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友会
新传故事
张向英:最好的一条路
发布日期:2011-04-15点击数:
个人简介: 张向英,1984级北大法律系经济法专业本科生,1998级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攻硕士研究生,2003级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1988-1992年,在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任书记员。1992-1999年,在北京大学外事处先后担任交流科任项目协调员、办公室副主任。1999-2010年,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校友联络部部长、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2010年10月至今,担任北京大学校友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担任的社会职务致公党北京市海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海淀区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1984年,张向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本科;1997年,她开始攻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2003年至2009年,她又拿下了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博士学位。张向英笑称自己是“三院院友”。 这位“三院院友”在工作中两度转身,经历了三个截然不同又有一定联系的工作,收获了不同的经验和精彩。同时,源于学术和现实的两种关照叠加在一起,让她不断思考,不断有所收获和提高。
冲突与规范:司法工作锤炼出一种韧劲和理性
1984年,张向英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经济法专业。“学法律给了我很强的逻辑思辨训练,我们上课经常会有辩论,这对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助益”。1988年本科毕业时,张向英被分配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任书记员。这一干就是四年。 当时,张向英住在北大附近,但单位在前门,每天花在路上的时间就有三个半小时。每天的工作也常常是高强度乃至超负荷的。从毕业时一个说话还有带有点“奶味”的小女生,到接下来四年里泼辣干练的法院书记员,其中吃了多少苦头,旁人未可知。那时候司法的地位和工资都不高,又做着很初级、也很累的书记员工作,颇有些苦不堪言。 “但正是这段经历,对我后来的职业生涯最有助益”。张向英说,法院特有的环境,让她学会了责任、理性,培养了较强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也就是有了十足的“韧劲”。原先那个娇气又骄傲的小女生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渐渐地,不管面对多大的压力和挑战,她总能扛得住、拿得下。 工作中,张向英有了两种感觉。一种是作为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努力维护公正、公义和公平。另一种就是,“感觉自己是北大校友,骄傲的同时,压力也特别大。你的一举一动,直接关系到学校荣誉。”这四年,也是张向英至今唯一的北大“校友”经历,与她现在所从事的北大校友工作遥相呼应。“现在想来,司法工作是我最宝贵、最美好的一段经历,它让我在做人和做事方面越来越从容,走得更快、更稳了。” 尽管这份工作给了她脱胎换骨的蜕变,但张向英也从中发现,自己既不太喜欢跟人发生冲突,也不喜欢总是看到别人发生冲突。“因为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发生了冲突它才会来规范。法律的核心,就涉及冲突与规范。我不太愿意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而且也不喜欢很强势地去解决冲突。我天性中更喜欢和平、和睦、和谐的东西。” 于是,她还是选择回到北大工作。
沟通与和谐:外事工作拓展了视野
对母校“恋母情结”促使张向英于1992年回到北大。“回北大了,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回归母校,对母校的情感,与学生时代完全不同。上学时总在抱怨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当你离开后,发现母校与你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 张向英先是在外事处(现为国际合作部)工作了七年。这一段时间正是北大外事活动发展的最快阶段。“当时北大的外事活动量,相当于一个中级省的外事活动量,非常大。而且北大的外事舞台,承担着双重任务,一个是民间学术文化交流,另一个就是国家外交任务。”张向英参与了一系列的重大外事活动并承担了重要的任务,如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期间负责接待了200多位海外记者;参与了包括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等外国元首来访等重大外交活动;等等。另外,她长期担任《国际交流与合作通讯》杂志责任编辑,协助成立了“学生国际交流协会(SICA)”,并长期担任指导老师,推出了学生社团直接介入国际交流的模式。 张向英说,“通过这个平台让我看到各种肤色的人,各种文化背景的人,体验那种文化冲突、文化交流,对我人生也是一种很大的丰富。” 同时,张向英渐渐对跨文化文化交流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98年,她开始攻读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下的国际文化传播方向硕士。这个专业方向的硕士自1986年设立,直到1999年招进来第一届全日制硕士之前,都只招收在职硕士。因为当时的国际文化传播方向设在国际政治学专业下面,张向英也随之学了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等方面的课程和知识。“这些方面的学习,对我的知识面是一个很大的扩展,对我的境界是一个提升,在看问题的时候更加会有一个全球的视野。”
学术和现实:两种关照促成终身学习
张向英说,北大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促使她不断学习,不断提升。2003年,她考取了新闻与传播学院在职博士,师从龚文庠教授。 经过五年半的努力,张向英拿下了博士学位。她笑着说,读本科时,自己大概是班里最不爱学习的人,但后来发现,她成了班里学历最高的人之一,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法学、国际政治学、传播学,这三个专业都属于社会科学,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相通的,从硕士到博士,她做的都是有关传播法、网络法等方面的研究。“我希望找到一个结合点,毕竟本科4年在法律系的训练是最基础的、最扎实的,传播学也是我喜欢的。” 博士期间的研究主要围绕“美国和新加坡网络色情管制比较”研究展开,张向英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学术上已有了一定的兴趣和积累;另一方面,她的儿子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作为母亲,她担心儿子会遇到诸如网络色情问题的不良影响,乃至担忧与儿子同龄的一代人的成长问题。美国和新加坡的网络发展比中国早了十年左右,相应的问题已经出现,而且对策也已经出台。在21世纪初,网络在中国还是一种比较新兴的东西,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相关的学术研究也比较少。于是,张向英就从这方面着手,研究了国外对色情网站的控制模式,以期对我国的网络传播净化提供一定的借鉴。 另外,张向英说,“工作和学习相互之间也会有很好的促进,相得益彰。工作的经验对学习有好处,学习的时候就会多一些思考,而不会只是纯粹的理论,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做研究的时候,就会跟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而读博士期间看了很多书、思考了很多问题,这对工作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你就不会把工作当成是一种简单重复了,你就会做思考,就会让它提升,归纳其中的规律,然后形成文字的、系统东西,可以给别人提供参考。” 总结起来,学术上的积淀,加上在生活和工作中的现实思考,这两方面的关照,就能使人能够产生一种切实的关怀,从而在做研究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这样看来,如张向英多次提到的,“人的这一生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读书期间,张向英感受到美好的师生情谊。老师们学识渊博,待人亲切。尤其是导师龚文庠老师,“也许一小时前还像朋友一样与你轻松快乐地切磋乒乓球球技,但一谈到学术研究时,马上变成严谨认真的老师,毫不含糊,‘六亲不认’。老师们这种看似矛盾的性格,正是一代代北大人的魅力所在。”
爱心的使者:校友工作是一项事业
1999年,张向英调入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担任校友联络部部长,同时兼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开始了她的校友工作事业。2010年10月份,北京大学成立校友工作办公室,这是个独立的行政机构。张向英继续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北京大学校友会副秘书长。 目前在中国,校友工作是一项新兴的、朝阳的工作。在教育经济时代,国外一流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筹款,而筹款对象主要是校友。“校友回馈母校是自然而然的,但也需要一个长期的感情铺垫和联络。虽然他们对母校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就像资源一样,必须得激发出来。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与校友建立联系、沟通情感、做好服务、激发情感,强化他们对母校的感情。捐赠则是最后一个结果,也是校友表达对母校之爱的最直接的方式。我们的工作大致就是这样的。” 目前,北大校友工作办公室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工作。第一个层面就是联络校友、凝聚人心,做情感的工作。她笑言有点像“谈情说爱”:情,就是母校情、同学情、师生情;爱,就是母校爱我、我爱母校。第二个层面是做好服务,每位校友都有着母校情结,回到学校都会有一种游子回到家的感觉。“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让他们找到那种熟悉的、回家的感觉。”第三个层面,就是倡导校友回馈母校,引导他们为母校捐钱出力、献计献策。 张向英说,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她更希望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因为到了一定年龄,就不会去只去谋取自身的发展,而是会有一种关注或倾向,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段就都开始做一些公益事业了。比如说,付出爱,传播爱,搭建桥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我觉得这个境界就更高了。” 张向英觉得,校友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益事业。校友与学校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学校培养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毕业生,北大的文化、北大的传统在校友身上铸就了一种特殊的气质,不同年代的校友,都有着相似的气质和精神头儿;校友的力量则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如果要问,大学的围墙在哪里?答案是,校友的足迹在哪里,大学的围墙就在哪里。全世界都有我们的校友,咱们有20多万校友遍布全世界,在各个行业都做得非常好。他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群体,也是令咱们母校特别骄傲的群体。” 虽然校友工作很琐碎、很繁杂,也不像其他工作那样显性,短时间内看不到显著成效,张向英却把这个工作当成一项事业在做。“校友工作挺有意思的,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而且,他们是我们永久的成员。我们无论到哪里,都能感受到那种对母校的爱,也会传达母校对他们的爱。我们做的就是爱心的使者。所以呢,这个工作给我很大的骄傲,也给我很大的满足感。” 张向英觉得自己的履历也挺有意思的,从面对冲突,再到沟通为主,再到“谈情说爱” 做校友和学校联络的桥梁,都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地进行过渡和转换。因此,她对人生的每个阶段都特别感恩,每一个阶段动都让她收获了很多有益的东西,从而对后面的工作很有助益。学习所得、工作所思和生活阅历,都让她越发圆融通达、从容不迫。“学会感恩,你就会交到真正的朋友,也会感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以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境遇,我们都要有感恩的态度。” 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习经历,让她深刻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有什么想法都要表达出来,而不能单纯只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主张的“敏于行而讷于言”,那样容易导致误会和隔阂。“不论碰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彼此能够相互理解、多做沟通,完全可以避免冲突,就能达到相互的理解,乃至化干戈为玉帛。” 张向英说,“我觉得,命运给你安排的人生轨迹,挺奇妙的。它让你的每一步都不会白走,哪怕是你转了一个大圈,掉到了坑里头,但最后它的目标指向,仍然是最好的一条路。”这条最好的路,就是自己直面挑战、不断积累、不断拓展,用感恩和热诚铺就的那条路。 采访手记: 这次采访的地点在农园一层,在张向英工作的间隙进行,她正在“2011年北京大学校友春节联谊会”的现场忙碌。虽然中间多次被工作打断,回来以后,她总能不用提醒就接上话题继续聊,思维不可谓不清晰。她说自己本科刚毕业的时候,说话还带着“奶味”,我悄悄地说,其实,现在也还是带着一股甜美,只是可能比当初多了一份从容,并时时透露出一种真诚和坦率。听她说着一个个的经历和感想,我觉得自己的眼界也开阔起来,对未来的些许焦虑也不知不觉中淡化。就像张向英在文中最后所说的那样,只要你愿意去奋斗,每个人最后都会走出属于的自己的“最好的一条路”。

记者/肖龙凤

上一条:傅瑜:尝试便无悔,路漫贵坚持
下一条:耿姝:从台前精灵到幕后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