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2004北大体育特刊:我们在水上飞驰
发布日期:2006-09-26点击数:
早晨七点。北京昆玉河。一只天蓝色的赛艇利箭般地划破波光荡漾的水面。1名舵手坐在船尾,面向前方,大声喊着有节奏的口号。8名浆手各司左右4浆,动作整齐划一,仰身发力时吼出“恰!恰!”的爆破音。在飞驰的赛艇尾部,甩出一道细长的白色水痕。 北大赛艇队刚刚结束了在上海的集训,回到北京即投入了新的训练。每天早上五点半集合,他们要到离校20分钟车程的昆玉河,进行一个来回 14公里 的水上训练。训练现场,赛艇轻灵的在水上掠过,男孩子们脸上的汗水反射着朝阳的光彩,矫健的身影在河边绿柳和樱花间忽隐忽现。 在国外赛艇最初在贵族中流行。运动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力与美的共同体现,让观看和参与这项比赛的人着迷。相比其他的团体运动,赛艇对团队精神的要求更高。篮球足球等团体运动,最后的进球者总会成为英雄。而在艇上,9个人必须统一得像1个人一样。为保证速度和平稳,舵手、左右2个领桨以及其他6个桨位的运动员要配合得天衣无缝。8名桨手划浆动作从发力频率到入水时间甚至呼吸都必须一致。当9个人达到最高默契,也就是速度最快、动作最美的时候。因此,胜利或失败都永远属于所有队员。 正是赛艇体现的这种团队精神,使得它作为一项标志性运动受到国际知名高校的青睐。英国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的校际赛艇比赛每年都在泰晤士河上举行,迄今已延续了近170年。而美国哈佛和耶鲁的赛艇对抗赛也有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大清华的百年赛艇对抗赛也成为中国高校与世界接轨的重要象征。 北大赛艇主力队员、法学院02级王磊告诉我们,出去集训和比赛的地方景色都非常漂亮。但是艰苦的训练和比赛本身的残酷性,他们根本无暇顾及宜人的风景。 4月11日 我们来到北大第二体育馆,准备拍摄赛艇队员进行侧功仪测试。侧功仪是一种陆上模仿划船的阻力划船仪器,队员们说在它上面训练时,常常达到“拉力拉得想呕吐”的恐怖程度。我们尝试了一下,当显示器显示拉了 300米 的时候就已经快喘不上气了。而今天队员们要拉10个 500米 ,而且速度和频率都有很高的要求。 赛艇队主力队员的测功仪测试开始了。“嘶——嘶——”的声音和队员们大口的喘气声合在一起,汗水从他们结实的后背一道道滑下。当训练结束后,高大健硕的队员们已无法像平常那样矫健的行走了。他们喘着粗气,扶着墙壁,汗水像雨点一样坠到地上。而这仅仅是他们陆上训练的一部分,还有跑步、力量等其它训练。 “也许有些同学认为赛艇队的孩子们在外面那些风景宜人的地方训练很幸福,其实他们不知道好几个月呆在那样人迹罕至的地方,天天进行枯燥的、高强度的训练是怎样一种感觉。”赛艇队的随队指导 石运佳 老师说。 以上海集训为例,每天从早到晚,北大赛艇队员陆上和水上训练时间长达8个半小时。一周只有半天的时间休息,训练的地方坐公车要两个多小时才能到市区,所以他们基本不外出。回到学校,每天早上完成2个小时的水上训练以后,还要赶回学校像普通同学一样到教室上课。下午四点半,他们又要集合进行陆上训练。 由于赛艇队常年在外封闭训练,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很少,他们很珍惜这种时光。北大赛艇主力队员、03法学院的张亨全说:“我并不觉得这样很辛苦,因为至少我可以在学校里上课、参加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和同学们在一起感受大学的生活。”“如此艰苦的、与专业队员一样的训练,是为了什么?“清华!”听到这个问题,刚从测功仪上下来的王磊气喘吁吁,挥着拳头回答。拍摄测功仪测试那天,几个队员在疲惫得几乎无法坚持下去的时候,不约而同的大喊:“清华!”“打败清华是我们的目标!打败他们是支持我们训练下去的动力。”张亨全这样说。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队员和教练不约而同地都提及北大——清华对抗赛。在与清华赛艇队员的接触中,也能发现这个比赛在他们身上形成的巨大压力。原清华赛艇队队员金聪表示:“北大——清华赛艇对抗赛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比赛那么简单。 主持这场对抗赛的国家水上运动中心韦迪主任认为:双方把荣誉看得太重、把胜负看得太重了,运动员的身上压了太大的担子。”他举例说在哈佛——耶鲁的对抗赛中就有一方连续11年失败,在第12年的时候打了翻身仗。如果给比赛本身赋予太多的压力和意义,11次的失败是无法坚持下去直到胜利的。 北大与清华的赛艇比赛已经进行了4次,清华总分一直领先。在最近的一次比赛中,北大赛艇队第一次打破单场赛事纪录。因此,这些坚毅的男孩子充满期望,他们相信自己的辛苦付出一定会得到回报。 记者/邵夷贝 李晓雨

上一条:2004北大体育特刊:我选择做一个勇士
下一条:2004北大体育特刊:新型国手在这里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