年报》的功能,具有明显的特色和相当的社会影响力。 人生路上的每一次选择,刘学红都勇于改变,这也使她享受着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始终从事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上一条:孙冰川:三十年磨砺,三十年耕耘
下一条:王林:时尚杂志的人文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