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三周年之际, 5月26日上午,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主办的“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在蒙民伟楼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任羽中,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向勇,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主持开幕式。
唐金楠主持
任羽中在致辞中表示,北大新闻传播学科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充满创新活力,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乘势而上、勇立潮头,抓住智能传播技术变革的新机遇,充分用好北大学科完备、国际交往频繁等独特优势,与学校融媒体中心合作共建,积极推进学科双一流建设,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作出更大贡献。
任羽中发言
在致辞中,向勇强调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着力聚焦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国际传播领域的重大问题,并积极发挥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历史财富和跨学科优势。
向勇发言
陈刚介绍本次研讨会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3周年院庆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研讨会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为主题,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31讲话”重要精神,旨在传承北京大学百年新闻学中西合璧的学术传统,立足中国实践与技术前沿,推进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加强双一流建设,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 。
陈刚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下设“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国际传播研究”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两个主旨论坛,分别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王维佳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卢亮主持。
论坛一: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国际传播研究
王维佳主持
新华社研究院院长刘刚首先围绕“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主题进行分享,提出将“陈情”与“说理”相结合,努力从历史文化角度寻找中外利益交汇点、话语共同点、情感共鸣点,致力于打造国际舆论场既有“力量”又有“流量”的新概念。坚持理论创新、影响国际舆论,践行中国智库的思想自觉与历史主动。
刘刚发言
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于运全围绕“弘扬中华文明蕴含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主题,就推动全球文明倡议和文明互鉴观形成全球共识发表主题分享,从主体建设、话语构建、技术创新、内容书写和提升效能五个着力点讲述如何促进文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国国际传播跃升新境界。
于运全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周勇以“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学术话语权”为题,立足学科建设,强调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具有理论贡献与国际传播实践的双重意义。应立足中国前沿实践建设中国新闻学理论话语体系,同世界同行开展持之有效的深层对话,推动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长远布局,持续不断为国际传播贡献理论思考。
周勇发言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以“山川异域,文化致远”为题,强调文化对于实现跨文化传播实践中的理解与认同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在地域边界、渠道塑造、文化定式等外部变量和认知框架、接受预期、情绪心态、认同偏好等内部变量的双重制约下,跨文化传播要立足对中国文明质的理解,依托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中国超大型文化体系的真正落地,推动中华文明包容性发展与创新性转化。
张涛甫发言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周庆安围绕“国际传播中的文明叙事”,从文明交流互鉴的角度探索国际传播“跨文明交流”(cross-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的元叙事。跨文明交流拥有更宏大的视野,将文明作为传播单位,以对文明的阐释为传播内容,以构建各文明共同关系的叙事关系为落点,以文明交流贡献的多样性为指向,超越“同化-对立”冲突式理解的二元框架,推动作为关系的文明的传播,在同全球体系对话的过程中形成自身身份认同,推动各文明在交流中实现多样性发展。
周庆安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任孟山以“移植、冲突与互鉴:地缘政治学视野下国际传播与文明间交往”为题,从地缘政治和殖民体系历史出发,重新阐释国际传播与文明间交往的历史。在文明交往的“覆盖-移植”、“抗争-冲突”以及“交流-互鉴”的阶段性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地缘政治等结构性因素变化。当前数字疆界的新地缘政治与文明互鉴的“球土化”进程双线并行,对文明间交往议题的全球构建不应忽视对地缘政治逻辑的基础性考察。
任孟山发言
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中心主任汪文斌,在研讨会上首次以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的身份亮相,他围绕“iPanda熊猫频道”案例讲述了国际传播的实践经验。以熊猫为核心的慢直播加短视频融合传播的新路径为主流媒体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和国际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视角和实证经验,实现了IP开发多业态、形式表达年轻化、文化交流创新向的多元发展路径,为打造全球化的中国符号提供宝贵经验。
汪文斌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程曼丽以“国际传播中的国家叙事及其建构逻辑”为题,指出当前国际传播面临的重要任务是突破西方国家的话语桎梏,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建立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且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程曼丽从文明逻辑、大国逻辑、制度逻辑、人类发展逻辑入手探寻中国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构的内在逻辑。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化发展新格局中,我们要化被动为主动,立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发点,积极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理念和中国话语。
程曼丽发言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文学院院长马宏程围绕“区域国别视角下的加勒比地区中文传播”主题,介绍了兼具事业与学科双重属性的国际中文教育传播实践。针对加勒比地区中文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分散、进展缓慢、需求不足、调研不够、实践不充分等问题,马宏程提出应进一步加强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制定符合区域国别中文传播的顶层设计与精准传播落地实践方案、提升中文学习需求、挖掘汉语资源价值和提升教育推广动力等建议,为推进中文教育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传播提供指导。
马宏程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张慧瑜从晚清以来的“体用之辩”角度阐述了如何理解今日的国际传播。他认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呈现需要理解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并重新回应晚清以来中国和世界关系的问题,我们需要打开中国,建立一个更包容、更多元的价值观。讲道理是讲故事的基础,中国式现代化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理论需要运用中国的道理和优秀的中国故事来阐述,并在自主性知识体系的建立中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传播能力。
张慧瑜发言
论坛二:“人工智能时代的国际传播”
卢亮主持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教授吴玺宏作为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课题组专家,以“从事实到信念:基于个性化认知模型的可信传播”为题,面对新闻传播中人与社会的复杂性,从信息论、控制论、智能科学三个层次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下的传播行为,提出建立个性化心智模型的设想,实现对情绪、态度和信念转变过程的解释和预测。他指出,新闻传播的研究愿景是构建一个有效的工具和平台,通过对信息流量和流向的有效调节,实现精准传播,以营造一个传播中华文明、体现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新闻传播生态。
吴玺宏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陈开和,是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子课题负责人,他从事实、价值、利益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环境,认为应精准分析国际传播中的多重信息过滤机制,区分因价值观差异导致的误读和因利益分歧产生的刻意误导,用实践成效和准确事实消除误解,尊重差异并促进融通,不断扩大价值共识和利益交集,让中国声音打动人心。
陈开和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长聘副教授王洪喆围绕“智能技术与国际传播的社会学想象力”这一主题,探讨了运用大数据等智能技术抓取中国文化元素进行内容创作的成功案例,指出智能技术驱动国际传播内容创作的新可能。当下的智能技术为国际传播提供了广阔的机会,做好国际传播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挖掘优质的国内IP,吸引国内专业人才,让国内优秀内容得到良好发展。
王洪喆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天夫也是国家社科重大课题“人工智能与精准国际传播”子课题负责人,他介绍了“新质媒体环境下基于大语言模型智能体的国际传播研究”,指出国际传播当前面临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包括对环境的感知失聪、传播效能失明等,大语言模型的内容分析和生成能力可能为国际传播带来新机遇,例如通过智能体的分众化传播效能评估、传播实时感知流程自动化、扮演不同读者的角色并作出反馈等方式实现国际传播中更为准确的效能评估。
王天夫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刘金河探讨了“从跨学科角度不断推进国际传播研究”这一话题,提出可以将技术、经济、政治制度和文化文明等视角纳入国际传播研究当中,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上对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社会作更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才能更全面了解传播逻辑和自身逻辑,不断拓宽国际传播议题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
刘金河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基于人工智能的精准国际传播研究”首席专家陈刚,以“人工智能对国际传播的影响”为题,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总体进展与研究发现。整个课题启动以来,聚焦研究人工智能时代国际传播的“精准”发布、投放和匹配,国际传播越来越变成了一个智能化的创新系统,需要加强文理合作,把技术发展与传播效能结合起来综合思考。
陈刚发言
本次学术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国际传播一线实践经验与理论前沿思考,既有学者专家高屋建瓴探讨的阐发与建构,也有来自年轻学者的多元化新探索,精彩纷呈。唐金楠在总结中提出,中心突围与边缘创新同样重要。百船过海,千帆竞技,期待更多学者积极投身到国际传播实践的探索和理论研究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共同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加速新闻与传播学科高质量发展,不断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会议合影
文字:邵明宇,孙雁南
图片:孙雁南,邵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