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肖东发教授“中国图书出版史”课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
发布日期:2010-01-07点击数:
据悉,我院肖东发教授开设的编辑与出版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全校通选课“中国图书出版史”新近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这是迄今为止我院教师在该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 “中国图书出版史”教学录像:http://www.jpk.pku.edu.cn/pkujpk/course/zgts/video.htm “中国图书出版史”课程详细介绍: 我国是文字和图书出现最早的国家之一,编辑出版活动源远流长,从未间断,形成了 中国图书出版史这样一门纵横古今、内涵丰富的学问。“中国图书出版史”课程的前身是 “中国书史”,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被图书馆专业定为专业基础课,至今已有半个多世 纪的历史。北京大学刘国钧教授的《中国书史简编》撰于 1956 年,1958 年由高等教育出 版社出版。1995 年改名为《中国图书出版史》后又成为编辑出版专业的专业基础课;2002 年后被选定为北京大学全校性通选课——通过对中国编辑出版业的产生、发展、演进历史 过程及其规律性介绍、分析,给编辑出版专业的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学科基础,同时对于 各院系学生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大有裨益。能够为文科学生打下深入研究 古代典籍的基础,也可以丰富理科和外语院系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在总体上提高大学生的 人文素养。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多位的教师的持续努力,“中国图书出版史”的内容更加丰 富,体系更为完善,方法更为科学,影响更为广泛。目前,这门课程不仅是图书馆学、编 辑出版学专业的基础课,又是全校性通选课,也可以归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得到全校各 专业(包括留学生在内)同学们的广泛欢迎,本课程从我国历史上文字产生、图书起源、 编辑活动萌芽开始,以时间和朝代为序,通过对各历史时期的时代背景、编纂刻书机构、 组织管理、重要成果等的阐述和分析,展现出一幅绵延千年的中国图书出版史的多彩画 卷。对历史上重要的出版机构、贡献突出的出版家,以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出版物纵横有 序地进行讲授,特别是一些国宝级的文献,诸如甲骨文、竹木简牍、马王堆帛书、敦煌遗 书、雕版大藏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都要重点加以介绍。 本课程在授课中,主要采用以下五方面的教学方法和举措: 1、课堂讲授与实地参观相结合。在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每次课都投入一定的经费 和人力,组织好每一次教学参观活动(先后参观过印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云居寺、国 子监和首都博物馆等),使课堂讲授与实地考察紧密结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印 象。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发挥网络课堂的积极作用。本课程在多媒体课件和等方面 均也取得了系列成果,包括《怎样认识古书》和《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光盘、录像带和 PPT。每年开设课程时,都会在北大校内的 BBS 网站上开设本课专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 已经初具规模,并能经常保持更新;选编、制作了系列软件资源。 3、组织课堂及网络讨论,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精简授课学时基础上,激 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为学生提供发言参考选题,并鼓励学生自己选题,或组成小组, 完成小论文。择其优者在课堂上发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产 生了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4、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结合,将最新研究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和教材中。作为基础课的 主讲教师,要教学科研两不误,而且可以互相促进,不断发表科研成果会使课堂讲授更为 深刻生动,教材建设也很重要,而且不能一劳永逸,要不断修订补充。教材《中国编辑出 版史》是国家“八五”规划课题、新闻出版署专业系列教材重点项目之一,1996 年由辽宁 教育出版社出版后,被 79 所院校编辑出版专业使用。2002 年又由辽海出版社再版,多次 印刷。另一部教材《中国图书出版印刷史论》于 2002 年荣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成果二等奖,于 2004 年荣获中华文化优秀著作三等奖。另外,主讲人还承担并完成了国 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中国出版通史》第一卷的主编及全书常务副主编的任务。2004 年以 来主讲人又与方厚枢先生合作编写出教材《中国编辑出版史》下册——即 1949 至 2000 年 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史,2003 年由辽海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因为在此 之前没有系统写建国 50 年出版史的著作和教材,已经充实于教学之中。肖东发和杨虎还于 2005 年合作出版了《插图本中国图书史》,作为该课程的重要辅助教材之一。另外,在讲 授过程中,还注意随时提出新观点。如在讲授晚清出版史的变革时,传统的讲法是“五大 变革”,经过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我们于 2008 年提出“十大变革”的观点,文章以“论晚 清出版史的近代化变革与转型”为题发表后,在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先后被《人大报 刊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5、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根据实际情况改进考试方式。本课程不仅仅强调知识 的传授,更强调对学生“才、学、识、德、术”等多方面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方法和环 节上注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路。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在 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及规律。例如每次期末考试均采用开卷的办法,题目较活,没有 现成答案,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例如 2003 年期末考试的试题如下:第一道题,举例 说明中国编辑出版事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第二道题,试谈近现代出版业的人文精神和优 良传统;第三道题,理出我国现代(1912-1949 年)出版业的发展脉络。同学们都反映这样 的考试方法和考题能考出真才实学。 该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课程自开设以来,深受全校学生 的欢迎。每年选此课的人数均在 100 人以上。同学们对本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比较认 可。2004 年 5 月学生评估 20 项总平均为 4.53 分(满分为 5 分),2005 年得到 4.81 的高 分。2005 年,该门课被评为北京大学 2004 年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 果二等奖。 该课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主讲人之一肖东发曾多次到国内很多高校进行示范讲 座,如 2007 年 7 月在陕西师范大学由中国编辑学会主办的首届“高等院校编辑出版专业教 学改革与课程观摩研讨会”上推出的第一门课就是肖东发主讲的本门课程。1994-2007 年 主讲人在北京师范大学给 13 届编辑出版专业研究生讲授该门课程。2005 年底到 2006 年初 主讲人应邀去台湾南华大学讲授此课,在宝岛台湾学术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近年来,肖 东发还被邀请到韩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进行有关出版史的学术讲座,产生了良好 的国际影响。

上一条:全院师生妇女节、女生节快乐
下一条:开心,和朋友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