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十三讲】陆小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与传播变革
发布日期:2017-12-07点击数:
12月1日,北京大学传播大讲堂第十三讲在新闻与传播学院报告厅开讲,本次大讲堂邀请新华社音视频部主任、高级编辑、博导陆小华老师作为主讲人。陆老师就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影响与传播变革这一主题带来了精彩的讲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陆小华老师认为,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序幕已经拉开,今天的新闻人如果不具有足够的技术思维,可能无法适应媒体转型,也无法更好地理解和适应时代,因此他选择技术的变革作为本次讲座的主题。
传播基础技术正发生代际更替
陆老师首先回顾了传播基础技术的发展历程,指出传播基础技术的代际更替对传媒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每种新媒介形式的出现都诞生新一轮的媒介革命。陆老师认为,科技革命的影响可能超越我们今天的想象,而未来正在发展的还将继续超越想象。 陆老师通过5G、IPv6和云技术具体分析了传播基础技术正在发生的代际更替。 1. 5G 陆老师首先谈到4G。从2014年到2017年,4G技术在短短四年内完成了受众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也促使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媒体进行转型。他认为,正在试验、即将商用的5G技术,一方面将带来更强的性能,使传输速度更快、连接密度更大;另一方面将带来更多的场景,不仅满足人与人的连接,更满足人与物乃至物与物的连接,与各行业一起打造跨行业的融合生态。对传媒行业来说,5G技术将促进视频产品向可互动、可分享、可体验发展。 2. IPv6 陆老师认为,IPv6可以构建高速率、广普及、高覆盖、智能化的下一代互联网,有了IPv6,才可能实现万物相连。国务院正在推进IPv6的使用,逐步提高IPv6的用户量。中国在IPv6雪人计划中的参与,则将使中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从基础设施的节点上开始有发言权。陆老师指出,IPv6和5G的使用,会使今年中国互联网中发展最快的信息流产品变得更为强劲。 3. 云 关于云技术,过去人们多讲云计算、云平台,而陆老师认为我们更应关注的是云传播。陆老师以路透社在70年代的三个重要转变为例,说明数据库曾经是最有影响力的媒介形态。与之相似,在今天,云本身就可能演变为一种新的媒介形态。
基于大数据对受众与传播的再发现
基于大数据对受众和传播可以做什么?陆老师认为,首先可以理解传播关系,探究传播效果到底如何。关于如何真正理解传播关系,陆老师提出,用户的长期动作和瞬间动作是有区别的,大数据可以使这两者更加清晰。其次,大数据可以通过用户画像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受众,比如将用户信息与上下文信息同成千上万的企业广告素材进行匹配,使广告投送更加精准。 陆老师提出了大数据分析的五个原则:数据集的性质判断比数据规模更重要;分析数据模型比数据量占有更重要;关系发现比状态描述更重要;分析思维比分析技术更重要;跨界利用比结果分析更重要。 此外,陆老师指出,研究者要防止数据陷阱与经验的测不准问题,不能迷信数据。他以电影《二十二》和《战狼2》为例,认为如果能够与时代和大众心底有对话、沟通和共鸣,就有可能远远超出数据的预测和经验得出的结果。
人工智能
陆老师从人工智能的研究历史和标志性事件讲起,认为下一个引领时代的将是人工智能。他指出,今后的新闻教育机构、新闻学者、新闻学生和从业者,如果不能理解人工智能正在发生的进展、不能使用它,将很难适应这个时代。 陆老师引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朱松纯教授的论述,介绍了人工智能涵盖的六大主要学科,并阐述了朱教授的观点:当前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够的关键问题是缺乏物理常识和社会常识,计算机视觉的下一步发展是通过对计算机图像的识别引入更多对物理常识和社会常识的理解。 关于人工智能在媒介方面的运用,陆老师主要谈到人工智能对视频生产的介入现状和发展可能,思考了如何把各种各样半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传媒领域。 陆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介入新闻生产可能产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点:机器人写稿的版权归属问题;人工智能处理可能引发的假新闻问题和公信力建构问题;新闻生产流程变化带来的新闻人把关人角色变化和新闻组织基本形态变化;公民的隐私权和伦理层面的问题等。 最后,陆老师回答了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再次强调:今天的内容生产者如果不懂技术,不知道技术发展的方向,可能无法理解和适应时代,今天的新闻传播学生需要关注科技发展,学习科技知识。
撰稿、编辑:李田

上一条:【第十四讲】詹启敏:科技创新与健康中国
下一条:红楼思悟青史 对话开启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