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正文
第三届中国传统出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在北大举行
发布日期:2019-04-29点击数:
4月26日,“古籍阅读的力量:第三届中国传统出版文化的传承与弘扬”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现代出版研究所主办,北京模范书局有限公司协办。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集中探讨了古籍阅读的时代价值,古籍阅读的现状,移动媒体阅读对古籍阅读的挑战,古籍出版的市场与受众状况,古籍影印本与仿真本的市场价值与阅读价值,如何再现中国古籍的形式美,如何加强古籍阅读的指导,如何促进古籍文化的广泛传播,重新估量古籍阅读的环境,如何优化古籍的阅读条件,古籍公藏机构如何处理好古籍保护与公众阅读的关系等问题。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陆绍阳表示,中国古籍蕴含着中华文化的智慧,凝结着中国人深厚的情感;加强古籍阅读,对于继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清介绍了我国目前古籍的保存情况,就古籍阅读服务,他建议从六个方面推进:一、古籍阅读与推广立意要高,古籍复制要逼真,要充分展现我国古籍之美,从而对受众产生美的引导。二、影印古籍要完整,不光是影印古籍的基本内容,而且还要包含书前书后的所有题跋。三、应在国家统一规划和各收藏机构联合行动的条件下,开展古籍数字化工作。四、古籍阅读服务,应注意版本的选择,应调动专家力量选出最精的本子向公众推广。五、应当优化古籍阅读的条件,注意营造读书的氛围,充分展现古书美好的“味道”。六、适应当代人生活节奏快的特点,提倡古籍的碎片化阅读。
据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余光介绍,调查显示目前社会上对古籍的需求是很大的,即以古籍影印来看,市场就很大,而且现在的影印技术日益先进,一部大书很快就可以影印出来。但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对于广大读者来说,尚缺乏能够展现古籍之美、唤起阅读趣味、价格适中的本子。出版社一旦把握了古籍市场与受众,这个市场是大有可为的。“当下对经典阅读的关注度很高,但版本的选择存在很多问题,应当加强这项工作,选出恰当的本子,避免采用一些不太好的本子去误导公众的阅读。”王余光说。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则重点关注了“如何把深陷于电子媒体阅读的青少年吸引到古籍阅读上来”。他认为,出版社应当积极承担起这个责任,深入研究图书市场,推出价格合适、制作精美、古意盎然、便于个人使用与收藏的古籍。图书馆仍然需要降低古籍利用与阅读的门坎儿,努力办成一个真正传承古籍、吸引读者的场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方晓阳阐述了古籍阅读与古籍出版的关系和数字化时代雕版印刷的传承问题。他认为,古籍阅读应该继承中国古人所讲的“开卷有益”的良好传统,而现在的技术条件也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要求古籍的制作要从纸张、颜料、字体、版本、装帧、内容选择几个方面通盘考虑,精加选择。要以系统思维的方法,通过一揽子工程,实现古籍阅读与传统出版技术传承的良性互动。
在研讨会后的“最美书”发布环节,由北京模范书局设计的荣获2010年度“中国最美的书”奖的《姜寻诗词十九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荣获201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银奖的《虫子书》和南开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新艺文类聚丛书》等进行了展示。

上一条:北京大学本科重点课程建设项目《中外广告史》教学改革暨成果展在双创中心举办
下一条:向站在十字路口的世界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