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五月,北京大学传播大讲堂第十六讲在新闻与传播学院113报告厅开讲。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高峰博士为北大师生带来了题为《纪录片创作与传播的国际化与民族化》的精彩讲座。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俞虹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
作为从业30年的纪录片专家,高峰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北京师范大学主办的“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和会林文化基金联合主办,2011年至今已举办八届。活动每年邀请100位外国青年导演来华进行文化体验之旅,并完成一部10分钟的微纪录片),深入探讨了中国纪录片如何真正走向国际化与民族化。
纪录片走向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核心是真实
高峰认为,纪录片是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沟通的极好手段,是世界认知中国最重要的影像形式。纪录片要真正走向国际化和民族化,首要的就是纪录片的核心问题——真实。高峰提出,要通过纪录片让人们看到真实的社会和真实的人,从而实现纪录片最重要的社会认知价值。
那么何为真实?他指出,纪录片不应仅仅停留在现场直播式的真实状态中。纪录片的真实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通过创作者的思考和艺术的呈现体现对真实的理解。
用过程的魅力达到国际化与民族化
对于如何做到纪录片的真实性,高峰强调了一个概念:过程。他认为,纪录片的艺术就是过程的艺术,纪录片必须反映过程,没有完整有意义的过程,就无法体现它的真实性。只有用过程的魅力感染观众,才能达到国际化与民族化的概念。
高峰以“看中国”项目作品《表述》和《牧马之原》为例阐述了过程的重要性。他认为,《表述》将主人公残疾修表匠的人生经历与修理手表从拆卸到组装的过程自然流畅地联系在一起,完整地刻画了人物,深刻地体现了真实,通过对过程的呈现帮助我们触达人物内心,从而更好地认识问题。而反映鄂尔多斯草原生活的《牧马之原》则过多地运用音乐来渲染感情、通过摆拍来展现草原,缺乏过程的表达,使其性质更偏向文化专题片。要让纪录片真正达到国际化与民族化,就要遵循纪录片创作的本质特征:真实记录过程。
(图片来自网络)
怎样才能完成过程?高峰提出两个要点。一是节奏。对节奏的认知体现了过程的魅力,纪录片的节奏应该取决于现实生活的节奏。创作者要有顺应现实生活节奏的编导意识,根据内心对现实节奏的认知和把握来处理纪录片的节奏。二是压缩或延伸时空关系。描述过程需要根据对事物的理解来处理时空关系:压缩时空关系会产生豪放激情的认知,延伸时空关系则能放大内心细腻的情感。
国际化与民族化需要更科学的语境表达
高峰提出,中国纪录片走向世界需要更科学的话语方式和语境表达。首先,汉语作为一种高语境语言方式,对非汉语使用者来说有理解难度,因此纪录片应该说“一是一,二是二”的话,不过多地展示文采,而是通过影像来表达。其次,纪录片不能随着社会语境的变化而失去价值,它应该越古老越有价值,若干年后再看仍能体现对当时社会的认知。最后,纪录片应该把陌生的观众变成熟人,说熟人之间生动、亲切的话语,使纪录片真正具有国际化与民族化的价值。
高峰指出,让世界了解中国需要真正的相互交流,通过真实的纪录片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非常重要。他认为,随着我国对纪录片的认识越来越进步、纪录片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样,我国纪录片在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发展上会更加趋向良性,它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好。
俞虹教授在总结中对高峰院长的精彩讲座表示感谢,并提出,本科传媒教学的一大重点是视频传播能力的培养,而纪录片则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对此,俞虹教授与高峰院长鼓励同学们知行合一、从身边做起,积极进行纪录片创作的实践,促进我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撰稿、编辑: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