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北大国际新闻传播
讲座回顾 | 胡凌:理解数据要素的流动与整合:结构与功能视角
发布日期:2023-11-30点击数:

    2023年11月24日晚,《全球发展前沿问题》大课堂第八讲“理解数据要素的流动与整合:结构与功能视角”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全国比较法研究会理事、上海市法理法史研究会副会长胡凌从功能视角介绍了数据要素的价值形成过程,解释了展示性数据和辅助性数据如何嵌套在当下的数字生产方式之中,并从结构视角阐述了数据流动和整合在数字时代的一般性意义,深入探讨了当前数据要素开发的法律问题与制度前景,以及流动导向下的数据价值生产与权益分配问题。


BC53

胡凌老师演讲


    胡凌老师首先介绍了互联网“非法兴起”的历史过程,由此引出了传统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生产方式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数据确权”新概念。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不再仅仅被视为简单的信息记录,而开始被视作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生产资源。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数据产权制度。胡凌老师认为,人们应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理解数据产权和数据要素市场之间的关系,思考作为生产要素的数据对新经济有何意义,进而探讨新经济模式下,何种产权制度更能促成数据有序生产并实现其价值。


    胡凌老师从功能角度将数据划分为展示性数据和辅助性数据,认为数据要素是一种副产品,它无法脱离行为主体的行为而存在,必须通过市场流动才能发挥其价值。展示性数据指视频、文字、图片等各种形式的服务性数据产品;辅助性数据则构成了数字平台中的声誉系统,通过强制性披露公共信息保证要素市场的有效运行。同时,胡凌老师归纳了架构中数据有限流动性、排他调配使用和集合性权益的三大特征,强调数据只有在不断流动和重复使用中才能产生更多价值。


    在此基础上,胡凌老师指出,极端的数据确权和极端降低数据保护都不利于互联网的良性发展。如果将所有细密颗粒度的数据都进行财产确权,会损害数据在市场内的自由流动,不仅会提高市场总体运行成本,而且一旦缺少了辅助性数据这一公共产品,将不利于维持数字市场的运行秩序;但是,如果法律完全不保护数据要素财产权和架构财产权,也同样会造成市场的混乱。因此,胡凌老师认为,需要平衡数据要素产权的保护强度,通过出台折衷的法律措施和公共政策,既保证数据能够在共享与流动中发挥数据价值,又能够维持数字市场的秩序与安全,从而构建有效的数据要素市场。


    最后,胡凌老师从生产关系中探讨了数据权益的分配问题。他认为,分配同生产结构和流通结构紧密结合,数据在流动中产生价值和利益,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权益分配问题,要看到新型生产方式的发展为社会宏观结构带来的变化。数据提高了信息流动的便利性和效率,促进了使用、认证、生产、风险承担、获利等多方面的平等,但也在适应能力、声量差异、劳动风险、群体排斥、无限竞争等领域引发了新的结构性不平等问题,需要通过践行数据使用的效率原则、减少数据流动共享阻碍、将更多社会主体纳入数据体系、理解数据使用结构并逐渐加以规范等调整性手段恢复平等分配。


190A1

137BC


同学互动提问



    讲座最后,胡凌老师与同学们展开了互动交流,针对同学们提出的个人隐私等数据权益问题和数据跨境流动等互联网信息治理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胡凌老师启发同学们从辩证视角思考数据流动带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的衍生问题,进一步扩展了同学们对数据要素生产流动议题的理解与认知。

B4D6


王天夫总结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王天夫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他表示,数据治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数字时代的持续性问题,胡凌老师扎根于现实分享的诸多前沿数据生产与运行观点颇具启发性,为大家思考数据治理问题提供了多元视角。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胡凌老师自由开阔的治学态度和治学精神,让在座的师生们受益匪浅。

1E039

唐金楠书记向胡凌老师致谢



上一条:讲座回顾 | 陈功:人口新变化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下一条:讲座回顾|梅宏:认识数字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