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活动
中国记者节公益论坛
[2006记者节]程曼丽:记者节里话新闻
发布日期:2006-11-23点击数:
采访到程曼丽教授的时候,她刚刚从山西出差回来,忙着为卫生部调查当地的艾滋病防疫的情况。自03年“非典”以后,程教授被聘为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提供咨询。 2006年11月8日,记者节当天的访谈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这话不能在新闻发布会上讲” “非典”特殊期间,发言人面对媒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回答提问是否“避重就轻”,敏感话题是否注意策略?卫生部高官们多是医学出身,缺乏传播学知识,为此程教授没少费苦心。 “这个问题我很难过,我要辞职。……” 这是某位官员在新闻发言模拟现场的一句话。其诚意倒可不必怀疑,不过程教授还是点明了告诉对方,“这话不能在新闻发布会上讲。”面对都是中央部委局级以上的政府高官,程教授也只能直言不讳,不过官员们低头忙着记录的身影打消了她的顾虑。 他们只是缺乏“新闻传播的意识”,当认识到行政思维的不足后,他们所表现出的认真和敬业,让程教授非常“感动”。她旋即把自己的报告再度整理,发给了卫生部,这后来成了他们的内参。 “我不去争,我不就可爱了吗?” 谈起恩师方汉奇先生,原本端坐的程教授靠在了沙发上,她抬起头,语速缓适地告诉记者,她称恩师为“方先生”,来到北大多年,师徒依旧保持着联系,经常是互发电子邮件。“方先生为人为学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有一次奖励评比的结果让程教授感到不平衡。方先生知道后,用简单的话点了爱徒一下,“有一些人,不属于他的,他去争。他争到了,他就不可爱了。’” “他话每次都很简单,很简单。但点得我恨不得…,一两年我都跑了。”程老师回忆起这段来,笑着说道,“很简单的道理,我不去争,我不就可爱了吗?”师徒之情 ,于“可爱”一词,跃然眼前。 程教授也把这份情怀带到了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她鼓励学生课上课下积极与老师交流。“印象中我上本科课,就有一个同学有什么问题始终都提给我。……考硕士之前他问我,‘老师对我有印象吗?’我说,太有印象了,我电脑里存着很多‘回长江信’。” 长江已经考进北大新闻传播学院,是“很好的硕士生”。程教授把与学生的这份交流看作是为师的“天职”,“再忙也不是借口”。 当然,她也承认,不能像扩招前那样和学生交流也实在是种“遗憾”。 “刚刚起步”,“我们在努力” “新闻是很辛苦的。”程老师如是说到。 在北大学新闻,一定要注意利用北大的多学科资源,“宽口径,厚基础”,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保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后劲”。除了基本的“专业性技巧”,作为新闻人,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程曼丽教授在说起北大新闻人的独特之处时,特别说明了两点,其一是北大多学科的综合资源,其二就是北大一流的学生。“北大生源非常好,我们非常引以为自豪。” 因此,如何从宏观角度建构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了全院教师的共同心声。用她的话说,面对学生,如何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老师们常常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学院近些年在学科点建立、教员安排、课程设置、学院制度等方面的改进是下了大力气的。06年的新生现在已经可以直接聆听中文系老师讲授古代文学了,这种校内资源共享在以后还要继续和扩大下去。新近在大讲堂欢庆了三周年的上海东方卫视也和学院签订了协议,为学生将来实习提供了新的平台,类似的还有中国新闻社等。实习平台的规范化管理在将来是比较明晰的。 不过,她仍旧坦言,“刚刚起步,我们还没有做到最好”,“我们在努力”。 采访侧记 在记者节里第一眼看到程曼丽教授时,她正在学院门口照相,某学术期刊编辑急着问她要张照片。结果程老师在学院牌前横竖拍了半天,总想把学院的名字也给拍清楚了。 她对记者说,顺便也要把学院的名字打出去啊。 背景资料: 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新闻史学会名誉会长,被誉为新闻史学界的“泰斗”,程曼丽教授是他的关门弟子。(左利坤 曹璐)

上一条:[2006记者节]陈小川:我看新闻的严肃性
下一条:[2006记者节]杨澜:我永远是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