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专题研讨会举行
发布日期:2023-05-30点击数:

2023528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专题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中宣部《党建》杂志社社长有宝华,北京大学副校长孙庆伟,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胡百精,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编研部原副主任张素华,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副主任张意轩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唐金楠主持。

会议现场

孙庆伟表示,在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105周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2周年之际,学院举办此次研讨会,回顾北大新闻学科的发展历程,深入研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学院以实际行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具体举措。北京大学是我国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以及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方面做出了重要且独特的贡献。研究会恢复成立以来,延续早年的优良传统,开展师资培训,举办新闻学茶座和学术论坛,出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学术文库,在推动新闻学科建设方面做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此次研讨会对于进一步筑牢北大新闻学科的红色基因,推进北京大学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具有深刻意义。

孙庆伟致辞

有宝华表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际,此次研讨会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和新闻学发展,意义重大。他回顾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发展历史并指出,在新征程上,要弘扬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百年积淀的光荣传统,努力为新闻学研究、新闻学科建设、新闻人才培养,以及党的新闻事业,做出更大的历史贡献。《党建》杂志社将进一步发挥党刊优势和全媒体传播矩阵效应,传播好、阐释好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好、引导好党的思想舆论,深化与学界的互动,提供学术交流、阐释的优质平台。

有宝华致辞

七位来自校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分享了学术研究成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三个思考》为主题,梳理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发展历史,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不仅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术团体,更是中国新闻专业教育的发轫,同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培养了专业人才,促进了思想的交流。在此基础上,他提出关于深化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研究的三个思考:第一,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对党的早期创始人的影响;第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关系;第三,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与“五四运动”的关系。陈刚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共同深入推进关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研究,以专业建设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陈刚发言

胡百精就《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马新观的中国化》进行分享。他从中国古典舆论观的多重面向和核心问题出发,指出古典舆论观形成了民本主义、秩序优先、价值理性优先、教化德化优先等一贯主张清末民初舆论观发生近现代转型,历史时势亚需整体的、民本的、进步的、现代的、权威的舆论观出场。最终,历史选择了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胡百精发言

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以《北京大学与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为题进行分享。他结合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的经历指出,毛泽东在北京大学的读书与活动,对他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确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北京大学的精神传统对青年毛泽东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孙熙国表示,马克思主义的传统是北京大学精神谱系的底色。

孙熙国发言

张素华围绕《毛泽东与邵飘萍》的主题,从真实史料出发,分析了邵飘萍与毛泽东的关系以及对毛泽东的影响。她指出,新闻学研究会的学习经历使得毛泽东对新闻学有了比较详实系统的了解,帮助毛泽东学会了如何写好新闻的方法,推动毛泽东在思想与政治上向马克思主义转变,更使得毛泽东认识到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张素华表示,毛泽东在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的学习,是他一生当十分难得的经历,为做好党的宣传工作,办好党的新闻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

张素华发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长邓绍根以《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经历对青年毛泽东的影响》为主题,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对青年毛泽东在职业选择、思想转变、新闻观念、革命志向等方面的深刻影响。邓绍根表示,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活跃的报刊活动家、卓越的新闻舆论工作领导者、优秀的新闻舆论理论家和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在一生的革命历程中,娴熟地借助新闻舆论,宣传革命、发动群众、组织斗争、指导工作,推动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舆论工作经验,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理论基础。

邓绍根发言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执行会长程曼丽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历史文脉与历史传承》为主题,从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立与发展、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历史贡献、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精神传承进行分享。她指出,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历史贡献有四点,一是中国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是新闻事业职业化的开端;二是积累了一批重要学术成果;三是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四是培养了一批优秀新闻人才。程曼丽表示,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贡献力量是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一以贯之的宗旨和目标。

程曼丽发言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曾祥敏围绕《立足中国土,发展马克思,实践赋能基础上的中国新闻学自主知识体系架构》的主题进行分享。他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展新闻学,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是摆在新闻学研究面前的重要的时代命题。中国的新闻学研究应当从中华悠久的文明脉络和灿烂的历史文化出发,从中国大地上涌现出的波澜壮阔的实践出发,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过程中,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学,构建兼具中国特征、世界意义的中国新闻学知识体系。

曾祥敏发言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总编室主任刘文韬,北京大学校史馆馆长、档案馆馆长余浚,北京大学主题教育第四指导组组长陈向群,北京大学出版社社长马建钧,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杨铸,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汤继强,以及新闻与传播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和师生代表参加会议。

唐金楠主持会议

 

会议合影

上一条:中联部原副部长于洪君同志来新闻与传播学院作学术报告
下一条:北京大学师生赴人民日报社参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