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下午,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著名专家以及陕西广播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影视》《现代传播》等媒体的负责人齐聚我校蒙民伟楼,就新媒体形势下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问题展开广泛深入的研讨。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司长高长力在发言中首先强调,节目创新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中国电视近年引进了不少国外的节目模式,但本土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国家广电总局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就是要鼓励自主创新、推进节目创新。其次,电视节目创新并非一定是大制作;小成本、极致化也可以打造出好节目。近两三年,一些二三线卫视回归初心、回归常态,拿出了成本低但有一定新意和市场的创新节目,如陕西卫视近期推出的《超级老师》《超级简单》等。此外,要把改革作为电视节目创新的动力,二者相辅相成。改革既是手段,也是目标,而最终追求的是优秀的文化产品。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教授提出,电视节目创新的前提是制作要精致。不创新的精致是一种浪费;不精致的创新是一种失败。二三线卫视的电视节目受制于资金和人才的限制,虽然不能在营销、嘉宾、布景等环节与一线卫视一较高下,但如果能做到小而精,小而美,也会有市场。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教授认为,中国电视的“风”“骨”问题不解决,创新难成。近年来,电视市场上的选秀风、歌唱风、韩国风、亲子风层出不穷,各领风骚一两年,但留给后人思考的东西却不多。另一方面,中国电视在追求深沉题材、文化题材方面的探索不足,民族精神的气节、风骨还需强化,否则,难以支撑电视文化这面大旗,也失去创新的意义。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寻求节目创新?张同道提出了“锥子战术”,即在节目创新中抓住一个价值点,围绕这个点储备人才和资金,打造节目的核心竞争力,再以点带面,做强内容、做大市场。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认为,中国电视市场由东部卫视引领的高投入、大制作风潮,不一定适合所有电视台,因此各台不必跟风,用好各省的资源、做好各台的本分最重要。中部和西部的一些文化大省和教育大省,应充分利用本土资源。节目形态的变化也需万变不离其宗,要与历史文化这一优势资源紧密结合,并将这一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崔保国教授认为,电视节目的创新融合,需要首先明确电视台的发展定位。我国一些中西部地区的省级电视台,虽然在经济实力上不及东部强台,但文化资源丰富、可挖掘的潜力巨大,这正是节目融合创新的创意之源。诠释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全球视野的高度,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内容基石和精神支柱。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周勇教授谈到,面对新媒体的冲击,电视不需要悲观消极的“坚守”,而需要保持自信,找准定位,做好节目的“定力”。这种定力源于电视台对自身竞争力的清晰判断和对创新的执着与坚持。除了“定力”,节目创新还要在娱乐与严肃之间找到融合点与突破口,既要避免过度娱乐化、千台一面,又要摒弃板着脸说话的姿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冷凇说,电视节目创意策划的趋势是生活场景综艺化、主流价值综艺化、科学知识综艺化,但是必须拿捏好严肃与娱乐的尺度。除了文化教育类节目以外,养生医疗类、科技类、生活服务类节目都是综艺化的蓝海,电视节目创新可以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从人物关系重构、话语方式转变等角度研发新节目。
本次会议主持人、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认为,中国电视节目融合创新需要电视媒体实现四个转变。第一,转变心态,要从垄断的心态转变为共享和互惠的心态;第二,转变体态,要从臃肿的衙门式组织机构转变为轻盈、轻简、轻便、轻巧的市场主体;第三,转变姿态,媒体从业者要从原来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说教者姿态,转变为与消费者或观众平等、平和、平实的对话伙伴;第四,转变业态,媒体要从单一的节目制作者向打造与节目相关的产业链经营方式转变。
陕西省委宣传部副巡视员张宏科、陕西广播电视台台长王福豹、《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宏伟、著名主持人纪连海等也相继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