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7个小时一路低调的旅途劳顿,终于在中午12点抵达阴天的桂林。
桂林日报社各种重视,毛社长亲临火车站接风。这个南方城市温度与北京相差无几,风中却带着南疆特有的潮润气息。
午饭相当丰盛,以鲈鱼为代表的广东菜深得众人欢心。低调地坐在人群中,没多久居然受到了徐老师亲自热情的慰问,问我衣服是否带得足够,是否习惯南方湿冷的气候。霎时间我脆弱的小心灵无比地澎湃起伏。
饭后,跟报社数位领导游览芦笛岩、象鼻山和碑林。如果说芦笛岩的鬼斧神工令人敬佩,那么后人对各种石钟乳和石笋的比喻则更令人惊叹。

象鼻山的观光空洞乏味,一行人只是去那个被人照滥了的景点拍了照后便匆匆离开。比较有成就感的是成功拉到徐老师一同合影,脆弱的小心灵再次热泪盈眶。
碑林的确是一处不可多得的景点,虽然只有小小的一个山洞,但古人种种镌刻题字足以令人惊讶不已。一边猛拍一边暗自疑惑:同样是人过留名,为什么古人可以留下名垂青史的诗句,今人就只会写句“到此一游”呢?
晚饭在一家名为“百姓酒肆”的餐厅吃饭,小火炉的气味让人温暖。本来打算继续低调的我刚欲坐于角落,却被吕老师热情招呼坐到领导和老师所在的桌,一旁的posey不禁作嫉妒状感叹你真火啊你真火。饭桌上蕨耙和浐子(?)尤其受欢迎,其中浐子被众人亲切唤作“球球”。大肆饕餮一番后有人说这球球入胃之后无限膨胀,有压缩饼干之功效,然而事实最终证明此语纯属妖言惑众。
晚饭后进入一天节目的最高潮,价值180元/人的两江四湖游览让全体人民彻底大饱眼福,各种桥梁亭台宝塔碑刻让所有人目不暇接,虽然水上温度奇低夜风刺骨,但众人拍照的激情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多的素材瞬间之内全部塞进取景框之中。整个船上人声鼎沸,一行人一边可怜兮兮地抽着鼻子一边不住感叹桂林简直是美到极致啊。

夜间回到宿舍,由于被子全部是潮的,在我的提议下一群女生扛着被子在空调前吹热风,ws形态层出不穷,笑声响彻清冷的女寝。一番折腾之中,我举起相机为众mm留影,众人看到自己的ws样子闯进镜头,笑声更是以摧枯拉朽之势爆发出来。而一行14人的桂林实习生活,也在这笑声当中正式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