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成果 >> 正文
严富昌著《影视剪辑》
发布日期:2017-09-08点击数:


剪辑师:一个尴尬而不失重要的职业
我在北京大学给本科生上影视剪辑课。有一次课上,我让同学们说出自己喜欢的10位影视明星,国内的5位,国外的5位,显然这个问题难不住大家。我又追问,再说出你喜欢的5位著名的导演,国内的国外的都行,有人沉默了,但还有人说得上来。最后我又问,那你最喜欢的那部电影的剪辑师是谁?这次没有人回答。 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优秀的影视作品,观众从始至终沉浸在剧情里,完全忘记了剪辑师的存在。只有糟糕的剪辑才会激发观众的兴趣,非常想弄清楚这个剪辑师是谁,然后指名道姓地奚落嘲讽一番。剪辑师是一种非常尴尬的职业,他的工作越是出色,越是完美,就越容易被大家忽略,甚至遗忘。 正因如此,剪辑师的工作过去一直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身份都是“幕后小工”,而不是拍摄过程中导演的创意伙伴。直到声音成为影视内容不可或缺的元素之后,剪辑的重要性才凸显出来,剪辑师地位也才得到重视。现在剪辑师已经成为导演的合作者,要是说谁和导演一起工作的时间最长,没有人能超过剪辑师。 世界记录电影教父约翰·格里尔逊总结剪辑的“十条戒律”时说:“优秀的影视作品离不开三个基本的元素:社会学的、诗的和技术的。”是的,社会学着眼于作品的艺术价值,技术探讨内容的实现手段,两者都是卷帙浩繁。而介于两者之间——诗的,也就是关于剪辑艺术的,讨论和著述却比较少,而这一领域恰恰是剪辑师价值的体现。 剪辑的目的就是为了抹去剪辑的痕迹,让观众不注意或者忘记了在看片子。为了让剪辑本身遁入无形,剪辑师要努力做到即无声也无名。所以很少有剪辑师为自己著书立说,可能他们更喜欢对着话筒侃侃而谈,而不愿意守着电脑码字。这对于我们学习研究风格无形的剪辑艺术来说,可不是一件好事。大家可能会发现,目前国内翻译和出版的影视制作方面的书籍,讨论影视鉴赏的比较多,讨论剪辑艺术的比较少;培训剪辑软件的比较多,介绍剪辑理念的比较少;研究国外老旧电影的比较多,分析国内新锐影视的比较少。这恰恰反映出业界和学界对剪辑艺术的关注和总结不够。 原中央电视台著名制片人陈虻讲过一件趣事。他和同事一起看专访电影演员斯琴高娃的纪录片,该片的结构就是斯琴高娃说一段,然后插入一段斯琴高娃当年演的电影片段,斯琴高娃又说一段,再插入一段电影片段,就是这样循环的结构。陈虻对同事说:“你信不信,这部片子不是大陆拍的。”同事说:“你怎么知道的?”陈虻坚定地说:“肯定不是大陆制作的,不信咱俩打赌。”最后片尾字幕升起来一看,是香港无线,原来是香港人拍的。 为什么陈虻一眼就能看出节目不是大陆制作的呢?因为片子里无论是从斯琴高娃说话切到电影片段,还是从电影片段切到斯琴高娃说话,都运用一个准确的电影转场手段,而那时大陆电视从业人员大多不知道如什么是转场,也不了解转场的基本手段,更不会在一部片子里精致地使用转场,或者肯花时间琢磨转场如何切换才能流畅自然。长期以来,我们关于影视剪辑的培训等同于剪辑软件操作,对于剪辑艺术的训练和研究不足,也与实践也严重脱节的。陈虻去世已经快十年了,这种情况至今仍然没有根本地改变。 目前国际上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大致有三类:第一种模式是高校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完成理论学习和通识课程之后,到媒体去实习,丰富媒体经验,提高实践能力,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第二种模式是入职培训模式。媒体从业人员不是靠高校教出来,而是由国家和业界主导的在职教育机构来培养。这些培训机构是媒体认可的职业资格培训机构,师资都是经验丰富的媒体从业人员,学员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之后,才能进入媒体工作,这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第三种模式是媒体培养模式。大学中很少设置媒体相关专业,媒体从业人员从其他专业毕业生中招聘,通过内部培训完成媒体人才的培养,这种模式以日本为代表。 在我国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方式从形式上来看,显然是属于第一种模式,但从实际运行的效果来看,显然是非常糟糕的,不然陈虻不会那么肯定地一眼就能区分出来。老实说,我们主流媒体无力承担人才培养的重任。动手能力强的实习生可能有老师带着走马观花地看看业务流程,当几天小工。很多实习生就是走走过场,干些打开水、取报纸之类的杂活,很难系统地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目前国内除了艺术类高校之外,仅普通高校传媒相关的院系或者专业就超过六百个,每年接待实习生的工作就已经媒体机构应接不暇,更何况这些实习生将来并非留在实习媒体,又有哪位老师肯花精力像徒弟一样地带实习生呢? 媒体认为让学生学习剪辑艺术,熟练掌握剪辑软件,影视语言语法等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应该是高校老师的工作。高校老师则觉得这明明是实践,学生应该通过实习过程,在实操实训中学习。双方都认为是对方的责任,弄得传媒专业的学生更加不知所措,纷纷抱怨专业课内容很水,没有学到实用的东西。那种高校和媒体联合培养的模式实际上也是名存实亡。 技术手段固然重要,剪辑软件也不可或缺,但仅仅学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会光用Word成不了文学家,拥有一本好字典,和诺贝尔文学奖还差得远着呢。我们写一个故事,要先交代时点、地点和人物,然后才是事件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局。就连交响乐也还得包括四个乐章,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的快板,第二乐章是速度徐缓的慢板,第三乐章中庸或稍快小步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是速度急速的"终乐章"。那么影视语言的结构和语法呢?在艺术院校或者普通高校艺术传媒类的专业课,很少系统地开设影视语言语法之类的课程,至多也就讲讲电影蒙太奇,就算是影视语言构成了。如何用影视语言表现文学里的字词句章,表现起承转合,即便是大四的本科生,大多仍是一头雾水。 我在北大教视频编辑课程已经有十年了,无论是中国学生,还是留学生,熟练掌握一两种视频剪辑软件,并不是难事。但是,就算他们学会了怎样插入和覆盖片段,懂得了组接和修剪,还是不知道怎样剪片子,因为影视语言的剪辑逻辑和组接规律已经不是剪辑软件所能解决的问题了。本人在指导学生完成剪辑作业过程中,深感这方面书籍资料的匮乏,也能看出学生内心的渴望。所以我决定写一本通俗易懂的教材《影视剪辑》,定位是衔接影视艺术和影视技术的中间环节,是一本真正讨论剪辑实践的教科书。它专注于讨论影视语言语法,系统、全面和分层次地介绍了影视剪辑的逻辑规律,总结剪辑师的剪辑理念、操作思路和行业经验,适合初学者学习和借鉴。 《影视剪辑》共有三个模块。第一模块是认识镜头,包括景别、角度、视点和长度,为影视剪辑作知识准备。第二模块是镜头组接,包括镜头剪辑、方向匹配、片段组接和转场过渡,总结了镜头组接的一般规律,学习如何运用镜头叙事和表现。第三模块是段落剪辑,包括运动、声音、类型和蒙太奇的剪辑,关注作品的内容结构和艺术表现。 与其他影视剪辑方面的书不同,这本书是把影视语言首先当做一种语言,而不是上来就把影视归为各种类型,然后各类影视作品的剪辑方法。我们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首先要了解它的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我们用镜头来叙事,也要像字词句章那样从细节到整体的逻辑顺序,逐一分析影视语言的单词、句子、段落和结构的一般处理手段和方法。这本书可能分析得还不够透彻,概括得不够全面,但至少能给读者一个清晰的结构,知道每个环节应该做什么,要点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想法,有哪些可以采取的手段,以及应该避免哪些常见错误,它提供了一种系统的剪辑习惯和思维方式,对于视频剪辑初学者来说,可以提高剪辑效率,少走一些弯路。