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李尚:我在这里留下一抹痕迹
发布日期:2011-04-17点击数:
个人简介: 李尚,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级新闻学专业本科生,2007级传播学硕士。师从刘德寰。北京大学合唱团成员,女中音声部。目前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从未名湖到金融街,行色匆匆的日子里,寒暑易移。爱音乐,没事就喜欢轻轻的哼唱;爱BBS,喜欢在各种版面潜水;回望那些从校内走到MSN的足迹,有快乐、有惊喜,更有离别时淡淡的惆怅。我的北大精神,永远是自由的精神;我的北大情结,永远是恋家情结。 前两天路过畅春园食街,心里还丝丝怨念着:每次我刚从一个学校毕业,这个学校门外的那条路就会变得繁荣起来,拓宽马路、开商业街,初中、高中、大学,无一例外,难道它们竟如此默契的用同一种方式欢送我的离开么?每次路过初中、高中学校也会跟朋友说:“看,这就是当初我念书的学校,漂亮吧”,但是内心却陌生的很,我可以清楚的介绍主楼、宿舍楼、体育馆,但却记不清当年教室房间是哪个,我坐在哪个位子;可以熟悉的领朋友去对面大超市、小吃街闲逛,但却十分怀念十几年前门口的麻辣串、对面的小音像店和3元钱一盘的磁带。我曾在这里驻足过,但却像粉笔字一样,轻轻一擦就没有了痕迹。这种感觉令人恐惧,似乎你在阅读别人的经历,仿佛一个失去记忆的人,被告知自己活过的生活,会欣然接受却没有实在的感觉。但令我欣慰的是,燕园与之不同,每当我再次回来,都有一种深深的归属感紧束着我。哪怕只是坐车路过,都要情不自禁的望上一眼,那个我呆了六年的园子,那个到目前为止,放入我近四分之一人生在里面的园子。 走在畅春园食街上,不禁停在central garden café门前,透过落地橱窗能看到台阶上隔断出的一个小圆桌,两把椅子对面摆放。就是这个位子,仿佛看当年自己坐在这里的场景:面对着那台沉得要死的电脑,极力要理清头脑中的思路,拼命写出一份毕业论文的框架来,突然手机屏幕一闪“晚上干嘛?西门吧”,强按捺住长草的心情回复着:别诱惑我,搞论文呢……这时朋友打断了我的思绪,拍拍说:“想什么呢?要不进去坐坐?”我摇摇头,不想进去,因为我更想去另一个地方。沿着食街继续往前走,心里细算着自己毕业其实也不过刚满一年,园子外的街道变了,园子里的人变了,淡淡的陌生感又隐隐在心底涌动,畅春园里面摆起了大排档,外面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的同学并排走着,门口的水果摊种类越来越丰富,感觉占地规模在不断扩大,再向前有许多西门鸡翅店,都是几乎不用菜单就可以直接点菜的“食堂”,拐进小巷,左边露天小空地上已经坐满了好几桌。记得刚读研没多久的一个晚上,兴致勃勃的约了几个同学来这个颇有名气的“老丁鸡翅”小聚聊天,摊位就在路边,在月色和昏暗灯光下,大家坐在小木凳上凑在一堆儿,聊着自己过去和现在,惬意得很。再前行的右手边有个门面并不大的咖啡店,叫雕刻时光——正是我想去的地方。踏进小屋,不自觉的向左望去,还是角落里的那张桌台和两个颜色磨旧的沙发,看上去已然寂寥,坐下轻抚桌面,依稀能感受到笔记本电脑的余温,就是那个要毕业的夏天,这里摊满了资料和书籍,旁边还七扭八歪的放了一摞,还有一杯不知什么味道的饮料,就在这个位子上,我圈下了十二年学业的句点。 这是我在北京呆的第七个年头了,再次坐在这里一回,感慨万千。朋友说:“听说北大的同学都很有个性。”我答道:“是的,因为北大会磨平的只是你的浮躁和骄傲。”朋友笑道:“看来你也是被磨过的啊……”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考取了艺术特长生,能走进这所学校,能走进新闻与传播学院才是我的骄傲,而让我担心的是我能否顺利融入到这个令人骄傲的环境。2003年新闻与传播学院刚刚2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学院,入学后的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年一度“一二•九”合唱比赛。由于我当时是学院的第一个声乐特长生,蒙学院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承担起了组织和声乐指导工作。尚未熟悉环境和人员的我心里很紧张,担心自己水平有限、指导不专业、排练效果不理想等等。是老师和学长们不断的鼓励和指导,给我时间学习和调整,才能很快进入状态,开始独自组织和带领排练。 分声部合唱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的确很有难度。除女高音声部是耳熟能详的主旋律外,其他声部都是为其配合创作的新旋律,四个声部各有不同,配合起来又相得益彰,这就是合唱的魅力。但是对于同学们来说,硬要生生的记住自己声部毫无规律的调子,并演唱出来已着实不易,还不能受到其它声部的影响更是难上加难。于是我们决定先组织分声部排练,要每个人熟练谱子、熟悉旋律,反复的练习哼唱,试图把这个旋律形成一种深刻的印象,一句一句地练、一段一段地练、一遍一遍地练,直至可以流畅的不自觉的唱出来。由于旋律的不规律性,还需时常对音准和节奏加以纠正,声部内部要不断的磨合和配合,整体唱出来的才能够统一,音准准确,节奏清晰。不仅如此,在每个声部排练过程中还要加上声音技巧练习,从气息控制、到声音位置和状态调整、到气息与声音的结合、使得每个声部不只是停留在能唱,更能从合唱的角度较为完整的、专业的完成。由于每逢这个时段各个院系都在疯抢排练教室,我们每晚只能保证一个声部的排练。时间紧任务重,大家都十分刻苦没有丝毫松懈,自行组织练习,稳定每次排练效果,保证每次排练都有所进步。经过半个月的分声部训练,接下来需要四个声部合练,四个旋律配合起来的才是合唱。但当大家一齐开始唱时,原本练习得很熟练的同学们立刻没了自信,绝大部分同学都不自觉的被带到女高音调子上,完全找不回自己的音准和旋律,大家都流露出些许的失望和泄气。领导和老师们见状立刻鼓励我们:“大家不要有压力,慢慢来,我们只要努力了就好!”于是大家重整心情,从基础的和声练起,寻找和感受声音融合的听觉效果,而后两个声部合唱、三个声部一起、最后慢慢增加至四个声部,每个声部成员互相紧靠着,仔细聆听小心发声,逐渐的大家可以顺利的唱完整首歌曲,再加上细致的强弱处理、符点节奏的明确、配合感情的投入、气势上的加强,一个趋于完整和成熟的合唱作品便慢慢呈现眼前。 由于院系年轻人员有限,再加上男女生比例问题,男生声部不得不请师兄们来救场帮忙。“一二•九”合唱排练是十分辛苦的,为了避免影响同学的课程,只有安排在晚上9点后进行排练,但无论是同级同学还是师兄学长都十分配合,每次按时认真参加排练,回去也会背谱背词。分声部合唱对于音乐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的确有难度,但大家都十分刻苦,硬是生生记住自己声部不成旋律的调子,为了避免被其他声部的旋律影响,大家紧挨着一起出声,等慢慢熟练了,再加上声音技巧、强弱处理、配合感情投入,趋于完整和成熟的合唱作品慢慢呈现眼前。记得当时的排练环境还很艰苦,12月的初冬,大家个个裹紧羽绒服,站在只有几片暖气的办公楼大厅里,放声歌唱,从音不准、节奏不稳,到层次分明声音嘹亮,都倾注了每位演员和参与组织者全部人的努力和心血。临近比赛,大家既紧张又兴奋,院领导重视关心,为大家租服装配饮食,后勤服务细致入微。比赛当天在一间小小的房间,流水线般的为同学们化妆,在那寒凉的走廊里练声进行最后的准备,然后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走上舞台。我们并不要争第一,我们只想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在舞台上展现我们新闻与传播学院朝气蓬勃、斗志昂扬的精神面貌。那一年我们取得了第二名,据说是建院以来的最好成绩,大家开心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更重要的是在近3个月的准备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全院师生上下一心、共同努力的精神,这段时间内建立的配合与默契拉近了我们和学院的距离,使我们悄然融进了新闻与传播学院这个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大集体。我的心渐渐放了下了,这是一个包容和谐的集体,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聚集在这里,每个人都有闪光点,在这里并非一纸定输赢,大家可以在各个方面发挥所长,每个人的价值都有机会被挖掘和体现。 六年,瞬间即逝,相信每个毕业生对于最后一年的生活一定是毕生难忘,毫无音信的求职、焦头烂额的论文。硕士论文的答辩通过不仅仅预示着可以顺利毕业,更是对学术水平和成果的认可。与本科时期相比,虽然研究生时期的我变的勤奋、努力了许多,但由于自身学术基础较差,在整个论文和答辩的准备过程中一直都很不自信,理不清思路、缺乏逻辑,一遍遍的修改、不停的心理斗争和纠结。这段时间的我好像独自漂浮在海中央,挣扎、无助、乏力。我想,如果当时没有刘老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我的毕业历程将会十分艰难。刘德寰老师,我们最最亲爱的豌豆公主,每当我们又一次理不清头绪、无从下手时候,就会拎着改了又改的论文奔向刘老师办公室,每当听到他满口地道的东北话和爽朗畅快的笑声时,心情就不知不觉放松了,简单的几句点拨,貌似又找回了方向看到了曙光。就在那段时间里,刘老师总是不停的鼓励我:“你不要太有压力,论文还在不断的完善,回去多看多思考多熟悉,,理清思路,把准备工作做充分!”答辩那天,即将公布结果,大家在老师前面站成一排静静等待宣布,我心里默默祈祷着:只要4票,4票通过就行!当我的论文被宣布全票通过的那一瞬,惊喜、感激、心酸、感动都搅在一起,眼泪夺眶而出。老师们的评语:这两年你一直努力,这也是我们看到的,你的进步的确很大,希望你再接再厉。答辩结束后,刘老师说了这样一番话,让我感触至深。“你为什么没有自信?你凭什么就要有1票反对?你为什么就不能全票通过的?你要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是可以全票通过的!你是一个努力认真、乐观向上的孩子,你一定要自信。将来到了工作单位,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相信自己的能力,把事情做到最好。” 转眼毕业已一年多,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会想起刘老师的教诲,不断的鼓励自己:要自信,相信自己有克服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有时候回想在校的日子,十分怀念刘老师和他亲切的笑容,真想再回教室听一堂他的统计学课程。 曾有许多人问过我,你了解北大多少呢?是啊,我在这个园子里生活了六年,我到底有多了解她呢,似乎走过这样一个历程:第一年入学充满新鲜感,试图通过各种文字和书籍了解北大,包括景点、建筑、历史等等内容,而且兴致勃勃的向人介绍,立志要当一名北大一日游的优秀导游,那个时候真是年轻得青涩;第二年已经成为师兄师姐的我们,当然要成熟些,要给小师弟师妹们传授经验,树立榜样。而景点、文化、历史这些资料类的东西似乎有些许的表面和肤浅,要告诉他们的是如何选课、选课技巧、哪个食堂好吃、西门鸡翅的聚会地点、自行车容易被偷、去教室哪条路更快、外出哪条公交路线最便捷等等。这其中有着小小的自豪感,因为只有生活在这里的人才能了解生活上的细节,而我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一年了。第三年似乎对北大了解越发的具体和深入,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细数三年在北大经历的重要事情、听过权威的讲座、参加校际活动,好像我们参与了见证北大几年的变化,北大陪伴我们成长,一种归属感悄然的在心底蔓延。第四年,开始为未来奔波的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还不够了解北大,当要离开了我们才发现,还有许多许多的东西需要时间去慢慢体会和感悟,体会北大的民主自由,感悟北大的兼容并包。第五年,我有幸能再次以一名新生的身份进入这所校园,我珍惜这个机会,与老师同学讨论课题之余,学习前辈的研究成果,学习前辈的钻研精神,虚心谨慎谦卑,面对这座历经世纪风雨、蕴含百年文化的学校,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我荣幸从今以后我的名字也会和北大有着一生羁绊。第六年再次面临离开,心绪与两年前不同。是离开的时候了,北大培养我六年,我应该去拼搏回报母校。与六年前的我相比,变得更努力、丰富、包容。当真正离开的时候才发现,我认为我还不够了解北大,但我开始理解了,在这里呆的越久,感悟越多触动越深,越能感受百年历史积淀的深厚文化,越能体悟蕴含深处的省人精神,这种了解永无止境。 回去的路上,有一句话在脑海里回响——北大新传,薪火相传,希望我这根微不足道的小火柴,也可以在传承使命的道路上燃烧出一束光芒。 我感谢北大让我在这里留下一抹痕迹。

上一条:望开力:北大——成长历程的摇篮
下一条:刘子祎:不奢求北大的荣耀,只铭记北大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