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师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之际,12月11日下午3:10,《人民日报》高级编辑、总编室要闻五版主编董建勤走进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课堂,以“深化走转改,提升你我他——兼谈编采互动”为主题与同学们分享了从事新闻工作的实务经验和心得体会。学院党委书记冯支越、副院长程曼丽、团委副书记谭卓和60多名新传学子参与加了此次学习活动。
董建勤老师以《西藏安多:海拔4800米的守望》开篇,通过介绍记者实地探访世界上最高的有人值守的气象站的经历和体会,说明走转改活动对新闻记者的触动和对新闻报道模式的改变,“走转改活动之所以能够引起良好的社会反响,是因为它回归了新闻本真”。董老师指出,走转改活动的核心是坚持群众路线。作为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新闻的源泉活水,党的十八大也将脱离群众列为全党面临的四大危险之一,走转改活动帮助新闻工作者更好地回答了“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具体实践。
结合当下部分记者作风浮躁,电话采访、虚假新闻频发等不良现象,董老师指出,唯有反映基层现实的新闻,才能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浪花。在新媒体时代,面对群众需求多元化、表达渠道多样化的社会现实,新闻工作者更要走进人民群众,“走进才能贴近、深入才能深度”,这种回归新闻本真的实践,在人民群众认可的同时,也能让新闻工作者重拾久违的职业成就感。
分析走转改活动的本质之后,董建勤结合《人民日报》的新闻实践表示,主流媒体应该勇当“走、转、改”的排头兵,“在纷繁复杂的舆论场中,党报在新的历史坐标下要扛起主流媒体的责任,更要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主力军。”董老师告诉大家,《人民日报》按照“走、转、改”的要求,多用来自基层的事实说话,多用群众身边的典型说话,多用真实可信的数字说话,力图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热点,协调各方共同化解难点,从而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与理解,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董老师所在的要闻五版是《人民日报》践行“走、转、改”精神的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采编相长,带着感情、理想、信念促进版面更有热度、温度、高度、深度和力度,促进稿件鲜活生动,做有思想的新闻”,她认为实现这一版面理念的途径是编采互动。董建勤老师以“蹲点调研”栏目为例,说明编采互动的灵魂是“新闻策划从民生的角度切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提高热点难点引导能力,通过深度调研反映群众广泛关注、具有时代特征的问题,立足建设性推进问题的解决”。
最后,董建勤老师指出,走转改活动正在转变为一种精神、价值标准、职业理念、工作方式和制度规范,应该着眼长远、立足常态、形成长效,在继续深化和拓展延伸的同时,突出特色,注意创新,以日常报道推进实际问题解决。记者则应该带着思想和感情走基层,真心破解难题,舒缓民生疾苦;带着理性和思考深入基层,敏锐观察问题,深度理解现实。“触摸到这个国家的毛细血管”,报道内涵才能更加厚重,新闻评论才能更加敏锐。就这个层面而言,编辑、记者收获的不仅仅是新闻作品,更是作风和素养,是“提升你我他”的职业生涯和生命历程。
董建勤老师的讲解与分享带给同学们极大的心灵震撼,“当代新闻工作的位置应该在路上、在基层、在现场”帮助大家深入认识走转改活动的核心与内涵,“只有在路上心里才会有时代,只有在基层心里才会有群众,只有在现场心里才会有感动”引导大家进一步领会新闻工作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新传学子将进一步扎实锻造基本功,从自身和专业出发深入社会和民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文/赵雅婷 冯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