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交流
中欧对话暑期班2014
  首届"中欧对话:媒介与传播研究 "北京大学暑期班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15-07-01点击数:

7月1日至10日,首届“中欧对话:媒介与传播研究 ”北京大学暑期班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举行。来自中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30名学员参加了此次暑期班,这些学员主要是媒介和传播研究领域内各专业的青年学者、博士或硕士研究生。来自中国和欧洲的20余位业界专家受邀来到暑期班进行英文授课,主要来自于北京大学以及北京大学欧洲大学中心的部分成员学校。在为期10天的课程中,学员们通过聆听英文课程、青年论坛、媒体交流等方式,就媒介与传播方面的跨文化交流、国家形象、网络传播 、舆论、软实力等诸多话题展开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7月1日上午8:30,暑期班开幕式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会议室举行。在开幕式上,来自瑞士卢加诺大学的朱塞佩·里盖利(Giuseppe Richeri)教授、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吴靖教授和北京大学欧洲大学中心的艾玛·卢帕诺(Dr. Emma Lupano)博士分别致开幕词,欢迎来自世界各自的学员参加此次暑期课程,并预祝暑期班顺利、圆满举行。随后,张展和许静教授,分别作为此次暑期课程的欧方和中方的联系人,向学员介绍了为期十天的课程的内容形式和具体安排。


暑期班主要针对中国与欧洲传媒产业框架内关于媒介,传播与文化研究中的一系列经典与前沿的问题进行理论的研讨与思想的交锋。


10天的课程大致分为了三个版块:


1)英文授课:每位受邀请的教授届时将讲授其研究领域的核心内容及最新研究成果。外国的师资主要有Prof. Richeri(瑞士卢加诺大学)、Prof. Perrin(苏黎世应用科学大学)、Prof. Catenaccio(意大利米兰大学)、Prof. Lavagnino(意大利米兰大学)、Prof. Negra(意大利米兰大学)。还有一些来自外国的媒体界人士参与授课。中国的师资主要有来自北京大学的吴靖、王秀丽、王异虹、许静教授,清华大学的金兼斌、史安斌教授,中国传媒大学的顾洁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姜飞教授,北京邮电大学的徐敬宏教授,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Elaine Yuan教授等。还有来自CCTV和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老师莅临暑期班对学员进行指导。


2)青年论坛:每位参加暑期班的学员都有充分时间(30分钟以上)报告个人研究选题,并得到至少一位学员和一位教授事先准备的点评和论文指导意见。在青年论坛上,学员们都对自己的研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其他学员也对汇报者的研究进行提问,会场气氛热烈。在7月10日下午,暑期班对评选出的优秀学员进行了颁奖。


3)媒体交流:暑期班安排了两次与中外媒体专家的对话研讨及现场参观调研。分别是7月5日上午与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就电视市场的探讨,以及在7月9日下午,学员与英国卫报的Tania Branigan就如何报道中国(The Charm of Reporting China)的探讨。学员们通过与一线新闻人的对话,了解了新闻工作的前沿。


这三部分内容穿插在10天的暑期课程中进行。在7月6日,暑期班组织学员在北京进行了游览,中外学员对北京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的了解。另外的9天时间内,每天都会安排英文授课和青年论坛,将聆听名师授课和发挥学员自主性相结合。


暑期班的课程中,每天会根据授课和论坛内容,拟定一个主题,分别为:传媒经济与传媒实力、媒体外交和中国形象、新闻学研究、媒介科技和社会改变、与媒体对话、媒体与公众、媒体与艺术、媒体与文化、中国的软实力。


本次暑期班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瑞士卢加诺大学中国传媒观察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欧洲大学中心共同主办。在为期10天的课程中,学员与授课教授们就专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学员们之间也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通过这次暑期课程,中外学员相互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氛围,是北京大学与欧洲的大学在媒介与传播领域进行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打开了新闻与传播领域的“中欧对话”之门。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许静教授授课中



学员发言中



聆听学员的发言



教授、学员、志愿者合影



下一条:  首届"中欧对话:媒介与传播研究 "北京大学暑期班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