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站栏目
首页
首页 >> 旧站栏目 >> 首页 >> 正文
院系本科教学特色系列报道之考古与文博学院:专业课精深,田野实习成果多
发布日期:2007-11-19点击数:
考古学院的本科教学素以专业性和严格性著称。151个学分、超过半数的专业必修课、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写一到两年。 考古文博学院主管教学的副院长赵化成教授说:“我们现在整体上说是全国师资力量最强的,历史最悠久的考古与文博学院,引领全国考古学科的潮流。在世界上不敢说是第一流的,也是有相当影响的。” 赵化成1984年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我国秦汉考古专家。 考古文博学院云集了国内众多顶尖的专家。学院现有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副教授12人,讲师9人。另有客座教授2名,兼职教授2名。最近又有不少新的学者加入教学队伍。 目前,考古与文博学院下设四个专业,除了传统的专业考古学和博物馆学外,文物保护和文物建筑专业是近几年新建的。赵老师介绍:“文物保护和文物建筑是在国家文物局的强烈要求下建立起来,用来专门培养对口人才。全国只有我们一个学院开设了文物建筑专业,这是我们是独家的专业。任何新专业都有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需要时间去摸索。” 今年,考古文博学院为一年级本科生开设了《考古发现与探索》,反映非常热烈。 “一个课由十几个教授来上课,是前所未有的,我们不惜一切成本要把这个事做好。”赵老师还透露,准备将这门课进一步推广成全校通选课。长期以来,学院只有一到两门课程开放给全校所有本科生。 “我们学院开设的课程都太专业了,太难了,外系的学生普遍反映听不懂,我们的学生又觉得不够,找到一个平衡点并不是很容易的,所以我们准备把《考古发现与探索》作为一个尝试。” 在现行的教学计划中,考古文博学院专业必修课占到了一半以上,这样的比例在全校屈指可数。对本科生的论文写作要求也很严格。除了在毕业时要提交毕业论文或实习报告,之前三年级结束时,还要求提交学年论文一篇。“我们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要写一年到两年,这是我们建院几十年来的传统,而且采取统一答辩,统一评分。如果十个老师指导,十个老师都要来参加答辩。”赵老师说。 考古与文博学院本科教学中最具特色的是田野实习。即便是本科生,实习的每一年几乎都有重大发现。“把实习和科研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考古更加感兴趣,我们跟别的高校不一样的地方是,其他高校的许多田野实习缺乏经费,而考古工作又是经费投入很多的。而我们派出非常强的师资力量,还有充实的科研经费。” 2006年,学院派出4位老师16名学生,其中包括多名04级本科生,在甘肃省礼县大堡子山开展田野实习。当年10月,师生们参与的考古队发现大堡子山大型青铜器乐坑,共出土了3个镈钟,8个甬钟,3个铜虎。他们还发现了25万平方米的秦城墙和南北103米、东西16.4米,东、西墙之间正中平行排列18个大型柱础石的大型府库基址。此后不久,他们又参与了浙江龙泉官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也正是这一年,考古文博学院获得了国家文物局颁发的“田野考古奖”。 赵老师说:“在田野实习中,学生们得到了一对一的指导。老师说可以挖学生就挖,老师说不行,就得五公分五公分地‘下’。” 所有本科生在第6学期都要进行为期几周的田野实习。赵老师说:“下周,我们将马上组织本科生下现场,去安阳殷墟,组织实地教学,相信对本科生的培养非常有好处。”(作者系新闻与传播学院05级本科生)

上一条:院系本科教学特色系列报道之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不止,与时俱进
下一条:院系本科教学特色系列报道之国际关系学院:培养国际视角兼具中国情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