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年大事记
2001年:
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学院领导班子组成:党总支书记赵为民(兼副院长),常务副院长龚文庠,副院长陈昌凤,副院长谢新洲,党委副书记孙华,李琨、陈刚为院长助理。
2002年:
5月28日,邵华泽出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编辑出版专业部分师生接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委托,为2002年开始的出版行业职业资格考试编写首部考试大纲和《出版专业基础知识》辅导教材并参与考前培训。
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协议,出版“21世纪新闻与传播学”系列教材1套共20余种。同时还与北京大学出版社签订了《网络传播丛书》、《媒介经营管理》丛书、《世界传播学经典译丛》的出版协议。
加强学生对外交流活动。分别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传播学院、丹麦大学、美国曼隆学院、香港南华早报、香港TVB等建立了学术交流或实习交流关系,选拔学生参加交流。
2003年:
修订本科教学计划、研究生培养方案。对本科教学计划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分步骤进行讨论、论证,确定了新版教学计划,并开始执行。制定了2004年以后的四年制博士,两年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院主办“One Show金铅笔中国广告分会”
11月,与国际期刊协会联合主办“首届国际期刊经营管理研讨会”
2004年:
5月,《北大新闻与评论》创刊,程曼丽任主编,师曾志任副主编。
建院后招收的第一届新闻专业的本科生进入毕业实习阶段,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本科实习工作的协调,制定了实习方案。建立多个实习基地。。
12月11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香山饭店举行。邀请近20位学界专家为学院发展路向出谋划策。
2005年:
7月19日至20日,“让世界了解中国——斯诺百年纪念”大会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
6月11日至12日,举办了“2005全球华人广告教育”论坛。
10月17日,在第10次博士、硕士学位授权评审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获得传播学博士点。
10月,学院与《广告大观》杂志社共同创办了中国第一本广告学术期刊——《广告研究》。
2006年:
2月28日,学校研究决定我院领导班子换届,任命邵华泽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徐泓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赵为民(兼)、程曼丽、陈刚为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杨伯溆、徐勤霞为院长助理。
10月27日,我院主持的北京论坛分论坛“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在人民大会堂四川厅隆重举行。分论坛主题为“创意产业与全球传播”。
2007年:
4月14-15日 “新闻传播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在九华山庄召开。
7月,陈汝东教授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国际修辞学史学会(ISHR)第16届年会上被推举为世界汉语修辞学会会长。
10月17日,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第三届会员选举大会举行,学院刘德寰教授当选CMRA行业协会会长。
11月2日至4日,“2007北京论坛”召开,其中“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分论坛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持。
2008年:
3月5日,我院与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广协会广电史研委会共同主办的“周恩来与新闻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3月8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中标项目“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社会舆论影响与利用研究”专家论证会在北京大学正大国际会议中心召开,首席专家为谢新洲。
4月15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恢复成立。校长许智宏任会长,副会长为程郁缀、徐泓、赵为民、程曼丽、陈刚、吴廷俊、卓南生。程曼丽教授兼任秘书长。学术总顾问为邵华泽、方汉奇、范敬宜。研究会聘请首批10位海内外知名学者担任研究会导师。
6月,由我院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联合举办“汶川震灾哀悼日百家报纸头版视觉传播研讨会”,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有40位媒体代表与学者专家参加。
10月25日,由我院、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中国新闻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暨中国新闻教育、新闻学研究9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大召开。
12月2日,由北京大学和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传媒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我所珍惜的——30位北大传媒人访谈录》新书首发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13家在京主要媒体的领导参加论坛。
12月21日,由我院和中国广告主协会共同主办的“2008年新媒体创意传播管理高峰论坛暨首届新媒体营销传播案例评选、企业网站品牌传播力、中国城市旅游网誉指数发布典礼”在北大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2009年:
4月25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华通讯社音视频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和中国安防科技有限公司安防学院联合主办,首届“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安全暨灾难报道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上揭晓了由12所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共同评出的 “5•12”汶川地震报道中的十佳作品。
4月30日,关世杰 任首席专家的“我国对外传播文化软实力研究”被列为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下分十三个子课题。
5月27日,由香港爱国实业家蒙民伟先生参与资助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大楼正式奠基。
6月26至27日,第五届“两岸三地五院一网研究生研讨会”在北大召开。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第五届东道主。
9月6日,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2009年会——“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暨五四时期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上,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接受聘书,继前任校长许智宏后成为新一届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会长。
2010年:
7月9日至11日,由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国传播学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传播学大会”举行。此届大会以“新媒体•多元文化•全球传播:挑战与应变”为主题。
2010年7月、10月学校党委分别任命冯支越、王洪波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
9月,跨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3+2培养计划)于2009年启动,30余人报名,经过考试选拔,2010年5月,学院录取了首届十名本科生培养跨学科硕士研究生,于9月入院学习。
11月8日,“学院2020发展战略制定启动说明会”举行。对学院发展方向、科研成果、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12月3日,由学院承办的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高校巡回报告会首场报告在北京大学举行。学院百余位同学聆听了此次报告会。
2011年:
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批准,国家《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修订完成。北京大学新增4个博士学位和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获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
3月22日,由学院跨文化交流与管理研究中心主办的“2011年跨文化传播学圆桌研讨会”在陈守仁国际研究中心举办,
3月26日“成舍我与民国新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
5月8日,由北京大学现代出版研究所主办的“2011数字出版与文化产业”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二会议室召开。
5月14日,“2011年北京大学国际语言传播学前沿论坛”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举行。
5月20日,“互联网与社会:挑战、转型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本次国际会议旨在邀请国内外互联网研究专家共聚一堂,探讨互联网对社会发展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5月28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十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