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网上英语课堂一直是北大本科英语教学的最大特色之一。
“我们拥有全国高校中最早开发、完成,并运行得最稳定的英语网络教学平台”。主管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李淑静老师这样评价。
李淑静
该网络平台从1997年开始研发,2002年进入创建阶段,直到2005年正式启用,整个过程均走在全国前列。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大学英语教研室在北大外国语学院中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它承担了北京大学重点建设的精品课程——大学英语平台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负责全校本科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开设的课程包括大学英语综合基础课和一系列大学英语专题课及通选课。
2003年秋,教育部提出全国范围内的英语教学改革计划,大幅缩减高校英语课程的学时、学分,把英语听说能力置于教学目标的领先位置。高校英语教学面临重大挑战。面对这一情况,大学英语教研室在响应改革要求的同时,结合北大实际,在教学中落实教改创新理念,实行网络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教学平台是在课时减少后同学们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我们一直在不断充实平台资源,让同学们在网络上有的学、学的好。”李老师说。
网络平台的教学资源大致可以分成三类:一类是配合各个单元的补充学习材料,包括许多听说练习,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第二类是侧重语法、读写的单元测试,每位同学必须完成;第三类是互动交流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论坛上讨论问题,也在课程单元学习界面中的“FAQ”栏目中可以向老师提出涉及本单元的问题。
马乃强
至今,网站仍在不断的修订和更新中。对于很多优秀的英语专题课程,教研室也希望开发出相应的网上课程。
北京大学大学英语的教学原则是: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通过语言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的整体修养和人文素质的目标。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小班上课,因材施教,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引进多媒体教学设备,开展多媒体教学,创造英语学习环境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大学英语教研室的师资力量很强,年龄结构也很合理。对教师的培养、教学方法的改进历来是教研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李老师介绍。大学英语教研室现有教师47人,其中硕士27人,博士4人,在职博士生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人数约占教师总数87%,学历层次居全国各重点高校之首。
马乃强老师曾于2005-2006年作为中美福布赖特项目访问学者,赴美国Pacific Lutheran大学交流学习。在交流期间,马乃强老师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以及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交流学习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专业水平,更在于对于英语文化和内涵的理解。我们这些在中国教英语的老师,来到国外才接触到最原汁原味的英语,这些都是在国内不可能感受到的。”
教研室每年选派2-4名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进修,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他们的课堂受到同学们的好评。同时,由于像马乃强老师一样的年轻教师较多,教研室定期开展教学法讨论,组织“英语教学法”系列讲座,请校内外专家介绍英语教学有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马老师回国后,凭借自己对于美国更加深入的了解,开设英语专题课程“美国短篇小说与电影”,主要针对英语程度较高的同学,把美国文化和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结合起来。这样的专题课程是北京大学大学英语教学的特色课程。如“高级英语——阅读与写作”、“大学英语口语”、“汉英对译理论与技巧”等等专题课分别侧重听说读写的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专项强化训练。而另外一些专题课,比如“英语名著与电影”、“职场英语”等等课程非常注重英语在生活中的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技能。
(作者系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