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刘思扬先生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今天晚上作为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系列讲座进北大的第三讲,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新华社国内部副主任、高级记者刘思扬先生给我们做演讲。他从事新闻工作20年,参加过很多重大活动、新闻报道策划和采访,包括香港回归、澳门回归、“两会”等等。他采写过上千篇新闻报道,其中很多获奖。今天他演讲的题目是: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 [ 2006-12-15 18:00:29 ]
副院长程曼丽主持了讲座
[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刘思扬]大家晚上好!非常高兴到北大和同学们交流。新华社和北京大学有缘。在座的同学都知道北京大学有两位感动全国的人物:孟二冬和刘默涵,但未必知道这两个人物是怎么报道出去并在全国产生影响的。这里可以告诉大家,和新华社有直接关系。为什么这样说?为了尽快进入今天的主题,这里先卖个关子,后面我会结合重大报道的策划向大家介绍。 [ 2006-12-15 18:01:23 ]
[刘思扬]我和北大也有点缘份,八年前我来过北大。也就是1998年4月30日,北大百年校庆前,江泽民同志到北大考察,我和现任新华社副社长何平同志采访了这次考察活动。 [ 2006-12-15 18:02:07 ]
[刘思扬]我想说的是,这次考察活动的新闻报道就是重大报道。为什么呢?一般情况来讲,中央主要领导同志到一所学校考察,新华社也就发一篇文字稿和一张照片。但这次考察活动新华社发了两篇文字稿,其中一篇消息、一篇长篇通讯,还配发了五张新闻照片。 [ 2006-12-15 18:03:31 ]
[刘思扬]中央有关部门对这次考察活动的新闻报道并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我们要把这次考察活动作为重大报道来策划的依据是什么呢?主要基于几个方面的判断,一是五四青年节,五四前夕,中共最高领导人到著名高校考察,这是个特殊的背景。中共中央总书记对青年学生讲点什么?在北京大学都看了什么?和老师学生们怎么交流的?这不仅仅是北大师生所关心的,也是全国高校的师生所关心的。 [ 2006-12-15 18:04:26 ]
[刘思扬]二是北大的地位和北大百年华诞的背景。北大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还是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和科学、民主思想的基地。北大特殊的地位和建校百年的由头,也决定了这次考察活动是一次重大活动,这次考察活动的报道是一次重大报道。 [ 2006-12-15 18:05:14 ]
[刘思扬]我们力求通过这次比较充分的报道,达到这样的效果:党和国家领导人关心北大,关心青年学子的成长,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希望。应该说,这组报道对当时的北大学生,对全国高校的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 2006-12-15 18:05:45 ]
[刘思扬]由这次报道,我们引出今天的话题:重大报道与新闻策划。 [ 2006-12-15 18:06:19 ]
[刘思扬]第一问题,高度重视重大报道的策划。 [ 2006-12-15 18:06:48 ]
[刘思扬]什么是重大报道?我的理解是指题材重大的报道和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报道。重大报道在新华社一般叫战役性报道,小一点叫战斗性报道。就是在一定时间、集中一定力量,对发生的某一事实进行集中报道,产生一定影响。 [ 2006-12-15 18:07:46 ]
[刘思扬]重大报道大体分两类,一类是事件性重大报道,包括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大工程等方面的报道。二是非事件性重大报道,包括重大主题、重大热点、重要人物等方面的报道,也包括发掘寻常题材,使其转化、升级而产生重大影响的报道。 [ 2006-12-15 18:08:18 ]
[刘思扬]为什么要高度重视重大报道的策划?从新闻价值理论的角度说,这是一种客观要求。对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构成,学者有不同阐述,不同理解,可谓众说纷纭。但有一点却是被新闻实践所证明了的,就是新闻价值具有二重性,也就是客观性和主观性。就是说,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固有的,但需要记者、编辑去认识、发现和开掘。新闻价值大小不同,影响力也就不同。 [ 2006-12-15 18:09:03 ]
[刘思扬]那么记者编辑认识、发现和开掘的标准是什么呢?是社会需求。从这个角度说,新闻价值就是存在于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这种社会需求有多方面因素构成,包括政党、政府、传播者、受传者等等。新闻是面向社会的事业,新闻价值的大小往往表现为社会需求的程度。 [ 2006-12-15 18:09:43 ]
[刘思扬]社会需求越大,新闻价值也就越大。重大报道策划,就是把社会需求的各个方面结合起来,我们现在形象的说法叫把党和政府想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通过对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出现的现象、展现的苗头,进一步认识、发现、开掘,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 2006-12-15 18:10:07 ]
[刘思扬]事件性重大报道具有重要性、权威性、显著性等特点,社会影响大、受众关注度高。比如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活动,三峡截流、青藏铁路通车等重大事件。这类报道一般是可预知的,这类报道的策划,就是要在有限的版面和时段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对事件内容的欲知心理。 [ 2006-12-15 18:10:34 ]
[刘思扬]非事件性重大报道一般是静态的。宣传党的主张、反映人民心声,是新闻工作的职责,非事件性重大报道,比如重大主题、重大热点、重大人物报道等,尤其需要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方在法律、政策、道德、情感等方面的需求。 [ 2006-12-15 18:11:07 ]
[刘思扬]有很多看似寻常的题材,经过发掘,转化成有重大影响的报道。这里既有一个发现的过程、又有一个使其转化的过程。就像淘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这类报道的策划首先在于发现,在于判断。比如,新华社对刘默涵的报道,采访、写稿、编辑就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这两个多月实际是认识、发现和判断的过程。这一点,我在后面还会谈到。 [ 2006-12-15 18:11:34 ]
[刘思扬]从根本上说,高度重视重大报道策划是新闻工作的职责决定的。我们国家的报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党和国家的政治立场、政治主张和政治观点。 [ 2006-12-15 18:12:02 ]
[刘思扬]最近,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决定》很重要一部分内容谈到了新闻媒体的责任。提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群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 2006-12-15 18:12:29 ]
[刘思扬]请大家注意,这六句话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对新闻媒体职责的新概括、新要求,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今天,在国内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今天,没有策划,没有重大报道策划,没有高水平的重大报道策划,要完成中央对新闻媒体提出的要求,是难以做到的。 [ 2006-12-15 18:13:00 ]
[刘思扬]高度重视重大报道策划,还是媒体竞争决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时,也就是28年前,我们国家的报纸只有186种,去年底的统计是1900多种。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互联网呈现"裂变式"发展态势,网民超过1.3亿,网站近80万,博客近4000万,网络论坛130多万。 [ 2006-12-15 18:13:40 ]
[刘思扬]还出现了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网站、移动数字电视等新型传播形式。手机和互联网用户"裂变式"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是,制造了一个庞大的自由舆论超市,人们在这个超市里浏览资讯、评论小到身边的琐事大到国家政策。 [ 2006-12-15 18:14:15 ]
[刘思扬]在看到"自由舆论超市"进步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不正确的信息、不正确的观点,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误导人们的思想。甚至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在"自由舆论超市"一经放大,就会变成令人难以预料的重大事件。 [ 2006-12-15 18:15:02 ]
[刘思扬]我们讲,没有多样化,社会缺乏活力,但没有主旋律,社会就会缺乏凝聚力。在这样的传播环境里,准确权威就是影响力,时效时机就是影响力,高度深度就是影响力,手段方式就是影响力。重大报道具备影响力的这些基本要求。 [ 2006-12-15 18:16:21 ]
[刘思扬]因此,媒体要做大做强,必须把重大报道牢牢抓在手里。最近我在百度上搜了一下"刘默涵"三个字,涉及相关网页29100篇,有很多是转发新华社的报道,包括博客、论坛。可见,重大报道策划的社会影响。 [ 2006-12-15 18:17:22 ]
[刘思扬]法拉奇之所以成为法拉奇,是因为她写了包括邓小平在内的一大批世界政坛的风云人物。穆青之所以成为穆青,是因为他写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等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名篇。一个志向远大的新闻工作者应该把采写重大报道、追求对社会的贡献,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 2006-12-15 18:19:15 ]
[刘思扬]第二个问题,重大报道策划的基本特点。 [ 2006-12-15 18:20:15 ]
[刘思扬]这里,我想结合新华社对重大报道策划的案例讲一讲。西方媒体在引用新华社稿件时总不忘说,据中国官方通讯社新华社报道。这话没错,新华社是党领导的国家重要新闻舆论机构。 [ 2006-12-15 18:21:29 ]
讲座现场
[刘思扬]按照我们社长田聪明同志的阐述,新华社有四项职能,也就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国家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和消息总汇。这四项职能,决定了新华社肩负着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重任。而要完成好这一重任,要求我们的新闻报道策划、特别是重大新闻报道策划是全方位、高水平的。 [ 2006-12-15 18:21:53 ]
[刘思扬]一、重大正面报道力求有亮点 [ 2006-12-15 18:22:19 ]
[刘思扬]重大正面报道包括重大活动报道、重大主题报道、重大人物报道几个方面。 [ 2006-12-15 18:22:42 ]
[刘思扬]重大活动报道要有高度、有创新。这类报道的策划,首先要对重大活动的背景和意义有准确的判断,然后再来确定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报道规模。对中国来说,刚刚过去的11月,最大的一件事是什么?11月3日至5日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 2006-12-15 18:23:14 ]
[刘思扬]这次峰会的重要性在哪里?在于它是新形势下中央加强对非洲工作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于它是中非领导人举行的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对话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会。有48个非洲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代表团团长参加会议。这一特殊重要的意义,决定了峰会报道是一个特别重大的报道。 [ 2006-12-15 18:23:50 ]
[刘思扬]从策划的角度讲,新华社这次是大动作、大手笔,调动了总社相关部门、国内分社、国外分社数百名记者编辑,精心策划了若干篇重大报道。整个策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会前、会中、会后,在报道重点上,以北京峰会和中非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为主体,以国际报道和国内报道为两翼,统筹策划,同步实施,协作互补。 [ 2006-12-15 18:24:24 ]
[刘思扬]光报道方案就有三个,包括程序报道发稿安排、国内配合报道发稿安排、国际配合报道发稿安排。仅仅在前期的配合报道中,就有两个亮点,一是策划组织小分队,对12个非洲国家进行了长达50天的深入采访,播发文字图片近500张。 [ 2006-12-15 18:24:46 ]
[刘思扬]二是对近十个非洲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了专访。这两个亮点都是一般媒体难以做到的。峰会报道期间,新华社发稿3000多条,包括文字、图片、音视频。可以说,这个丰富的新闻超市大大满足了媒体用户的需求。 [ 2006-12-15 18:25:10 ]
[刘思扬]还有一些常规性的重要会议,因为关系到全局,都是必须策划好的重大报道。比如,每年3月都要召开的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的大会,我们叫两会,这类会议年年开,怎么做到年年有新意?我们总编辑南振中同志提出了"油井的哲理"。 [ 2006-12-15 18:25:39 ]
[刘思扬]意思是,在新油田里打井,可以用老办法;在老油田里打井,要用新办法。年年召开的两会可以说是个"老油田"了,如何打出油?也就是如何策划出好报道?就要用新办法。 [ 2006-12-15 18:26:16 ]
[刘思扬]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每年两会结束后,总理都要同中外记者见面。电台、电视台都要进行现场直播。作为国家通讯社,怎么体现自己的优势?我们探索了情景式网络滚动报道的模式。每次派出十几名记者在现场的不同地点,采写"花絮式"见闻报道,现场滚动发稿。我们看看稿件的片断。 [ 2006-12-15 18:27:45 ]
[刘思扬]10时56分:800多记者翘首以待。中外记者已各就各位,开始进入"临战"状态,摄影、摄像记者调好焦距,文字记者则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好录音机。离记者招待会还有几分钟,800多名中外记者凝神屏息,不停朝入口处张望,等待朱总理到来。 [ 2006-12-15 18:28:36 ]
[刘思扬]11时08分:"请大家提问,分秒必争" 。一阵热烈的掌声后,记者招待会开始。主持招待会的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言人曾建徽请朱总理讲话。朱总理说,请大家提问,分秒必争!这一幽默的开场白,让800多中外记者发出会心的微笑。 [ 2006-12-15 18:29:15 ]
[刘思扬]11时31分:摄像记者姿势多。一位摄像记者在短短的半分钟内,居然使用了站、坐、蹲、跪等多种姿势,敬业精神令人敬佩。 [ 2006-12-15 18:29:53 ]
[刘思扬]12时12分 :只吓贪官不吓百姓。在回答法新社记者提出的问题时,朱总理说,我只会埋头工作,没有别的优点,不希望别人向我学习。香港有的媒体说我拍桌子、瞪眼睛、捶板凳,就更不能向我学习了。我是拍过桌子,也瞪过眼睛,不瞪眼睛,不成植物人了吗?我没捶过板凳,因为那很疼。记者席上一阵笑声。朱总理接着说,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贪官污吏。记者们又是笑声一片。 [ 2006-12-15 18:30:41 ]
[刘思扬]同电视直播比,这种报道的优势在于全视角,在于细节,在于味道。这就是创新。这种创新丰富了我们的报道手段,扩大了两会报道的效果。 [ 2006-12-15 18:31:16 ]
[刘思扬]正面报道的另一种类型是重大主题报道,也就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中报道。这类报道选题要在党和政府想说的、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点上下功夫,我把这个叫眼睛向上与眼睛向下结合,这样才可能产生社会共鸣效应。 [ 2006-12-15 18:31:49 ]
[刘思扬]党和政府想说的,一般和大局有关;人民群众想听的,常常带有普遍性、针对性。主题报道的选题在这个结合点上寻找,就能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增强报道的针对性、有效性。 [ 2006-12-15 18:33:10 ]
[刘思扬]2002年以来,新华社每年都要在春节前后,也就是农民工返乡或回城的时候,组织有关农民工的大型调研式报道,因为这个时候形成的"民工潮",使社会对民工的关注度最高。 [ 2006-12-15 18:33:45 ]
[刘思扬]第一次主题报道叫"走近民工",第二次叫"关注民工工资",第三次叫"农民工子女求学调查",第四次叫"农民工文化生活调查",第五次也就是今年,叫"新春回访农民工"。每一次报道都集中在一周左右。 [ 2006-12-15 18:34:13 ]
[刘思扬]为什么每年都要策划这么大规模的报道?最早的念头产生于我看的一份材料,那份材料把中国1亿左右的农民工比作城市的"脚手架",意思是为城市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拖欠工资、超时劳动等现象非常严重,也很普遍。 [ 2006-12-15 18:34:57 ]
[刘思扬]这个材料还说,如果每个农民工每年给家里带回去2000块钱,一年就有2000亿流向农村。这个数字触动了我的神经。大家想一想,2000亿,这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 2006-12-15 18:35:39 ]
[刘思扬]再说,广大农民工靠正当劳动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的事情。歧视农民工就是歧视农民,就是歧视农村,就是歧视农业。所以农民工碰到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全局、关系长远的大问题。 [ 2006-12-15 18:36:13 ]
[刘思扬]从这个角度考虑,我和我的同事商定,每年春节前后策划一组有关农民工的大型报道。为了写出深度,写出感情,第一是我们确定了体验式采访的思路,着重反映农民工的生存状态,挖掘他们的情感世界,目的是引起社会关注。我们的记者有的同民工一起挤火车同行数千里,有的与搬家公司民工一起劳动,有的到建筑工地和农民工一起干活,还有的和农民工一起讨工钱。 [ 2006-12-15 18:37:34 ]
[刘思扬]这种采访方式,拉近了记者与农民工的距离,农民工把新华社记者当作自己的代言人,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忧苦、梦想和欢乐。 [ 2006-12-15 18:38:14 ]
[刘思扬]我们的很多记者也是含着眼泪采访的。看看这些题目,《离乡的日子--与民工同行四千里》《进城,要过多少槛--民工进城的烦恼与哀愁》《"明天的工作在哪里?"--外地民工在北京就业见闻》《奔波三千里 忧愤两百天--民工卢连庆讨债记》,不带着感情深入采访,是写不出这些报道的。 [ 2006-12-15 18:38:48 ]
[刘思扬]由于主题选得准,这组报道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2003、2004、2005,连续三年,我们又以大型调研采访的方式,关注农民工工资问题、农民工子学上学问题、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问题。这几个围绕农民工切身利益组织的报道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共鸣效应。 [ 2006-12-15 18:39:37 ]
[刘思扬]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我们不敢说这和我们的报道有什么关系,但把党和政府想说的与人民群众想听的结合起来,这一点,我觉得是找准了的。 [ 2006-12-15 18:40:13 ]
[刘思扬]重大正面报道还有一种类型是典型人物报道,这类报道的策划要在感染力上下功夫。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新闻报道的主体。这些年,典型人物的报道有了很大改进,包括许振超、任长霞、王顺友、孟二冬等等,都给人较深印象。 [ 2006-12-15 18:40:55 ]
[刘思扬]采访典型人物贵在走进他的内心。过去,有一段时间,典型人物让受众觉得难以置信。网上经常有这样的帖子:"是真的吗?"这与有些报道追求典型人物的完美有关系。实际上,生活中哪有完美的人。 [ 2006-12-15 18:41:38 ]
[刘思扬]1997年,我到大庆油田采访被誉为科技战线的"铁人"王启民,我们去之前,这个典型已经在当地报道过。面对中央新闻媒体记者的集体采访,王启民说了这样一句话:谢谢大家。我也要向王启民学习。 [ 2006-12-15 18:42:16 ]
[刘思扬]王启民向王启民学习?开始时我还不太理解,细细品味便感到,他的潜台词是:新闻报道中的王启民是理想化的王启民,我也要向这个王启民学习。 [ 2006-12-15 18:42:52 ]
[刘思扬]王启民的话给我很大震动。我和当时一起采访的新华社黑龙江分社的一位同志商量,一定要单独采访王启民,一定要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 2006-12-15 18:43:25 ]
[刘思扬]在单独采访过程中,王启民袒露了很多心声。他说,在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时,他选择事业是正确的但也是痛苦的,比如母亲病危,妻子回老家生产等等,他都没能及时赶回去。在"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年代,每一个大庆油田的技术骨干遇到这样的事,都不会当"逃兵"。但选择不等于无情。 [ 2006-12-15 18:44:27 ]
[刘思扬]王启民细细安排,托人照顾妻子,托亲戚照顾母亲,还怀有忙完这两天就回去的心理。谈起那些经历,王启民仍怀有深深的遗憾。我们在采写主打通讯《科技战线的"铁人"王启民》时,还采写了《铁人家人话铁人》《"铁人"的遗憾》,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王启民丰富的情感世界。 [ 2006-12-15 18:45:09 ]
[刘思扬]在《铁人的遗憾》这篇稿件里,我们用了三个小标题,写出了"铁人"的另一面,包括"我爱人才,却没能完全留住""我爱妻子,却没能完全尽责""我爱父母,却没能完全尽孝"。结尾写道:抚今追惜,王启民哽咽着说:"我不是个孝子。"说完,缓缓地低下头,久久无语,我们觉得,这才是真实的王启民、可信的王启民。 [ 2006-12-15 18:45:48 ]
[刘思扬]后来,我们调阅了一些媒体的报道,发现有的媒体只是写出了王启民怎么忘我,怎么攻关。即使写到事业与家庭不能兼顾时,也是很简单,为了大油田,把即将生产的妻子送上车站;为了大油田,把母亲病危的电报揣进口袋,等等。本来一个血肉丰满的人,在一些记者的笔下,变得有点不近人情。难怪王启民说要向王启民学习。 [ 2006-12-15 18:46:20 ]
[刘思扬]一位作家说过:"我们的心是需要常常被感动的,感动是心灵的甘霖。"记者只有被典型感动,报道才能感动社会。我的同事、新华社记者张严平采访马班邮递员王顺友,开始很困难。因为王顺友长期一个人走出路,很木讷,不善言辞。 [ 2006-12-15 18:47:00 ]
[刘思扬]张严平就跟随王顺友走山区邮路,走了两天,才走进王顺友的内心世界。宿营在原始森林里时,大家燃起篝火,扯成圈儿跳起了舞。此时,一向少言寡语的王顺友跳得如醉如痴。他不停地说:"我太高兴了!我太高兴了!今晚真像做梦,20年里,我在这条路上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人!如果天天有这么多人,我愿走到老死,我愿……"然后,这个苗族汉子用手捂住脸,哭了……每次张严平讲到这个细节,都会流泪。 [ 2006-12-15 18:47:48 ]
[刘思扬]正因为她被深深打动了,才写出了能打动人的《索玛花为什么这样红》。这篇报道很值得研究,是近年来人物报道写得相当好的一篇。 [ 2006-12-15 18:48:18 ]
[刘思扬]二、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突出权威、时效 [ 2006-12-15 18:48:49 ]
[刘思扬]这几年,重大突发性事件不少,有自然灾害方面的,有安全生产方面的。这些方面的新闻报道目前都有了应急预案。总体看,时效有了很大提高,效果是好的,受众的满意度也是比较高的。一项调查表明,75.3%的受众对重大突发事件报道"满意"。 [ 2006-12-15 18:49:22 ]
[刘思扬]权威、时效是舆论导向的第一落点。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受众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权威、准确的消息,各种小道消息,甚至错误信息就会影响人们的判断,从而形成负面舆论。从这个角度而言,准确的信息、领先的时效,往往是主导舆论的法宝。 [ 2006-12-15 18:49:58 ]
[刘思扬]新华社对突发事件报道一向非常重视,有一套比较完备的快速反应机制,这也是通讯社的特点决定的。 [ 2006-12-15 18:50:44 ]
[刘思扬]2003年2月25日,清华大学荷园餐厅发生爆炸,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刚好结束采访在餐厅吃饭。听到一声巨响后,两位记者丢下饭碗,同时冲向一楼爆炸现场,随后一边观察采访,一边向总社编辑部和分社总编室口述新闻稿。快讯、简讯、详讯都被新华网及时转载。 [ 2006-12-15 18:51:17 ]
[刘思扬]由于新华社发稿时效快,做到了先声夺人,境外媒体没有进行大肆炒作,基本上都是跟着新华社的报道走。香港《明报》还刊载一篇文章,叫《新华社都改善了》,对新华社的快速反应给予高度评价。 [ 2006-12-15 18:53:37 ]
[刘思扬]香港《文汇报》说:"无论在报道速度还是在内容上,新华网都成为民众获得并及时更新这一消息的首要来源,也是境外媒体的重要消息来源。查遍这两天境外媒体的报道,其报道范围并没有多少超过新华社所发的消息。" 可见,谣言止于公开。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时间发布权威、准确信息的重要。 [ 2006-12-15 18:54:23 ]
[刘思扬]三、重大热点报道重在正确引导 [ 2006-12-15 18:56:24 ]
[刘思扬]重大热点往往关系到方向、利益、诉求等等。所以,热点问题的报道,重在把握时机,正确引导。 [ 2006-12-15 18:56:52 ]
[刘思扬]去年下半年,学术界和互联网上出现了有关改革的争论。绝大多数人是对改革进行理性思考和讨论,希望把改革搞得更好,但也有人企图把改革引向歧途,甚至叫停改革。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今年6月5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为钟轩理的文章《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为实现"十一五" 规划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 2006-12-15 18:57:35 ]
[刘思扬]这篇文章向社会透露出了一个明确和有力的信号,就是既要坚持改革,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的方向。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全国各大媒体同时刊载。两天后,《南方周末》发表文章《对改革争论再次定调的深意》,对人民日报发表这篇文章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 2006-12-15 18:58:11 ]
[刘思扬]把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读,我们对改革定调的深意会有进一步的理解。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中央在热点引导上的变化,这就是弃大批判为民主讨论,弃叫停为引导。正像有的学者说的,这种变化至少说明,中央高层正以宽容的心态,包容不同的声音。这种靠摆事实、讲道理的正面引导方式,无疑有利于统一思想,有利创造民主讨论的气氛。 [ 2006-12-15 18:58:49 ]
[刘思扬]从这个角度说,钟轩理的文章透出的不仅仅是中央对改革定调的信号,也在重大热点问题引导方式上透出了信号。事实证明,这种引导方式效果是明显的。 [ 2006-12-15 18:59:18 ]
[刘思扬]四、重大舆论监督报道要利于推动工作 [ 2006-12-15 18:59:47 ]
[刘思扬]舆论监督关系到媒体的权威性、公信力。近年来,大家比较熟悉的舆论监督案例有"铁本"事件、湖南嘉禾拆迁事件、西安体育彩票造假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等等。这些舆论监督案例的共同特点,是抓住了群众关心、政府重视、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所以监督的质量和效果都是好的。 [ 2006-12-15 19:00:25 ]
[刘思扬]新华社当年报道江苏铁本钢铁公司违法占地9000亩、6000多农民无家可归事件后,国务院进行了严厉查处。有的专家说,江苏铁本事件发生以前,固定资产过热"叫而不停";"铁本事件"受到查处后,这股投资过热"一叫就停"。 [ 2006-12-15 19:00:54 ]
[刘思扬]舆论监督不是为监督而监督,而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为了提高舆论监督的有效性,最近两年我们在形成监督合力上作了一些探索。比如,围绕审计署向人大常委会的审计报告,我们连续几年进行大的策划,有效推动了审计风暴的形成。 [ 2006-12-15 19:01:29 ]
[刘思扬]2004年,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作审计情况的报告,我们通过新华社品牌栏目"新华视点"播发了《一份触目惊心的审计"清单" 》,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这篇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 2006-12-15 19:02:23 ]
[刘思扬]去年6月,李金华审计长再次向全国人大常会做有关审计情况的报告。在很多媒体同台采访的情况下,我们精心策划,改变视角,确定了"会内会外互动、第一时间追问"的思路。 [ 2006-12-15 19:03:00 ]
[刘思扬]根据审计报告披露的线索,当天就调动总社、分社多名记者进行追踪采访。我们定的原则是,不管涉及哪个部门,不管怎么回答,都原汁原味地写进稿件,而且连续几天进行追踪报道。这里涉及卫生部、教育部、体育总局、水利部、国家旅游局、长城资产管理公司等多个部门。 [ 2006-12-15 19:03:48 ]
[刘思扬]《第一时间的追问》和配发的"新华时评"《屡审屡犯为哪般》,被全国100多家媒体刊用,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人民法院报发表文章《就该问到底》,赞扬新华社对审计"清单"一问到底,是忠实的社会守望者。我觉得,审计"清单"策划的成功在于李金华式的"一问到底"与新华社记者的"一问到底"相结合,也就是制度监督与舆论监督相互作用,对违规者产生巨大压力,对党政机关产生警示作用。这样的监督效果当然是明显的。 [ 2006-12-15 19:04:23 ]
[刘思扬]第三个问题,重大报道策划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 2006-12-15 19:04:54 ]
[刘思扬]一是注重舆情分析。前面我们讲到,新闻价值是存在于新闻事实中的社会需求。那么,我们的报道要满足受众的需求,就首先要了解受众的需求。这和企业生产产品一个道理,不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产品就可能卖不出去。 [ 2006-12-15 19:05:30 ]
[刘思扬]每年两会召开前,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华社营销平台都会收集媒体用户和受众的意见,了解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并制作成舆情分析报告,提出报道建议。这对提高我们报道"不跑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2006-12-15 19:05:58 ]
[刘思扬]二是把准新闻事实。新闻策划变成现实的过程,就是策划者价值理念的体现过程。价值导向的错误,就会引起整个社会价值判断和价值应用的错误。 [ 2006-12-15 19:06:30 ]
[刘思扬]很多同学喜欢喝啤酒。但是在去年7月,你未必敢喝。为什么?去年7月有关啤酒含甲醛并严重超标的报道充斥了各类媒体。新闻报道几乎引发了整个啤酒行业的危机。 [ 2006-12-15 19:07:10 ]
[刘思扬]最初的报道出来后,很多喝啤酒的人感觉自己喝了毒酒,惶惶不可终日。在韩国,有15种中国啤酒被下架,日本也要求中国啤酒企业提供不含甲醛的书面确认。 [ 2006-12-15 19:07:46 ]
[刘思扬]后来国家质检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157种国产啤酒和64种进口啤酒甲醛含量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检测样品甲醛含量均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2毫克/升)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饮用水甲醛含量的标准(0.9毫克/升),中国啤酒完全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 2006-12-15 19:08:26 ]
[刘思扬]啤酒含甲醛并超标的报道完全是媒体的不实报道引起的。可见,事实不准,报道策划得越大,负面效果就可能越大。 [ 2006-12-15 19:08:57 ]
[刘思扬]第四个问题,重大报道策划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 [ 2006-12-15 19:09:38 ]
[刘思扬]第一个要求,追求社会贡献,坚守责任底线。 [ 2006-12-15 19:10:08 ]
[刘思扬]有人说,记者就是记录历史的人。从字面上看,这个解释没有错。但是记者也是参与历史、推动历史、创造历史的人。 [ 2006-12-15 19:10:36 ]
[刘思扬]新闻舆论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密切的联系,都会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新闻舆论要成为时代晴雨表、社会风向标。新闻工作者要肩负起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这是确保新闻真实、导向正确的基础。 [ 2006-12-15 19:11:07 ]
[刘思扬]前两年西安一家商场搞脱衣促销活动。商场承诺,活动现场的女顾客如果当众脱光衣服(仅留贴身内衣),就可以跑到三楼免费穿走一件任何价格、任何款式的羽绒服。结果,有16名女子脱衣后,仅穿着贴身内衣跑进商场,得到了"免费"的羽绒服。 [ 2006-12-15 19:11:38 ]
[刘思扬]怎么报道?一家媒体当时发了一遍纯客观的报道,引用了脱衣女顾客的话:我觉得挺好玩的。还引用了一位男顾客的话,说是没什么,社会开放了嘛。看似客观的报道,实际通过顾客的口肯定了脱衣促销的做法,导向出了问题。 [ 2006-12-15 19:12:14 ]
[刘思扬]生活无奇不有,报道却要把关。新闻工作者每天都在面对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怎么报道的考试。所以,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是必须坚守的底线。绝不能为了猎奇、夺人眼球,就进行不负责任的炒作。 [ 2006-12-15 19:12:43 ]
[刘思扬](二)善于把握社会脉搏,敢于回答时代命题 [ 2006-12-15 19:13:44 ]
[刘思扬]应该说,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更高要求。把握不准社会的脉搏,我们的策划就缺乏针对性;回答不了时代的命题,我们的报道就会软弱无力。 [ 2006-12-15 19:14:15 ]
[刘思扬]什么是社会脉搏?就是作为社会主体的大众在想什么。什么是时代命题?就是受众要求我们回答的重大问题。 [ 2006-12-15 19:14:46 ]
[刘思扬]1997年,邓小平逝世,海内外更加关注中国的走向。为什么说更加关注?因为小平同志生病住院时,海外媒体就不断猜测邓小平的身体。他们把邓小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联系在一起,与中国的发展方向联系在一起。 [ 2006-12-15 19:15:17 ]
[刘思扬]我记得1995年,在八届全国人大的一次会议上,记者们围住邓小平的女儿邓楠采访,第二天,大多数记者发出的报道都是邓楠谈的方方面面。而新华社记者却发出了这样一条消息《邓楠说,小平同志身体很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 2006-12-15 19:15:50 ]
[刘思扬]后来这篇报道获全国人大好新闻一等奖。为什么这篇报道反响大,因为它回答了海内外关注的这样一个问题:小平同志身体到底怎么样。通过邓小平女儿的口透出这样的信息,对稳定人心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平逝世后的报道应该怎么搞?对于新华社来说,当然是个重大考验。 [ 2006-12-15 19:16:22 ]
[刘思扬]当全国人民还在悼念邓小平的时候,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说,小平逝世后,全国人民都很悲痛,海内外都很关注中国的走向,报道要旗帜鲜明地回答这个问题,人民不只是悲痛。他还给这篇报道提出了这样的立意:悲痛但不失信心。郭超人的这一立意,确实显示了一代名记者的政治眼光和大局意识。 [ 2006-12-15 19:16:53 ]
[刘思扬]为了高质量地完成这篇报道,郭超人责成时任新华社副总编辑的何平同志牵头,具体由我和现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社长的贾永一起采写这篇报道。 [ 2006-12-15 19:17:20 ]
[刘思扬]我们在文章里引用了一位农民的话。他说,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的逝世,是我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三次记忆。毛主席逝世时,我才13岁。泪水止不住地流,好像天塌了下来,以后的路不知道该怎么办。 [ 2006-12-15 19:18:05 ]
[刘思扬]小平离去了,他把一个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国家留给了后人。抓住这个细节,实际就抓住了整个报道的基调,这就是痛心但不担心,悲伤而不迷惘。这篇报道尽管六七千字,还是被很多媒体刊载,有效地引导了舆论。 [ 2006-12-15 19:18:37 ]
[刘思扬]小平逝世快10年了。在座的很多同学可能想像不出当时的情景。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敏锐地把握住人民群众的这样一种心态,并通过新闻报道响亮地告诉世界,却是需要政治家的眼光的。 [ 2006-12-15 19:19:19 ]
[刘思扬]另一篇报道是邓小平骨灰撒放的报道。题目叫《在大海中永生》。小平同志是世界级伟人,他的骨灰撒放海内外非常关注。小平同志逝世后,我们多次参与有关报道,也采写了一批稿件,但我们感到,小平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还没有通过我们的笔充分展现。 [ 2006-12-15 19:19:45 ]
[刘思扬]骨灰撒放是治丧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我们报道的最后一次契机。因为全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感情在这一刻又会形成一个高潮。我们都觉得应该采写一篇通讯或特写,生动、深刻地表达出人民对小平的感情。应该说,这也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 [ 2006-12-15 19:20:24 ]
[刘思扬]我和现任新华社副社长何平同志承担了骨灰撒放报道的任务。骨灰撒放前,我们就开始构思这篇报道。但很久没有动笔,也可以说是无从落笔。 [ 2006-12-15 19:21:14 ]
[刘思扬]有两个难点,一是报道中怎么体现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追悼大会已经作了全面阐述,各类报道也都有体现,这篇骨灰撒放的通讯怎么出新;第二个难点,怎么样表达出中国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感情。这两个难点其实就是一个难点,表现形式问题。 [ 2006-12-15 19:21:40 ]
[刘思扬]我们当时正在编一本书,叫《中国人民的儿子》。有一篇文章介绍,早在1920年,邓小平16岁时就越洋过海,到欧洲大陆勤工俭学,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我们的思路:小平同志的一生和时代紧紧相联,和大海紧紧相联。大海是小平革命生涯的起点,也是他生命的归宿。他有着大海一样的性格,大海一样的胸怀,大海一样的业绩。 [ 2006-12-15 19:22:12 ]
[刘思扬]我们的思路很快就明确了:以大海为主线,以撒骨灰为切入点,突出他对改革的贡献,对开放的贡献,对"一国两制"的贡献,体现邓小平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的主题。 [ 2006-12-15 19:22:42 ]
[刘思扬]现在看,这种表现形式并不复杂,但当时要找到这种形式并不容易。准确体现时代主题,找到合适表现形式,这篇报道就成功了。在这个过程中,对大局的把握、对采访对象的了解、平时的学习积累、采访写作功底等等,都体现出来了。 [ 2006-12-15 19:24:26 ]
[刘思扬](三)勤于思考,勇于探索 [ 2006-12-15 19:25:20 ]
[刘思扬]这里,我想结合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改进谈一谈。中央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非常重要,社会关注度很高。但相当一段时间,会议报道充斥了媒体的版面和时段。2003年,中央专门下发了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总的要求是减少、精简,把更多的版面和时段留给群众。 [ 2006-12-15 19:25:57 ]
[刘思扬]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要求就更高了。特别是领导同志考察活动的新闻报道,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这就要求记者具有很强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努力争取既要领导同志满意,又要人民群众满意。 [ 2006-12-15 19:26:30 ]
[刘思扬]2004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30日的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到北京佑安医院看望艾滋病人。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召开协调会通报了这次活动的情况。 [ 2006-12-15 19:27:19 ]
[刘思扬]我当时一个突出的感觉是,中国最高领导层看望艾滋病人的举动,必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搞好报道对树立中国和中国领导人的国际形象意义重大。经过与有关部门沟通,我们对这一重大活动的新闻报道进行了统筹策划,就是国内、对外、摄影、网络进行协作联动。 [ 2006-12-15 19:27:47 ]
[刘思扬]在前后记者和后方记者的密切配合下,当天活动结后10分钟,新华社就对外播发了《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的中英文快讯。此后,在活动结束1小时内又发出简讯、详讯和摘要消息。详讯后来被评为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 2006-12-15 19:28:28 ]
[刘思扬]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还没结束,新华社又播发了大量背景、社会反应和深度报道,这些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新华网上,引起海外舆论和网民的关注。 [ 2006-12-15 19:28:53 ]
[刘思扬]不到一个小时的活动,新华社对内对外播发了10条稿件: [ 2006-12-15 19:29:27 ]
[刘思扬]1、(快讯)胡锦涛看望艾滋病人 [ 2006-12-15 19:30:26 ]
[刘思扬]2、胡锦涛和艾滋病人握手 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 2006-12-15 19:30:53 ]
[刘思扬]3、胡锦涛强调: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 真心关爱帮助艾滋病患者 [ 2006-12-15 19:31:33 ]
[刘思扬]4、特写:"全社会都要关爱他们"--胡锦涛看望艾滋病患者记 [ 2006-12-15 19:33:04 ]
[刘思扬]5、"艾滋病并不可怕"--与胡锦涛主席握手的艾滋病患者吐露心声 [ 2006-12-15 19:33:32 ]
[刘思扬]6、两次握手彰显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决心 [ 2006-12-15 19:33:58 ]
[刘思扬]7、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赞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行动 [ 2006-12-15 19:34:18 ]
[刘思扬]8、中国政府直面艾滋病 [ 2006-12-15 19:34:37 ]
[刘思扬]9、"过去一年中国的抗艾滋病年"--中国抗艾滋病努力赢得高度评价 [ 2006-12-15 19:34:59 ]
[刘思扬]10、新闻背景:一年来中国防治艾滋病大事记 [ 2006-12-15 19:35:22 ]
[刘思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迅速转发了新华社的报道,并大量引用报道中的观点,对中国领导人的表现给予积极评价。 [ 2006-12-15 19:35:54 ]
[刘思扬]CNN在评论中说,胡主席此举是中国国家主席第一次与艾滋病患者握手,体现了中国政府对于抗击艾滋病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海外中文媒体反响也很强烈。快讯播发后,香港各大电视台、以及台湾中天、东森电视台、中央社始终跟随新华社滚动发稿进度予以转发。网民也跟帖不断,几乎全是正面评价。 [ 2006-12-15 19:36:24 ]
[刘思扬]这次报道基本上把内宣和外宣的价值做到了最大,实现了新华社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的要求。 [ 2006-12-15 19:36:49 ]
[刘思扬]这次报道让我们体会到,记者心中有大局,报道才能出影响。 [ 2006-12-15 19:37:23 ]
[刘思扬]再讲了一个故事。这是朱镕基总理在福建考察时出现的一个小插曲。 [ 2006-12-15 19:37:49 ]
[刘思扬]朱总理给很多人的印象是果断、严肃。但香港也有媒体说他动不动就拍桌子、瞪眼睛、捶板凳。朱总理的回答是:我从来不吓唬老百姓,只吓唬贪官污吏。 [ 2006-12-15 19:38:18 ]
[刘思扬]我多次采访朱总理到外地考察的活动,发现他对平民百姓非常亲和。所以,我在采访中特别关注他在这方面的一举一动。 [ 2006-12-15 19:39:32 ]
[刘思扬]1999年1月19日上午10时左右,在福州市杨桥新村,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插曲。当时,朱总理在慰问困难职工后,正准备离开小区,忽然,一幢居民楼的阳台上传来一阵喊声:"朱总理!朱总理!"我当时吓了一跳,抬头看去,原来是一位老人要和总理说句话。 [ 2006-12-15 19:40:19 ]
[刘思扬]老人说,我给您写过一封信,您收到没有?朱镕基问:什么信?老人说:一封很重要的信。朱镕基又问:什么时候寄的?老人回答:"去年12月27日。" 朱镕基说:我不知你叫什么名字?因为是楼上楼下,朱镕基的嗓门很大。老人说:我姓赵。赵承耀。朱镕基又问是哪几个字,然后表示查一查。随后,指示工作人员了解信件下落。当天下午,区委领导上门,将国办查实的消息告诉了老人。 [ 2006-12-15 19:41:13 ]
[刘思扬]这件事情很小,发生得也很突然,但这楼上楼下对话的特定方式很有意味。老人是居高临下,总理是仰头对答。而且一问一答非常实在。我们的摄影记者非常敏感,抢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人群中的朱总理仰头说话的形象,还有一张是满头白发的老人站在阳台上俯视笑问的照片。 [ 2006-12-15 19:41:49 ]
[刘思扬]我也抓住这个小插曲写了一篇短通讯,题目叫《总理与一封人民来信》。后来,很多媒体把短通讯和两张照片组合在一起,逼真、形象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 [ 2006-12-15 19:42:16 ]
[刘思扬]这样的报道虽然不长,但很有感染力,满足了受众更多了解国家领导人的心理,对树立领导人形象也起了很大作用。 [ 2006-12-15 19:42:41 ]
[刘思扬]领导同志出去考察更多的时间是在基层中、在群众中。我记得,有一次领导同志在和我们聊天时说过:我们出来调研,不能把中南海搬到省里,再从省里搬到县市,意思是不能总是开会。还说,只有深入基层,多看、多问、多思考,才能了解中央政策落实没落实,地方汇报的情况真实不真实。 [ 2006-12-15 19:43:08 ]
[刘思扬]领导同志的话给我很大启发。中央领导到地方考察少则两天,多则一周,是很重要的活动。怎么通过我们的报道体现出领导同志的意图,使新闻报道领导满意、群众爱看,确实需要认真思考,大胆探索。 [ 2006-12-15 19:43:34 ]
[刘思扬]2005年大年三十,胡锦涛总书记到河北考察工作,行程安排得很满,其中有一项是看望灾区群众并和农民一起包饺子。看到这个日程后,我就判断包饺子可能会出新闻。包饺子虽然简单,但体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把包饺子放在这样的背景下考察,就有了深入报道的价值。 [ 2006-12-15 19:44:03 ]
[刘思扬]最后,整个考察活动新华社播发一篇消息,还播发了一篇特写《总书记除夕访农家》。后来,有外电把中国领导人的亲民举动比作"饺子政策"。饺子有喜庆、团圆、亲情等意味,这个比喻反映了海外舆论对中国领导亲民举动的赞赏。 [ 2006-12-15 19:44:31 ]
[刘思扬]我们强调要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来说,党和国家领导人活动的新闻报道都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中国问题有国际因素,很多国际问题也有中国因素。 [ 2006-12-15 19:45:11 ]
[刘思扬]所以,新闻报道,特别是重大新闻报道,要求我们的记者既要有国内的大局视野,又要有国际的全球视野。这样,我们写出的报道就会有影响力。 [ 2006-12-15 19:45:42 ]
[刘思扬](四)最后想讲一讲发现力、判断力 [ 2006-12-15 19:46:11 ]
[刘思扬]有的同学可能讲了,你写的很多报道是有关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没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机会。确实是这样。但重大报道不仅仅是中央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开始时我讲过,一些看似寻常的生活现象是可能发现、开掘出产生重大影响的报道的。 [ 2006-12-15 19:46:38 ]
[刘思扬]这有个发现力、判断力的问题。就是采编人员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并对线索在全局中的位置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新华社前社长郭超人说过他对好记者的理解:别人没想到也没做到,你想到了做到了,你就能成为一名好记者。我觉得郭超人说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发现力、判断力的问题。 [ 2006-12-15 19:47:08 ]
[刘思扬]前面讲过新华社对铁本事件的监督,推动了宏观调控的落实。但这个重大报道的发现,却来自"一句话"信息。2004年3月,新华社一位女记者参加"三农"问题调研小分队,在采访一位土地问题专家时,他谈到地方政府为什么敢屡屡闯耕地红线这个话题时,他说现在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国土部门调查了很多案子,但说情的多,并不好查处。 [ 2006-12-15 19:47:40 ]
[刘思扬]尤其是对于基本农田的占用问题很多,他说,"听说江苏常州有个企业在长江边建钢厂。"就是这"一句话",我们的记者从中判断至少包含三点有价值的线索--一是建钢厂占地规模比较大;二是选在长江边上建钢厂必然引发环境问题;三是大建钢厂有可能是当前投资领域过热盲动行为的缩影。 [ 2006-12-15 19:48:10 ]
[刘思扬]就是基于这三点判断,我们的记者通过艰苦采访,挖出了铁本这个怪胎。 [ 2006-12-15 19:48:37 ]
[刘思扬]重大事件特别是重大突发事件虽具有显著性特点,但常常蕴含其他重要新闻线索,所以经常有再发现、再发掘的过程。2001年农历除夕,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 [ 2006-12-15 19:49:16 ]
[刘思扬]这起事件发生的当天,新华社就向海内外播发了消息。但境外的"法轮功"组织声称,自焚的不是"法轮功"练习者。外电也报道说,中共官方媒体如此快地报道这件事不同寻常。 [ 2006-12-15 19:49:47 ]
[刘思扬]事发的第三天,我们组织了5名记者围绕整个事件的前后经过进行采访,计划采写一篇"法轮功"痴迷者自焚始末的通讯,将真相告诉世人。 [ 2006-12-15 19:50:41 ]
[刘思扬]参与自焚的有7人,我们当时所有人的采访重点都在自焚未遂的两个人身上,因为,除了一人死亡外,其他都是重度烧伤。虽然当时知道有一名小姑娘,但并不是我们采访的重点,一是因为她烧伤严重,二是觉得可能是她妈妈裹挟她自焚的。 [ 2006-12-15 19:51:35 ]
[刘思扬]后来,护士告诉我们,12岁的小女孩刘思影虽然烧伤严重,但还挺活泼,喜欢和护士说话。为了了解真实情况又不过多打扰刘思影,我们请护士问了几个问题。 [ 2006-12-15 19:52:06 ]
[刘思扬]护士问,你为什么要自焚呀?思影说,去天国。然后又说,那里到处都是金子,通往天国的路也是金子铺的。不在现场,我们根本想象不出这样的话是从蒙着纱布的孩子的口中说出的。 [ 2006-12-15 19:52:43 ]
[刘思扬]最后,刘思影缓缓背了一首诗。因气管切开插了插管,发音不太准,我也没听清楚。走出病房后,我问中央电视台的一位记者:思影背的是什么诗?她说,是李洪志的经诗。 [ 2006-12-15 19:53:20 ]
[刘思扬]我大吃一惊,当时突出的感觉是,"美妙"的谎言对一个童稚未开的孩子有着多么强烈的诱惑力。护士告诉我们,思影还特别喜欢儿歌,气管切开插了插管,还经常哼一首叫《看龙船》的儿歌。 [ 2006-12-15 19:53:48 ]
[刘思扬]我又是一惊。直觉告诉我,躺在病床上的刘思影正生活在对"天国"的幻想和对美好过去的回忆中。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我深切感到,这名12岁的小姑娘本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法轮功"却使她的命运发生了逆转。这一典型正是对邪教"法轮功"最生动、最有力的控诉! [ 2006-12-15 19:54:34 ]
[刘思扬]这一发现使我产生了深入采访的冲动。尽管原来的安排中没有对这个女孩单独发稿的要求,原定的采访计划也安排得很满,我还是决定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围绕刘思影这个线索深入采访。 [ 2006-12-15 19:55:00 ]
[刘思扬]这样,我们当天又紧急采访了护士、自焚未遂的"法轮功"痴迷者刘葆荣,电话采访了刘思影在河南开封的班主任。当天晚上就写出这篇通讯:《救救我!──一名12岁儿童的悲惨遭遇》。 [ 2006-12-15 19:55:45 ]
[刘思扬]采访很多年,我没流过几次泪,但这次,我写这篇报道时,泪水不断模糊我的双眼。稿件播发两个月后,刘思影因烧伤过重并发其他疾病去世了。 [ 2006-12-15 19:56:12 ]
[刘思扬]这篇稿件和其他几篇稿件,包括《邪教"法轮功"又一滔天罪行--"法轮功"痴迷者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始末》《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残害生命 罪大恶极》《新闻背景:邪教与自焚》播发后在海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 [ 2006-12-15 19:57:00 ]
[刘思扬]海外媒体大量引用了这篇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称刘思影的报道是"不同寻常、充满感情的报道"。一篇评论认为,这篇新闻的独特价值就在于:使人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法轮功"邪教对人精神控制的恐怖,更深入地思考其对人类未来的严重祸害。 [ 2006-12-15 19:57:29 ]
[刘思扬]这次报道经历,使我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记者的发现力并不表现在把随便碰到的事情传播出去,而是表现在对这一事情在全局中所占的位置能有比较准确的判断。这就是发现力、判断力。 [ 2006-12-15 19:58:04 ]
[刘思扬]最后说一下新华社对孟二冬老师和刘默涵同学的报道。 [ 2006-12-15 19:58:29 ]
[刘思扬]孟二冬这个人物是怎么发现的呢?去年七八月份,我们总社的一位记者到北京大学进行宣传思想工作的调研。座谈会上,北大的党委副书记提到了孟二冬的事迹。有两个细节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孟老师治学严谨,七年才写一本书,不像有些人一年能写七本书。二是孟老师到新疆支教生病仍坚持讲完十个课时。 [ 2006-12-15 19:58:54 ]
[刘思扬]我们的记者当即表示完成调研后就过来采访。两个月后记者如约采访并写了一篇内部报道。中央领导同志看了很受感动,作出了重要批示。这就有了后来中央新闻单位的集中报道。 [ 2006-12-15 19:59:23 ]
[刘思扬]在集中报道中,新华社播发了两篇通讯《寸阴十金铸师魂》和《新疆石河子大学师生眼中的孟二冬教授》,被近百年媒体刊载。与此同时,中央电台在"新闻纵横"节目,中央电视台在"焦点访谈"栏目进行了集中报道。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站开设了专题,中宣部、教育部还组织了孟二冬事迹报告会、座谈会。 [ 2006-12-15 20:00:00 ]
[刘思扬]孟二冬的事迹之所以能打动人,根本的在于他的职业精神,也就是后来胡锦涛总书记说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这也是最初我们记者印象最深的地方。 [ 2006-12-15 20:00:34 ]
[刘思扬]孟二冬七年一本书,一些人是一年七本书。孟二冬生病了也要带好课,一些人是无心思上课只想着挣钱。所以,孟二冬的职业精神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所呼唤的。我们的记者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应该讲很有时代眼光。 [ 2006-12-15 20:01:04 ]
[刘思扬]再讲讲刘默涵的报道。在新华社报道刘默涵的故事之前,刘默涵在北大已经很有名了,光明日报、燕赵都市报以及北大自己的媒体都做了报道。但在社会上还没有形成大的影响。 [ 2006-12-15 20:01:33 ]
[刘思扬]今年2月,新华社北京分社的一位女记者在北大采访,学生部的一位老师告诉她,有一个大学生虽然家庭贫困但很自立、很阳光。后来,记者把这个线索汇报给总社的有关编辑,结果没有得到发稿的认同。因为编辑觉得贫穷大学生自强自立的事并不少见,担心稿子发出去媒体采用不理想。 [ 2006-12-15 20:02:10 ]
[刘思扬]新华社的业务考核办法里有媒体采用率一项。过去没有这个考核,采编人员很少考虑稿件是不是采用、多少家采用。有不少稿子播发后媒体不采用。我们叫"只上天,不落地"。现在不行了,考核逼着你报道不能"偏靶",必须提高质量。 [ 2006-12-15 20:02:44 ]
[刘思扬]所以,有关编辑认为,只写这个大学生自立自强的一面,不一定有很好的采用效果。这样,报道就暂时放下来了。 [ 2006-12-15 20:03:28 ]
[刘思扬]后来,新华社"新华视点"负责人和有关编辑到北京分社谈业务,分社记者又详细汇报了这个线索。编辑要求,不要仅仅写她怎么自立,还要写她怎么帮助别人,为社会做贡献。 [ 2006-12-15 20:04:08 ]
[刘思扬]后来,记者进一步采访刘默涵的过程中,发现刘默涵曾经是一个"问题女孩",有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使记者联想到杀死多名同学的马加爵。一个问题青年的沦落似乎总是顺理成章,因为是问题青年嘛。而一个问题青年的自强自立并能回报社会,一定有她转变的缘由。 [ 2006-12-15 20:04:43 ]
[刘思扬]这个想法促使我们的记者不断采访、深入思考。稿子改了一遍又一遍,按记者的话说,都不知改了多少遍了。其实,改的过程,就是报道价值的发掘过程,视角不断调整的过程。 [ 2006-12-15 20:05:17 ]
[刘思扬]经过60多天的打磨,新华社通过重头栏目"新华视点"播发了这篇通讯《让灵魂永远保持站立的姿势--北大女生刘默涵和她的"默涵助学金" 》,同时配发短评《刘默涵命运转折的启示》。这两篇报道被全国100多家媒体刊载,并在网上迅速流传,产生了强烈社会反响。 [ 2006-12-15 20:05:44 ]
[刘思扬]这篇报道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刘默涵的经历,生动回答了稿件开头提出的这样几个问题:贫富不同的出身差异能在多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如何在贫穷中保持心灵的富有?如何使卑微的人生变得博大? [ 2006-12-15 20:08:03 ]
[刘思扬]这些问题其实是很多人都在关注、思考的人生问题。我们的记者编辑把准了社会的脉搏,通过报道给予了响亮的回答,所以报道取得了成功。 [ 2006-12-15 20:08:37 ]
[刘思扬]孟二冬和刘默涵的报道再次让我们感受到媒体的力量、媒体的责任。采写这篇报道的记者有一次乘出租车,司机竟脱口说起了刘默涵的事。他说,北大有个女孩家里很穷,但很争气,不要家里钱还给家里挣钱。我们的记者听了非常欣慰,欣慰的是,新华社的报道已经深入到老百姓心里去了。 [ 2006-12-15 20:10:12 ]
[刘思扬]什么是影响力?你的报道能影响舆论、推动社会,这就是影响力。什么是责任?完成你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你应当完成的使命,这就是责任。我们的责任就是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尽自己的力量。 [ 2006-12-15 20:10:47 ]
[刘思扬]同学们就要走上新闻工作岗位。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责任。祝愿大家打好基础,将来成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的新闻工作者。 [ 2006-12-15 20:11:19 ]
[北京大学学生提问]新华社作为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通讯社,国内报道在国际上的认可率和采纳率怎么样?新华社在国内报道的时候是如何评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的关系? [ 2006-12-15 20:17:49 ]
[刘思扬]我们一直讲,新闻传播应该与我们国家的地位相适应,我们国家这几年地位不断在提升,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我们的媒体,我们的言论和我们的地位是不是相称呢?应该讲还有一定的差距。 [ 2006-12-15 20:19:11 ]
[刘思扬]但是这几年来,经过我们的努力,舆论西强我弱的状况逐步在改变,但是现在还没有根本的变化。这几年变化实际上很大,新华社的用户是10000多家,海外用户占很大一部分,主要国家都有我们的用户。 [ 2006-12-15 20:20:36 ]
[刘思扬]什么叫用户?这和报纸不一样。新华社播发的稿件是需要被媒体采用的,媒体就是我们的用户,它就像一个消费者一样。新华社提供一个新闻产品超市,然后它在里面选。新华社这几年报道的采用率大速度的提高。 [ 2006-12-15 20:21:49 ]
[刘思扬]新华社的要求就是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什么叫积极影响国际舆论?我们要营造于我有利的国际环境。而且这几年对中国妖魔化的言论有很大的改变,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比过去也更全面、更客观,这都与我们的报道有很大关系。 [ 2006-12-15 20:22:39 ]
[刘思扬]但是要想把这块做得更好,新华社影响力在海外更高、更大,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包括报道手法怎么体现等。实际上西方讲客观报道,我们也是客观报道,但是我们的导向是寓于事实之中的。 [ 2006-12-15 20:23:15 ]
[刘思扬]英国一家媒体怎么报道我们的“神五”呢?画面出现一个“神州五号”冉冉升起,成功发射。画面一转,北京西客站出现大包小包的农民。画外音就说中国不考虑中国百姓的实际情况,而在用大量的费用在太空中占据什么样什么样的地位。 [ 2006-12-15 20:24:32 ]
[刘思扬]画面都是真实的画面,但是对新闻事实的选择是有导向、有观点的,它的巧妙在什么地方呢?它不多说话,全部用新闻事实来讲,但是它是有导向和观点的。它也提醒我们,我们的很多报道也应该更注重手法、更注重技巧。这些年新华社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这方面改变的空间还有。 [ 2006-12-15 20:26:25 ]
[刘思扬]在国内报道和对外报道,对于新华社来讲都是同等重要。中央赋予新华社正确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只有把这两方面工作做好了,新华社才能叫全面履行了自己的职能。这些年来,新华社国内报道影响力比过去也有很大的提升,我们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考核,抬高报道门槛,大大提高采用率。一篇报道可以100多家媒体采用,这是什么影响? [ 2006-12-15 20:28:22 ]
[刘思扬]一家媒体算20万读者,100家媒体是多少?100家媒体就是2000万。这就是影响力。 [ 2006-12-15 20:29:20 ]
[刘思扬]所以对内报道和对外报道是新华社的两大任务,这几年来,我们一直做得很好,但是改进的方面还有很多,我们现在正在做需要改进的事情。 [ 2006-12-15 20:30:09 ]
[提问]您刚才讲了成功把握重大报道的例子,有没有不太成功的? [ 2006-12-15 20:30:52 ]
[刘思扬]在重大报道上,我觉得我们目前还没有不成功的,如果新华社有不成功的重大报道,那不得了,对国内舆论、海外舆论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因为我们在把关上有一整套的程序,从源头上就把握住,记者要把新闻事实把握清楚,后面还有部门的负责人,还有总编室的负责人。当然小的报道失误方面也有,但是重大方面目前还没有出现。 [ 2006-12-15 20:32:13 ]
[提问]我在北京分社实习的几个月,据我观察,新华社主要是做正面报道,负面报道很少或者连续几天没有这样的消息。您认为新华社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主流媒体,是否有必要或者有义务来加强做负面报道的力度?如果做了负面报道,如何在揭露事实和平衡社会稳定之间两者兼顾? [ 2006-12-15 20:33:15 ]
现场提问的北大学生
[刘思扬]首先我不同意您提到的负面报道的提法。负面报道是什么概念呢?可能就是纯暴露的报道,暴露社会黑暗面,我觉得用舆论监督报道说法更准确一点。新华社非常注重舆论监督报道,包括铁本事件,就是最典型的舆论监督报道,这几年来,新华社舆论监督报道力度在中央新闻单位里可能不算最大的,也算很大的。我们所说的舆论监督报道不是纯粹暴露社会阴暗面,而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监督报道,重在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警示社会,而不是以吸引眼球为目的,所以它的作用应该是积极的。 [ 2006-12-15 20:36:52 ]
[刘思扬]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报道有很大一块,新华社的舆论监督报道通过各条线路,我们有五条专线,每条专线都有舆论监督报道。我们对《新华视点》这个品牌栏目的定位是:重点、难点、热点、亮点。热点很大一块都是关于舆论监督报道的。 [ 2006-12-15 20:38:09 ]
[刘思扬]你刚才说加强舆论监督报道,我很同意,舆论监督报道应该加强,因为它是新闻单位的一个职能,也是你的公信力所在。但是我们讲舆论监督报道,实际上是通过人民来监督的,不是代表媒体个人,它是代表受众去监督的,它是监督体系中很重要的环节,所以这方面应该大大加强。 [ 2006-12-15 20:39:27 ]
[刘思扬]大大加强并不意味着每天都有批评报道,天天都有批评报道可能会给公众一个印象,就是这个社会不得了了。我们讲舆论监督是重在建设,重在推动工作,是建设性的监督,而不是以暴露、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监督,这是我们和西方媒体很大的不同。 [ 2006-12-15 20:41:49 ]
[刘思扬]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什么?首先这点要把握住。我为什么不同意你负面报道这种说法?负面报道好象就是以纯暴露社会的阴暗面为宗旨的报道,表面理解好象是这样一个报道。为什么用舆论监督报道更合适呢?因为舆论监督重在建设,重在解决问题,重在警示,我们抱着这个目的去做舆论监督报道就没有问题。 [ 2006-12-15 20:44:18 ]
[刘思扬]当然你个人有你个人的看法,但是你作为媒体人,你是代表这个媒体去采访,你的观点和想法当然要考虑到受众和媒体的需要,把握好这个度,你的舆论监督报道就是建设性的,就没有问题。 [ 2006-12-15 20:45:35 ]
[提问]我在北京青年报实习过一段时间,在周末的时候,都市报记者写得比较少的时候,编辑就会找新华社发了哪些稿,如果平时稿件比较充裕的时候,可能选用新华社的稿子就不多?在加大媒体采用方面,您还有什么想法? [ 2006-12-15 20:46:17 ]
[刘思扬]我觉得你对这个情况了解的很清楚,你讲的这种情况确实存在。新华社稿件在节假日的时候,采用率出奇的高。为什么呢?因为节假日很多纸质媒体的记者都放假了,新华社记者还在吭哧吭哧干活呢。为什么?新华社的职能决定了,我们必须为媒体提供稿件,这是我们的工作。我们认为这是提高新华社影响力很重要的一方面,也是服务媒体很重要的一块内容。 [ 2006-12-15 20:46:53 ]
[刘思扬]就是别的媒体版面空着了,作为新华社有责任和义务给它提供稿件。另一方面。关于提高采用率的问题。在新华社,办法是很多的,目前最重要的一个办法就是通过考核,给记者压力。 [ 2006-12-15 20:47:31 ]
[刘思扬]过去没有这种考核办法,就是不考核采用率,不考核媒体采用情况的时候,记者发稿是有多少稿子发多少稿子,报纸爱用不用,那是你的事情。所以就有只上天不落地的情况。但是现在不行,我们要完成好我们的任务,履行好我们的职责,报纸不采用,怎么完成我们的任务?所以提高采用率,这是影响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2006-12-15 20:48:02 ]
[刘思扬]影响力有很多方面,包括引导方向,包括报道内容、报道手法、覆盖范围、采用率。这几年来,新华社非常重视影响力的问题,影响力是衡量新华社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你提的问题很到位。媒体采用率是影响力很重要的一方面,没有采用,新华社就没有影响力,没有影响力,读者通过纸质媒体都看不到新华社的稿件,那新华社有什么影响力? [ 2006-12-15 20:48:38 ]
[刘思扬]所以这几年我们把采用率作为很重要的任务来抓,办法就是通过考核,形成一个机制,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机制,比如奖励机制、处罚机制,这些都是鼓励我们出好作品的很重要的措施。 [ 2006-12-15 20:49:11 ]
[刘思扬]稿子写得不好还有总编室评选的有改进余地的稿件,不管是内容上的问题,还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语法上的问题,还是导向上的问题,我们都给评为有改进余地的稿件。所以这个办法非常灵,这几年新华社的采用率大幅度提高了。《新华视点》平均采用率是60多家媒体,影响力不得了。说明我们的报道得到了受众的认可,只有得到了受众和媒体的认可,我们的影响力才能出来,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完成我们的任务。 [ 2006-12-15 20:49:50 ]
[程曼丽]一个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应当高度关注重大题材,善于发现重大题材,并且勇于报道、采写重大题材,写出有价值、有深度、有影响的新闻作品,我想这些对于在座的各位同学来讲都是非常有启发和教育的。谢谢刘主任。 [ 2006-12-15 20:50:35 ]
(图文均转载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